王倩
一、會計信息存在問題
(一)會計理論體系不完善
我國會計工作的理論體系不夠完備。多年以來我們更偏重實際應用方面的研究和經驗積累,對于會計理論研究的價值性認識不足, 人們對于會計理論的研究很容易受經驗主義的干擾,還沒有結合國情形成自己的一套完備、科學的理論體系。
(二)會計人員專業能力較弱
我國會計行業工作者業務水平、職業操守方面參差不齊,同時我國的會計工作起步較晚,又恰逢改革開放后社會經濟發展的迅猛發展,大量的會計工作崗位被社會所需要,所以在會計從業者的教育和培訓方面,標準比較低,導致大量水平有限的人員進入會計行業。另外也存在個別公司或企業財務會計工作崗位方面任人唯親,導致大量水平較低的人員進入會計系統。許多私營的企業為了達成不同的目的,為不同部門的審查準備了各種不同的會計報表信息。這些都是導致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
(三)內部制衡機制缺失
現階段,很多公司或企業中會計工作并沒有按科學、標準、合理的程序進行。會計工作在單位內部往往只是服務于財務收支,而不是按照嚴格的會計制度與準則進行有效的落實和管理。 公司或企業中的制衡機制不起作用。在實際工作中,會計工作人員往往受自身在企業內部職位的制約,并不能夠嚴格的按照規章制度辦事,造成會計記錄的失效。企業內部的監督管理制度不健全,為不法會計行為的實施提供了便利。
(四)社會監督機制不健全
我國監督環境的弱化也是會計信息失真的一個重要原因。財政、審計、稅務各個不同部門之間有著監督重復和監督不到位的問題,執法人員互相袒護,收受賄賂,逃避責任的問題也頻頻出現。會計師事務所管理還不夠完善,當然會計信息的失真涉及會計人員,單位負責人,領導及政府部門,懲治處罰力度輕重不一,所以,審計過后依舊造假。
二、會計信息治理措施
(一)完善會計理論體系
根據經濟發展的現狀,不斷制定改變經濟體制,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使之適應經濟發展,為經濟良好發展服務。要保證會計行業的健康發展,就要制定科學完善的會計準則和規范,依據我國會計行業的實際情況深化改革經濟體制。使會計行業在實際的實踐工作中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違法必究,執法必嚴,有效避免有些不法人員鉆法律的孔子,為了個人的私利打法律的擦邊球。因此會計制度要根據時代的變化,制定出科學而又切實可行的法律體系,才能確保會計信息及時有效,保證會計行業的健康發展。
(二)強化人員業務素質
要保證會計信息真實性,科學性就必須保證會計部門的整體素質,建立和完善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制度,吸收專業的會計技術人才,并且招聘通過國家考試獲得會計資格證書的人員擔任會計工作。同時財政部門要加強企業會計從業人員的監督審查工作,對在工作中存在嚴重違法行為的要依法吊銷其從業資格。企業要定期針對會計人員進行法制教育和職業道德培訓,保證其在工作中依法辦事,實事求是。企業的領導決策層也要進行必要的會計方面的培訓學習,尤其是相關的會計法律法規,要做到知法手法,避免自己的實際的實踐工作中觸犯法律的紅線。
(三)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企業內部的監督管理工作,保證企業財務部門工作的順利開展,使企業的財務數據能夠及時,準確,真實的反應出企業運營的狀態。 企業應建立與國家實行的統一會計管理制度接軌的機制,依據相關的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實行不相容崗位分離管理的工作機制,實行財務部門的工作人員輪換崗位的機制,加強內部管理部門的監督管理工作,使各部門起到相互制約,相互監督的作用,降低財務部門不法行為的發生。
(四)加強社會監督力度
我們應加強對會計行業的宣傳教育,依法執行《會計法》和相關的法律規定,依法從嚴懲處相關的違法亂紀的會計從業人員,從而有效約束會計人員的違法亂紀行為,保證會計行業的健康發展。同時我國的律法機關要依據我國目前會計行業的現狀,對我國的《會計法》的相關內容和司法解釋進行相應的完善和細化,是《會計法》在實際的實踐中更具操作性,同時也能更好的適應會計行業的發展。要嚴格執行會計行業的相應的法律法規,對存在違法亂紀的行從嚴處罰,充分發揮法律的約束效應,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作者單位為西安財經學院行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