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暢
人工智能與移動互聯網逐步滲透到了大眾生活的方方面面。AlphaGo的完美表現必然會推進人工智能走近工作圈,現在看來人工智能已經進入會計領域。而人工智能對行業的影響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慢慢加深,會計工作也將因此而受到沖擊。如何正確的應對自己所面臨的風險,能否把握人工智能所帶來的機遇成為越來越多會計人員需要思考的問題。
一、人工智能簡介
(一)人工智能的發展
人工智能是研究使計算機來模擬人的某些思維過程和智能行為(如學習、推理、思考、規劃等)的學科。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溫斯頓教授認為:“人工智能就是研究如何使計算機去做過去只有人才能做的智能工作。” 人工智能實質是一門學科,目標是要探索和理解人類智慧的奧秘,并把這種理解盡其可能地在機器上實現出來,從而創造具有一定智能水平的人工智能機器,在大數據的支撐下,幫助人類執行那些計算量大、耗時、操作規范化、重復性強的手工作業,以更低的成本和更快的速度實現自動化。人工智能僅僅是輔助人類工作生活的工具,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更不會超過人的智能。
(二)人工智能在會計領域的應用
最早出現的會計電算化就是人工智能的產物。給會計工作者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威脅,基礎會計核算工作的簡化,使得會計工作者的作用越來越小,要想有更好的發展,則需提升自己,不能僅限于會計核算。會計數據能帶來的信息不僅能用于了解公司的財務狀況,對于公司的管理也具有重大意義。
與此同時人工智能越來越多的被應用于會計師事務所的工作當中。德勤曾在2017宣布,與Kira Systems聯手,將人工智能引入會計、稅務、審計等工作當中,這一科技創新將幫助員工從閱讀合同和其他文件的乏味工作中解放出來。 這一聯盟是將會計人員認知技術上的商業見解與機器學習的先進技術相結合,建立模型,快速“閱讀”數千份復雜文件,從中攫取和構建文本信息以更好地作出分析。
人工智能在會計應用方面的另一個熱點就是財務共享服務。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是近年來流行起來的會計核算管理方式。它將不同國家、地點的實體會計業務拿到一個共享服務中心來記賬和報告,可以保證會計記錄和報告的規范、結構統一,而且由于不需要在每個公司和辦事處都設會計,能節省系統和人工成本。財務共享服務以現代信息時代的高效科技手段和創新管理理念,推動著財務管理的轉型變革。建立財務共享中心是未來集團化公司賬務處理的發展趨勢。
二、人工智能對會計人員的影響
當會計業遇上人工智能,會計業未來的趨勢已可以預見。現階段的企業90%以上選擇了財務軟件幫助做賬,需要會計完成的工作除了在軟件中錄入相關憑證信息,包括結賬、對賬、出報表在內的多種工作,財務軟件已經可以自己完成。除了去銀行領取相關單據和審核合同、報表之外,智能軟件已經開始走進會計人的生活。財務會計的普通核算型工作將會被替代,整個財務團隊的人才結構就會不可避免轉變,企業會將財務人員分為戰略財務、業務財務、核算財務,戰略財務和業務財務數量將超過基礎核算人數。以上可見人工智能對傳統會計模式造成的極大的沖擊,不僅改變了企業財務信息質量,也對會計人員的工作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一)提高工作效率與會計信息質量
人工智能的發展, 使得業務系統、OA系統等軟件完成了有效對接, 實現了會計工作中開票、流轉、報銷、入賬、歸檔等流程的智能化管理, 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簡化了會計工作的工作量, 提高了會計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傳統的會計工作主要是進行事后核算和報告, 通常企業會在會計工作結束之后才能夠得到決策所需要的信息和數據, 然而這種方式已經不能夠滿足企業的發展需求。而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到企業會計工作中, 可以實現對企財務情況實時動態匯報和分析, 使得會計工作由事后核算變成事中分析和控制, 幫助企業領導層進行及時決策和企業運營方案的調整。
(二)方便管理者了解會計信息
人工智能在大數據的引入下,會將企業的財務管理與日常生產經營管理相結合,大大提升了企業財務管理的水平、拓展財務管理的功能,促進企業的戰略、業務和財務一體化,使得企業各級管理人員能據以對日常發生的各項經濟活動進行規劃與控制,并幫助決策者做出各種專門決策,從而更好地改善經營管理,更好地創造和維護價值,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三)會計信息安全受到威脅
互聯網時代,網絡安全問題一直是各大企業需要重點關注度的問題。2016年新公布的《會計檔案管理辦法》中明確了電子會計檔案的法律地位, 電子發票及其他電子文件形式的單據可以作為會計記賬和歸檔的依據。然而電子會計檔案解決了檔案在存儲和使用上占用空間大的問題, 但由于各個企業對內網網絡安全管理能力水平的不足,使得會計信息成為一個很大的網絡安全隱患。一旦企業會計信息遭到泄露,對于一些非上市公司乃至上市公司來說影響都是非常大的。
(四)基礎會計人員工作崗位受到威脅
基礎會計人員一直從事著數據輸入、填寫證賬單據、編制財務報表等初級會計工作,工作量大且枯燥耗時。財務共享下,軟件應用中展現出強大的運算能力及數據存儲及處理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會計人員的工作量和時間耗費,提高了工作效率,導致更多的一般會計人員崗位需求越來越少,無疑對普通會計人員,如核算、統計、審計及稅務等會計造成不可避免的沖擊,不同程度的面臨著被替代的危險。因此基礎會計人員的工作將被人工智能所取代,企業對基礎會計人員的需求也越來越少,基礎會計人員也將會面臨著失業等問題。
三、人工智能時代下會計人員的發展方向及應對措施
在人工智能環境下,我們首先要分析會計人員應具備怎樣的素質,應該分析的是人工智能所能帶給人類社會的,以及它所能涉及的極限。因此首要的素質便是過硬的專業水平,盡管人工智能在很大程度上展示了其對人類的巨大優勢,如長時間從事單一“思維”后仍然能保持高效、清晰的處理能力,但其相比于人腦的靈活處理和學習能力,卻存在著很大的差距;其次,未來的趨勢已可以預見,普通核算型工作,如財務、審計、稅務等財務基礎人員會逐步減少。因此,這要求財務人員向綜合性會計人才轉變,提高戰略分析與判斷能力,處理好組織與組織、人員與人員、單位與社會的關系,對于涉及人的問題,人工智能是不可能完全解決的。最后,會計人員還應該學習會計電算化處理,跟上人工智能的步伐。優勝劣汰是時代必然,如果在智能時代會計工作還停留在傳統會計處理方法上,那只能被時代所淘汰。
(一)擁有極強的快速學習能力
一直以來,傳統財會人的工作職能核心為核算,但核算工作只能客觀反應企業經營現狀,無法為企業創造價值。而實際上,企業對于各類人員都有著增值的要求,所以對于新時代下陌生的工具或應用,財會人員只有通過快速學習來換得增值空間,去為企業創造價值才不會被淘汰。
(二)與時俱進,不斷進步
互聯網和大數據融合的時代,會計職能從傳統的“信息處理和提供”向“信息分析和輔助決斷”轉變。作為會計工作者,除了掌握必備的會計知識外,還要與時俱進,利用好一切輔助的工具,更高效地扮演處理、分析、輔助管理的新職能。
(三)擺脫思維束縛,提高管理能力
系統不管如何智能化,其處理的都是常規的處理。因為系統也是根據程序和算法,將一些規范的業務固化下來,但是準則和經濟行為是不斷變化的。所以對于系統未預設的非日常,業務還是需要人為去調整。就算未來基礎會計處理都會被智能會計系統代替,但是短時間內系統也還不能對會計單據背后的業務的實質,做出如同人一樣的分析和判斷。人工智能下的會計人員應當能夠擺脫傳統思維,放寬視野,把溝通、管理作為自己的重要工作之一。提前預測,高效貫徹執行。
(四)精準定位,全面發展
不同類型的會計人員可以尋找不同的轉化方向。更懂得會計準則、知道不同會計處理對財務報表的影響;更精通業務與財務的聯系,能更好地指導和服務企業戰略和決策;精于內控和風險管理;熟悉稅收政策,更懂得納稅籌劃的人才是未來這個時代所需要的財務人員。
四、結語
人工智能伴隨著會計處理全流程自動化、會計決策分析智能化和會計服務共享化等趨勢的到來,會計工作人員應重新進行職業定位,轉向更有價值的、需要更多職業判斷的、基于大數據的數據分析和挖掘等更高層次的會計管理工作,同時了解新環境,學習新技術,轉變傳統的職業發展觀,向復合型人才轉變。當代會計人必須站在未來發展的高度,積極適應科技發展,重新尋找自身價值自和工作定位目標,及時掌握計算機及人工智能相關技術,適應會計工作的形勢變化,實現轉型,才能真正迎合人工智能加之以會計行業的深遠影響。(作者單位為河南大學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