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波
自改革開放一來,我國城市化進程得到加快,且城鄉差距越來越大,城鄉一體化備受關注,其中在黨的十九大一來采取了相關的措施實現了城鄉一體化的發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三農問題,其中積極探究城鄉一體化背景下城鄉物流具有重大現實意義。發展城鄉物流有助于拓展農村消費市場,擴大農村內需,提高農村居民收入,其中城鄉差距擴大,城鄉雙向物流發展滯后制約農村消費增長,因此應從城鄉物流基礎設施、信息平臺、專業人才多元主體、創新模式等多方面發揮政府引導作用,促進城鄉物流發展,從而促使農民增收,促進農村消費。
一、城鄉物流的基本概念
所謂的城市物流主要是為城市服務的,其中包括了各類工業生產所產生的原材料設備以及居民的生活用品、視頻等等,具有集中性、常年性、復雜性、廣泛性;農村物流則主要是指在農村范圍內為農民居民生產、生活以及經濟活動提供運輸、倉儲、配送等活動的總稱,具有分散性、季節性、差異性以及特殊性。
二、城鄉物流差距的對比
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較,我國農村物流發展較晚,且城鄉物流呈現出二元形態,其中城鄉物流差距主要表現為四點:第一是在城鄉物流市場方面,農村物流市場體系得到了分割,物流主體呈現出多元化,并且缺乏大型的物流市場主體,導致市場主體不成熟,流通渠道受到限制,甚至還會導致農產品流通陷入到小流通與大市場矛盾之中;第二是在功能方面,城鄉差距在物流網絡、運輸、配送等方面有所差距,且農村物流呈現出分散性與特殊性,導致物流網絡不暢通,沒有城市物流的高效與便捷;第三是在物流環節方面,主要包括了運輸、產出、配送、加工等等,農村物流供應鏈一體化程度不高,并且環節之間流通不暢通,從而會導致物流效率比較低下;第四是配套體系方面,因為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規,且信息化程度比較低,金融機制不完善,所以各類問題層出不窮。
三、城鄉物流一體化發展的對策
城鄉物流一體化主要是指一體化的互動物流體系,是實現城鄉資源合理配置、統籌協調的基礎,且城鄉物流一體化是由城鄉二元結構向城鄉一體化一元結構的過渡的一個過程,其中城鄉物流中最為薄弱的環節便是農村,所以需要從農村角度加以分析與研究。
(一) 農產品流通視角下城鄉物流一體化
眾所周知,農產品具有季節性與隨機性,所以這在一定程度上給農產品物流增加了難度,導致農產品流通效率低、成本高、損耗大,其中農產品物流是當前物流行業中的主要組成部分,是發展城鄉物流一體化的基礎,其中農產品物流模式主要分為四種,分別是以農產品批發市場為主的運作模式、以連鎖超市為主的農超對接運作模式、農產品加工企業為主的運作模式、第三方物流企業為主的運作模式,其中需要根據實際的發展情況,對物流活動的技術經濟特性加以分析,并且提出資源合理配置的對策,對農產品物流現狀進行分析。
(二) 農村物流視角下城鄉物流一體化
因為受到諸多因素的原因,農村經濟發展不足,如何進一步解決農村物流發展的問題已經成為了當前城鄉物流一體化的重點,其中單純的從政府職能角度分析,可以做到以下:第一是要積極做好農村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工作;第二是要將政府所具備的引導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實現物流各個主體組織的完善;第三是要根據當前的發展現狀制定完善的物流體系規定,為城鄉物流一體化奠定基礎與保障。從農村物流發展趨勢分析,則需要結合農村物流的基本特征,將農資、農產品、農村居民消費品進行整合,形成城鄉雙向流通的新模式,并且還要依據時代發展的要求,積極提出城鄉一體化農村連鎖經營配送理論。
(三)城鄉統籌視角下城鄉物流一體化
就目前而言,人們會對城鄉統籌與城鄉一體化混為一談,而所謂的城鄉統籌主要是指城市與農村一體化發展思維,在打破傳統模式下形成的城鄉二元結構,是立足于城市,著眼于農村建設,主要的目的是實現城鄉差距的最小化。所以城鄉一體化是城鄉關系的主要目標,而城鄉統籌則是走向這一目標的主要路徑,需要貫穿在城鄉一體化的主線之上。其中在當前的發展背景下,需要多角度的進行分析與研究,制定消費品批發企業以及零售企業所主導下的城鄉互動雙向流通機制,并且要針對當前的發展趨勢加以分析與研究,真正了解到城鄉統籌所帶來的影響,從基礎設施建設、信息平臺功能完善等角度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還要與市場調節與政府調控相互結合,遵循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原則,構建完善的城鄉物流一體化基本框架。
四、結語
總而言之,城鄉物流是城鄉之間經濟的紐帶,因為受到主客觀因素的影響,所以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了重城市、輕農村的現象,并且還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各類負面效應的發生,在新時期需要加強對城鄉物流一體化的重視,并且構建完善的城鄉一體化發展模式,實現雙向流動,將流通環節過多以及物流成本較高的矛盾進行改善,實現其平衡發展,在保障人民群眾生活需求的同時能夠推動城鄉物流的創新發展與進步。(作者單位為睢寧縣交通運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