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偉堅
摘 要:綠色施工技術是近幾年最為推崇的新型施工技術,不但能夠保證施工的安全性和質量,而且還能加強對于環境的保護。因此此項技術有著非常大的市場應用價值和潛力,我們還需要對其繼續進行研究,并對其大力推廣。
關鍵詞:綠色理念;建筑施工技術;應用
1 引言
綠色施工技術的應用有利于提高環境保護效果,建筑工程的施工過程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很大的破壞性,如造成植被破壞、水土流失、廢棄物污染等。可以保證施工過程的安全有效,施工現場是一個人員、材料、機械相互作用的環境,在這期間如果存在安全控制疏漏則很容易為施工項目埋下隱患,而綠色施工則能夠從運輸到施工等環節實現對人員操作的控制,并根據相關的管理措施推動安全生產的進一步發展。
2 綠色施工的概念
所謂綠色施工是指在保證質量、安全的前提下,通過科學管理和技術進步,最大限度的節約資源,減少對環境負面影響,實現節能、節材、節水、節地和環境保護的建筑工程施工活動。2017 年5 月04 日住房城鄉建設部印發的《建筑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十三五”時期主要任務明確提出調整優化產業結構,以工程項目為核心,以先進技術應用為手段,以專業分工為紐帶,構建合理工程總分包關系,建立總包管理有力,專業分包發達,組織形式扁平的項目組織實施方式,形成專業齊全、分工合理、成龍配套的新型建筑行業組織結構。發展行業的融資建設、工程總承包、施工總承包管理能力,培育一批具有先進管理技術和國際競爭力的總承包企業。
3 綠色施工的具體應用
3.1 節能與資源節約
綠色施工的重點要求就在于節能和資源節約,所以各施工單位應當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注重能源的有效節約。首先,施工人員應當在工程建設開展之前,首先根據建設經驗來就民用建筑施工所需建筑材料的量進行具體分析,有計劃的進行施工材料與設備的采購。同時,施工人員還應當就民用建筑施工中的重點施工環節進行專門性的施工資源消耗情況分析,制定相應的施工資源使用計劃,切實保證對施工資源的有效節約。另外,施工人員在進行工程建設材料選擇時應當優先選擇綠色材料,并引進先進的綠色施工工藝,提高材料的利用率。此外,施工人員還應當明確施工所用的材料中哪些屬于可回收材料,制定完善的材料回收程序,提高材料的回收利用率。
3.2 加強材料管控,充分利用新型環保材料
環保材料具有節約性、節能性、可循環利用性、環保性的特點。綠色施工材料還應具有循環多次使用的特性,材料循環使用,節約加工時間,減少搬運距離,提升施工材料地利用價值及利用效率,避免出現施工材料的浪費問題。下面對預拌砂漿和圓柱紙模兩種新型的建筑材料進行了分析。
3.2.1 預拌砂漿
預拌砂漿是一種新型的無污染建筑材料,對環境的影響較小,相對于傳統的建筑材料,預拌砂漿能夠極大程度的降低環境的符合,推動資源的循環再利用,同時也可以促進水泥的散裝集約化。
預拌砂漿的使用能夠有效的減少砂漿在實際施工中的損耗,通過實際施工中的統計,預拌砂漿和現場攪拌砂漿相比,能夠減少10~15%的砂漿損耗。預拌砂漿的性能比現場攪拌砂漿的性能更加優越,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抹灰的厚度,從而有效的減少砂漿的使用量,進而減少使用的成本,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
3.2.2 圓柱紙模
圓柱紙模作為一種新型材料模板在混凝土施工中運用,具有速度快、成本低、施工簡單、節約資源等優點。
(1)圓柱紙模整體性好,不變形。圓柱紙模是圓筒狀的定型產品,采用多層紙帶螺旋卷制,整體成型無接縫。在混凝土澆筑側壓力下,環向受力,保持不變形。(2)圓柱紙模強度高、防水、易加工。圓柱紙模加工過程中為多層紙帶螺旋卷制,強度超過同厚度膠合板。內層為防水紙,不影響混凝土質量。圓柱紙模管體可鋸可釘,施工方便,適合多種梁柱節點。(3)剝離簡單,柱體表面成型光滑。圓柱紙模拆模時只要沿縱向切割一條鋸口,在應力作用下會自動脹開,很順利地與混凝土圓柱剝離,圓柱的表面可達到清水混凝土效果。(4)圓柱紙模重量輕,使用方便,操作性強。建筑用紙模板重量輕,吊裝運輸方便,安全性高,紙模整體性好。
施工注意事項及質量監督要點:(1)圓柱紙模生產和存放場地要防雨和防潮,避免變形和強度降低。堆放時宜立放,如平放需要安裝柱箍定型,防止變形。(2)圓柱紙模安裝后應避免雨淋,必要時頂部和側面要覆蓋塑料薄膜以防雨水進入。(3)如需要使用脫模劑,應選用快干中性脫模劑,避免使用油性和干燥慢的水性脫模劑,防止脫模劑滲入模板內部,降低強度。
3.3 節約用水,控制水污染
基礎施工過程中,經常出現基坑開挖地下水水位過高情況,需抽取地下水來降低水位,可以將抽取的地下水儲存在集水池中,用來拌料、沖洗。現場設立沉淀池、化糞池等控制施工用水,對外排放的水,要經過相關單位檢測,根據檢測報告,確保施工場地排放水達到排放要求。對于含毒性材料的保存,要單獨存放,設置隔水層,做好防漏、放滲預防措施。出入口大門設置的自動沖洗裝置,設置排水過濾系統,將沖洗過后的水,循環利用,提高用水效率。施工管理人員要節水意識,及時對廢水回收再利用,減輕污水對環境的污染,在施工過程中實現水資源重復利用,實現綠色施工,可持續發展。
3.4 節約施工用地,合理布局
在施工進場前,要對施工現場和周圍環境有充分的了解和認識,對現場已有管線、地下文物等做好保護措施,合理布置施工總平面圖,遵循用地面積最小化原則,對現場臨時用地、加工棚、材料庫房、堆放場地等合理規劃布局,占地緊湊,平整場地后,利用原有道路改造為環形道路,降低道路占地面積。控制施工垃圾,及時清運施工過程中,產生大量建筑垃圾和廢棄材料,要做到“活完場清”,用麻袋及時清理垃圾,保證現場場容場貌;對建筑垃圾產生比例,設定量化目標,制定紅線,形成獎罰機制;將垃圾分類打包處理,由垃圾清運人員統一外運,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不可在現場存放超過一周。
3.5 環境保護
(1)揚塵的綠色環保化處理。房屋建筑施工現場的揚塵問題會給環境帶來較為嚴重的污染。施工現場揚塵處理可采取如下措施:首先,在施工現場配備噴灑裝置進行灑水潤濕,確保施工現場清潔,噴灑水源要盡量避免使用自來水,減少水資源浪費;其次,預留在施工現場的土方應集中堆放并采取覆蓋措施,土方運送時要在進行遮擋,車輛進出大門要及時進行沖洗,干凈后方可出入。(2)固體廢棄物的綠色環保化處理。因此可以將固體廢棄物分類集中擺放,對可回收利用的材料進行回收利用;對不可回收的固體廢棄物進行分選、破碎、壓實濃縮、脫水等處理,降低處理成本,減少對環境的污染。(3)廢水廢氣的排放處理。針對廢水的處理,施工廢水應經污水沉淀池沉淀處理后再可排放市政污水管網,建筑實驗養護用水必須經妥善處理后才能排放。針對廢氣的處理,應嚴格要求施工地車輛和施工機械設備的廢氣排放量。對施工現場易產生廢氣的環節應加強處理,例如焊接等施工環節配備相應的專業處理設備避免其廢氣中帶有大量粉塵。
4 結束語
隨著節能環保理念逐漸深入人心,綠色施工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也逐漸廣泛。從細節上加強對項目工程的綠色施工,不僅能夠提高工程建設過程中的環境效益,還能夠實現對材料的有效回收,控制建筑施工成本,因此綠色施工已經成為現代建筑工程發展的主要趨勢之一。
參考文獻:
[1]常艷娜.綠色施工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研究[J].價值工程,2017(8):108~109.
[2] 倪天鵬,陳勇.綠色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7(5):184~185+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