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勇衛
常州市局前街小學教育集團龍城小學自2010年開辦以來,十分重視學校體育工作,多措并舉,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其中,結合節假日作業單合理布置體育家庭作業,引導學生體育鍛煉,一直是集團學校體育工作的一大特色。自2017年9月學校積極申報成為常州市首批中小學體育綜合改革示范學校以來,進一步明確了體育家庭作業的價值定位,積極展開校本化的整體架構與實踐。
一、指向學科核心素養的小學體育家庭作業的校本化解讀
教師與家長對學生作業控制得越緊,學生完成作業的自覺性往往會越來越差。長期以來,學生體育家庭作業是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筆者調查發現:學生完成家庭作業的主動性和實效性常常會隨著年級的升高呈逐步下降的趨勢,多數學生往往要在教師和家長的監督下才能完成。分析其原因,作業的內容與形式單一,缺乏對學生主體性的尊重。
“幫助每一個學生尋找到適合自己的體育學習內容,激發學習興趣,培養鍛煉能力和良好的健身習慣”是常州市深化中小學體育綜合改革的重要目標之一。根據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基本理論,學校體育工作需要打通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內在關聯,這樣才能使運動能力、健康行為和體育品德等方面相互影響、相互促進,進而全面實現學校體育綜合改革的目標。從這點來說,體育家庭作業的設計與實施也不例外。指向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家庭作業主要以發展學生的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為目標,充分利用學校、家庭、學生、社區等資源,以運動處方自選、問題解決、同伴協同等方式,激活學生體育家庭作業的主體性,讓他們在解決復雜情境的實際問題過程中,實現自主鍛煉、綜合提升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目的。
二、指向學科核心素養的小學體育家庭作業的遞進式整體架構
(一)低年級:親子菜單式——以運動處方自選為主
低年級學生的注意持久性較弱,也缺乏自我認識與自主學習的能力,針對他們身體素質的差異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個性化指導十分必要。其中,親子體育家庭作業是該階段不錯的選擇。親子體育家庭作業是以學校提供的《親子家庭作業菜單》為指導,家長根據學生的體質實際狀況選擇作業的內容與鍛煉的方式。學校提供的菜單從力量素質、耐力素質、速度素質、靈敏素質、柔韌素質等方面分別設計了多個鍛煉處方,鍛煉處方多以親子游戲為主。如靈敏素質鍛煉處方主要提供了親子摸膝小游戲、手拉手后退跑挑戰賽、各種爬行比快、各種形式的剪刀石頭布、合作十字跳30秒挑戰賽等,不同的年級提供了不同練習次數的建議。由此,一是家長可以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與體育學習的實際,有針對性地選擇練習的內容,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與運動能力;二是家長的陪伴讓學生有了鍛煉的伙伴,感受到了親情,激發了學生完成體育作業的興趣。
(二)中年級:自主探究式——以問題解決為主
有研究表明,隨著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意識的增強,在作業方面教師和家長控制得越緊學生作業的效果往往會越來越差。到了中年級,學生已經初步積累了一些體育常識,運動能力也不斷提高,適度地利用問題解決式的作業,讓他們進行一些自主探究性的作業,更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體育學科核心素養也就是在解決復雜情境的實際問題過程中培養并得到整體提升的。
1.教學內容拓展類。教師配合單元教學有意識地設計一些學科拓展性作業,引導學生自主完成作業,或和其他學生一起合作完成作業。如體操、武術等教材的單元教學布置學生創編動作組合、球類等教材進行技術動作組合合作表演和簡單戰術演練的設計等。
2.體育綜合類。結合學校挑戰吉尼斯、運動項目主題節、綜合體育節等活動開展主題項目作業的學習與實踐??梢砸龑W生結合身體活動和項目進行學科內和學科外的主題性學習。如四年級側重吉尼斯項目的學習和進一步完善設計。家庭作業的設計圍繞已有的比賽項目,引導學生采用多種方式進行項目的趣味化設計與練習。對于一些好的項目,通過課上的展示反饋與完善,從而引進到學校比賽中來。如在設計“劈叉”項目比賽的作業中,一些學生設計了劈叉不同人次的挑戰接龍賽。通過課上展示交流,大家一致覺得按身高設置組別比賽比較公平。于是,該組學生從比賽方法和規則上進一步完善比賽項目,成功申報了學校挑戰吉尼斯的項目。而后,該班不少學生自由組合努力訓練,在隨后的挑戰賽中獲得了成功的體驗。
(三)高年級:同伴聯盟式——以友伴協同鍛煉為主
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要重視讓學生成為體育“學習共同體”中的一員。教師要多創造讓學生和同伴一起鍛煉的機會,尤其是比賽的機會。利用友伴鍛煉的家庭作業,引導學生在放學后或節假日和同伴一起開展體育鍛煉,并使其成為學生的興趣。逐步引導學生就近組織鍛煉聯盟,讓他們在小區或學校自主針對各類比賽練習技術、苦練戰術與模擬比賽,甚至幫助學生在家長志愿者的指導下創建自己的體育俱樂部,成立相關的組織,不定期地自主開展校內外自發組織的比賽。學生在這樣的作業中實現了“真合作”,他們自主引進資源進行鍛煉與比賽,在賽事的自主策劃、組織以及體育比賽中,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都有了質的飛躍。
三、指向學科核心素養的小學體育家庭作業的整體式關聯實施
體育家庭作業是學校體育工作中的組成部分,必須與其他學校體育工作做整體式關聯設計與實施,才能提升課外作業的整體效能。
(一)與課堂教學整體關聯
一方面,根據各年段學生特點,加強年段化體育作業的整體設計,提高課外作業的年段的層次性與遞進性;另一方面,以教學單元為單位,加強體育家庭作業的內容設計,讓體育家庭作業始終保持一定的針對性與新鮮度。課堂多一些合作學習,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幫助他們逐漸找到自己體育鍛煉的友伴或群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每周開展2節課的項目選修課,課中積極開展不同課型的實踐。尤其重視比賽課型的研究,激活學生對游戲比賽的興趣與愿望。由此,真正做到了課堂有指導、課后有作業、課中再反饋與評價,整體設計提高了練習的實效。
(二)與學校活動整體關聯
將體育家庭作業與體育大課間、校園體育吉尼斯、體育節、家校開放、體育選修課、社區體育俱樂部,甚至學生綜合活動等整體關聯。大課間、體育活動給學生自主選修練習的時間,練習并展示體育家庭作業的成果;校園體育吉尼斯、體育節要讓學生參與項目的設計與組織,引入自主探究類家庭作業的學習成果作為項目進行比賽;清明節、勞動節、中秋節等假期作業菜單也將學生體育家庭作業滲透其中。
活動的關聯設計首先做到了長程設計,將球類聯賽與吉尼斯比賽合理安排到全年的各個季節和每個月,在體育節節點進行年度總決賽與表彰;其次,實現多種形式的創新,與體育家庭作業相關聯,創新開展“爸爸媽媽周末來運動”,設計與之相關的項目展開親子活動。創新開展社區俱樂部球類聯賽,讓學生以社區為單位組隊參加。
(三)與學生評價整體關聯
積極開發《龍城小學體育家庭作業指導手冊》,并結合學生評價APP系統設計家庭作業評價系統。讓家長與教師隨時隨地參與學生體育家庭作業的評價,集過程評價與終結性評價于一體,評價結果自動納入學生學期“健康龍娃”評選體系之中。
世界上最好的體育訓練營不是在學校,而是在家庭。體育家庭作業的布置,為學生豐富的體育生活創設了良好的學習和鍛煉情境,也成為課內課外、校內校外、學校家庭社會整合融通,提高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一條紐帶。此外,其還是降低近視率的重要舉措之一。體育家庭作業的校本化架構與實踐我們永遠在路上。
[本文系江蘇省第12期教研課題“基于學生核心素養提升的小學體育單元教學研究”(課題編號:2017JK12-L079)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