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麗
一年前到鄉(xiāng)下支教,第一天就當班主任。和學生第一次見面時我讓全班同學用書信介紹自己,在交上來的所有書信中我看到一封特別的信,信中寫道:“一次次將刀子割到身上的時候,看著鮮紅的血液不斷地往出流,卻感覺不到疼痛,我知道一個人的心若冰涼,身體上的疼痛怎么能感覺得到!我想死,可我放不下年幼的弟弟,我得為他活下去,請老師告訴我一種麻醉自己的方法吧!”我急切地找原任班主任了解,班主任很無奈地告訴我:“哎,這個女生,不學習還裝深沉,寫的文字你根本看不懂,叫過來好多次問她怎么了她什么都不說,特別叛逆,老師根本就說不得她,稍微說一下她就尋死覓活,甚至自殺。全班大多數(shù)學生叫她李大姐,而且男生做壞事也有她在背后出謀劃策,這個女生深沉得不得了,討厭得不得了……”班主任的話促使我必須盡快了解這個孩子,我繼續(xù)找代課老師交流,老師們也都“談虎色變”,因為該生有多次自殺自殘現(xiàn)象,老師們都不怎么敢管她了,對她有些放任,這又滋長了她做壞事的心事。
用了大約兩周的時間,我了解到李小蕓(化名)的一些情況,她的媽媽離家出走,據(jù)說是嫌丈夫沒有本事,扔下兩個年幼的孩子跟上一個南方人走了,已經(jīng)離開了整整四個年頭。走的時候李小蕓上三年級,弟弟才四歲。現(xiàn)在李小蕓上初二,弟弟也上小學了,李小蕓既要上學還要照顧家照顧弟弟。父親無所事事,常常喝醉酒打罵他們姐弟倆。
兩周時間過去了,我通過側(cè)面對這個孩子了解很多,有一天我叫她來我辦公室,她一進門就很靈動很機敏地:“老師找我什么事兒?那天的自我介紹是我亂寫的,因為我實在沒什么可寫,就在作文書上亂抄了些文字,您可別見怪。”我還沒開口,她就先發(fā)制人了。“噢,你們交給我的東西我到現(xiàn)在還沒顧上看呢,不過你這么誠實,我很高興也很佩服,這叫敢做敢當。那么既然我知道是你抄來的東西我就不用花費時間讀了,謝謝你讓我不會枉費時間。”當我說出這些話的時候,她的表情有些不自在,我自顧自地繼續(xù)著:“知道嗎?你給我留下的第一印象是最好的,那天我走進教室,一個人都不認識,還沒開始給同學們說話的時候,你就第一個提議讓全班同學用熱烈的掌聲歡迎我的到來,這讓我很高興,很佩服你的膽識,”抬眼看了一下她,很輕松很詼諧地說:“你真是天生的一塊領(lǐng)袖的料子哦。”我請她坐下來,看著她的眼睛:“小蕓同學,我對這里的一切都還不熟悉,以后你可一定要幫我哦。”她聽我這么說,突然怯怯地:“老師我還是給您推薦別人吧,我學習不好,名次也在全班倒數(shù)五名之內(nèi),我真的做什么都不行,做不好會誤了您的事的。”“可我相信我自己的眼睛,就看你愿不愿意給我?guī)瓦@個忙了。”一番交流后她答應幫我“出謀劃策”,我給她布置了一些事情,比如班上同學的學習興趣問題、“早戀”問題、檢查作業(yè)等問題,因為有“要務”在身,她每天一有空就得跑到我辦公室向我“匯報”。能看得出她工作起來特別盡力。
第五周星期五放學的時候她跑來問我:“老師您周末有空嗎?我周末能來和您說會兒話嗎?”我爽快地答應了。第二天一早她就跑過來找我,沒有指使她就很麻利地幫我收拾衛(wèi)生,“小蕓你做事干凈利落,連收拾衛(wèi)生都這么棒,我得向你媽媽學習學習她是怎么教出你這么個優(yōu)秀的女兒的……”我的話還沒說完,她就哭了,“老師別說我的媽媽,我沒有媽媽,她死了……”那天我們說了好多話,中午她帶著弟弟叫了我做的飯,我們無顧忌無障礙地聊了一個下午,她告訴我那天的自我介紹的信不是她抄的,她是怕我會罵她或者會看不起她才給我撒了謊,她說她真的很恨她的媽媽,有時候恨得控制不住自己的時候,就把刀子拿來在自己身上刺出一個一個的口子,看著血往下流的時候她好像有些痛快,好多次她都想到過離家出走或者去死。
以后的日子,每個周末我有意和她一起談話,給她講故事,講自己小時候的故事,講偉人的故事,也瞎編幾個為她“量身定制”的故事,聽了我講的故事后,她慢慢地變得不再那么恨媽媽了,反倒擔憂起媽媽在外面的生活了,有一天她告訴我她主動給媽媽打了好長時間的電話,她開玩笑說老師您說小時候的苦難是上帝包裝好的精美禮物,我現(xiàn)在覺得上帝給我包裝的禮物倒是有點少了些,我希望上帝再送我一些磨難,讓我真的變成未來的領(lǐng)袖。我也開玩笑:“那讓我替上帝包裝好禮物送給可愛的小蕓同學,讓小蕓成為未來了不起的領(lǐng)袖吧。”中考的時候,李小蕓的語文成績進步特別大,尤其是閱讀,她是班上唯一一個拿滿分的,我改卷子的時候細細地閱讀了她的答卷,從她的答題能看得出她真的是個很有想法的孩子。發(fā)試卷那天,我故意沖著全班同學問:“這次閱讀題挺難的,我們班有沒有拿滿分的同學,請舉手讓老師看一下,”舉手的只有她一個人,我便“大張旗鼓”地:“這次閱讀題真的不簡單,假如讓我來和你們一起答題,能不能拿滿都說不定呢,所以這次閱讀能拿滿分的人,是十分了不起的!”慢慢地,我發(fā)現(xiàn)她似乎從內(nèi)心接受了這個優(yōu)秀的事實,有一天她興沖沖地跑來問我,她現(xiàn)在好好學不知道還能不能來得及,她要是下決心好好學,到底還能不能考上高中……這天,我?guī)齺淼叫@里的小樹林邊聊了好長時間,給她講了很多偉人名人自學成才的故事,聽著聽著,她充滿信心地告訴我,她一定要下決心把落下的功課補回來,并且她相信她一定可以補回來。
現(xiàn)在,她如愿地考上了高中了,而且就考上了我所在的這所高中,每天看著眼前這個自信滿滿陽光滿滿自覺自主學習的女孩,連我自己都難以想像一個孩子在短短的時間里竟有如此之變化。這個事實,使我對教育充滿了信心,對我自己也充滿了信心。
《麥田里的守望者》為世界貢獻了一個詞: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與不管之間,有一個詞語叫“守望”。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世界,當你慢慢地走進孩子的心時你會發(fā)現(xiàn),孩子原本是多么優(yōu)秀!而我們的教育者往往用責罵訓斥的方式磨滅了孩子的信心,摧毀了孩子的希望,孩子掙扎在痛苦中我們卻不自知。所以,一切打擊和輕蔑的語言都會使學生反感和自暴自棄。只有守望孩子的自尊,如同春風化雨般地進行教育,才能鉆到學生的“心”中,使其心靈受到震顫。促使其“自省”,繼而加倍地努力上進;反之,破壞了孩子的自尊心,就會使他們產(chǎn)生逆反心理,繼而走向“墮落”。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jīng)說:“教師的每一次尊重與寬容,都會使學生終身難忘,都會促使他去思考,在思考中做人,在思考中做事。”真正的教育智慧在于教師守望學生的心靈,經(jīng)常激發(fā)他要做一個好學生的愿望。很多孩子不是沒有天賦,不是沒有上進心,而是無從得知自己的天賦,找不到上進的抓手,因為他們找不到守望他們心靈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