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何家票
進入曲靖市會澤縣城之后,古錢幣造型的雕塑隨處可見,“錢之鄉”的歷史氣息撲面而來。
只有老百姓的口袋里有了錢,才會有獲得感,才會有幸福生活。怎樣才能讓老百姓口袋里有錢?
會澤縣總會把支持農民創業、企業節能增效作為一個突破口,在這種氛圍下,一大批返鄉農民走了創業之路,一大批企業紛紛采取向技改要效益的舉措,“錢之鄉”到處呈現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肖良開(中)入戶調研困難群眾。
“返鄉農民工要做創業型組織、企業要做效益型組織、機關事業單位要做表率型組織。”在脫貧攻堅的大潮下,會澤縣總工會結合當地實際,在全縣推行“三型”組織建設,一大批農民工通過創業帶動老百姓致富;一大批企業通過技改實現節能增效;機關單位也通過加強自身建設作出了應有的表率。
一層薄薄的石灰撒在地里,會澤縣樂業鎮魯珠村康家箐村民薛升貴正在為將要種植黑木耳的土地消毒。
幾天之后,這片土地將會種上黑木耳菌包。
薛升貴原來在家種植辣椒,一畝辣椒有2千元的收入,因為收益有限,而且辣椒也不容易保管,為了改變生活狀況,一年前他開始外出打工。
在魯珠村,除了烤煙和辣椒,基本上沒有其它經濟作物,由于受到自然環境的制約,貧困戶的比例一直高居不下。
在這個只有683戶人的村莊,貧困戶就有380戶,面對這么高的貧困人口比例,脫貧致富顯然是一個極大的考驗。
這個問題不但困擾著當地的村民,也成為了會澤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工會主席肖良開的心結。
如果能發展經濟收入更高的產業,老百姓脫貧就容易得多。
肖良開到會澤縣者海鎮調研時發現,這里的村民正在種植黑木耳。
他通過種植戶了解到這樣一個信息,生態黑木耳每畝地可放養黑木耳菌棒1萬包,成本在4萬元左右,扣除成本,每畝地每年有1萬元的純收入。
掌握了這個信息后,肖良開到魯珠村組織村民到者海鎮參觀黑木耳的種植過程。
村民來到者海鎮參觀之后,都非常感興趣,但一聽到每畝的成本要4萬元,紛紛打起了“退堂鼓”。
知道他們有創業意愿之后,會澤縣總工會籌集60萬元啟動資金,解決了他們缺少本錢的困難。在會澤縣總工會的幫助下,魯珠村成立了康家箐種植專業合作社。
聽到這個消息之后,薛升貴立即返回家里規劃黑木耳種植。
今年合作社試種了16畝黑木耳,只要每畝有1萬元的收益,明年就可以擴大到1000畝的種植規模,魯珠村脫貧致富也就水到渠成。
實際上,支持農民工創業是會澤縣總工會的慣例。
2016年,會澤縣總工會在扶貧攻堅項目上就投入了160萬元,支持農民工種植藍莓、黑木耳等經濟作物。
肖良開說:“工會的力量是有限的,市場的力量是無限的,要用有限的力量,撬動無限的市場。”
在抓好扶貧攻堅的同時,會澤縣總工會又把思路轉向了企業。
效益是一個企業發展的根本。
為此,會澤縣總工會在2015年組織開展了“農行杯”小發明、小創造活動。
會澤縣總工會和中國農業銀行會澤縣支行分別出資10萬元,對活動中的優秀選手進行獎勵。
這個活動受到了會澤縣企業的積極響應。
馬勇是馳宏會澤礦業分公司的一名職工,在躍進坑道里,原來的坑道照明都是不間斷用電,電量消耗特別大,為此,他把原來的電路更換成聲控設施,減少了不必要的浪費。
他到運輸工區卷揚班工作時,發現6000伏高壓換相機頻繁移動,導致卷揚機易燒壞,如果要更換新設備,不但要浪費大量的資金,而且生產任務也不允許。
為此,馬勇通過仔細觀察,發現裂紋是造成高壓換相機頻繁移動的主要原因。在多次試驗后,他提出了止裂孔的解決辦法,在裂紋處打了一個小孔,防止裂紋繼續擴大,這一招還挺管用的,通過改造之后,這臺卷揚機一直沒有出現問題。
2016年,運輸工區3號井改造,預計工期2個月,但在馬勇的帶領下,僅僅用了15天就全部完工。
云南馳宏股份有限公司運輸分公司,各型車輛眾多,年運輸量達到一億噸公里,由于車輛老化,發動機容易出現問題,對于汽修班來說維修任務繁重。
在這個汽修班,平均年齡在47歲,而且有的重型車的發動機重達1噸,修理發動機需要拆裝、清洗、翻轉,特別在翻轉發動機的過程中,安全隱患高,修一臺發動機需要六七個壯小伙一個星期的時間。
為此,運輸分公司工序長許繼昆開始琢磨,能不能通過機器代替人工翻轉,既減輕勞動力,還降低了安全隱患。
通過查詢,他發現每種翻轉機只能用于一種車型,而且價格昂貴。他決定自己設計一個適應多種車型的翻轉機,他把家里的沙發搬到辦公室,設計圖紙、測量數據。
在他的鼓搗下,一個造價僅僅為6000元的翻轉機被他制造出來,而且能適應不同車型發動機的翻轉需求。
翻轉機投入使用后,省時、省力,現在兩三個人兩天就能修好一臺發動機。
在數十年的維修工作中,許繼昆還練就了一個本領,只要一聽發動機的聲音,就能判斷出現問題的地方,同事都笑他,他的耳朵比X光線還準。
在2016年,許繼昆獲得會澤縣總工會“小發明、小創造”三等獎。
一項看起來不起眼的小發明、小創新,卻可以為企業創造數量可觀的經濟效益;一個小小的技術攻關,同樣可以解決企業生產中的重大難題。
會澤縣總工會在企業推行“效益型”組織活動,讓企業受益匪淺。
服務職工、貼近職工、讀懂職工,靠什么?靠的是真心,靠的是表率。
表率就是要實實際際做出行動。
為了抓好全國職工電子書屋示范點的建設工作,肖良開先后到北京、武漢考察,通過反復篩選,確定與武漢閱港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合作,建設會澤縣職工電子書屋。
書屋采取電子書與實體書、工會工作展示相互融合的綜合模式,會澤縣總工會對二樓職工書屋進行了裝修,配置了電子顯示屏、書架、桌椅等基礎設施。
打開會澤縣電子書屋,各種電子書籍一應俱全。
電子書屋從去年上線運行,會澤縣廣大職工紛紛進行APP安裝、登錄,開展了閱讀活動,職工群眾學習氛圍更加濃厚,通過讀書活動,職工素質進一步提高。
為了打造全社會關愛勞模,學習勞模,尊重勞模的氛圍,會澤縣總工會探索一條休息與學習、放松與提升相結合的勞模療休養模式。
2016年10月,會澤縣總工會組織市、縣級勞動模范共40人赴四川省總工會成都工人療養院進行療休養,既讓勞模們開闊眼界,陶冶情操,又讓他們的身體得到了放松。
在探索工會組織向基層延伸的路徑的同時,會澤縣總工會把工會組織建到村民小組、實體經濟、產業合作社,為農民工提供更便捷的服務,并為35個基層工會補助了144萬元的工作經費。
在縣委、縣政府的支持下,會澤縣總工會于去年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辦了第二期工會干部培訓班,60名系統工會、企業工會干部職工參加了培訓。
2016年以來,會澤縣總工會慰問勞模25人,發放慰問金2.75萬元。“兩節”期間慰問困難職工、農民工患大病的職工517人,發放慰問金35.38萬元。
在魯珠村采訪期間,數十米的一位村民大聲地和肖良開打招呼,讓他到家里吃飯。由于經常和老百姓打交道,這里的老百姓與他就像老朋友一樣熟悉。
心系民生,幸福花開。工會的各項幫扶措施,像一粒粒種子,在“錢王之鄉”的田野里破土而出,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