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豫東何人也?與林溝村又有著怎樣的“糾葛”?
肖豫東,男,40歲,中共黨員,大專文化程度,現任陜西省延安市甘泉縣勞山鄉人民政府主任科員,是一位有著2 0年基層工作經歷的鄉鎮干部。2017年5月,按照縣委、縣政府的總體部署和具體要求,勞山鄉黨委、政府安排肖豫東擔任林溝村駐村工作隊隊長。為了使林溝村的村容環境、基礎設施、人均收入上一個臺階,肖豫東多次放棄休息時間,積極協調縣、鄉兩級的多個單位的項目扶持資金。目前,林溝村的基礎設施、公益設施和村容村貌得到了很大改善。貧困戶發展以養殖食用菌、奶山羊、肉豬為主庭院經濟初具規模,脫貧致富工作成效顯著。
基礎設施的薄弱,土地資源的匱乏嚴重制約著林溝村的脫貧致富。肖豫東積極向鄉黨委、政府爭取項目資金,一是硬化了林溝至后土黃溝,陽臺至登山峪的2公里通村道路。二是登山峪村民小組新建水塔一處,為每家每戶鋪設了自來水管道。三是累計投資40多萬元,對林溝村210國道沿線水渠進行徹底清理、平整和綠化;新建垃圾臺16個,對林溝、蘇家河兩個村民小組210國道沿線農戶院墻粉刷、涂涂料6000多平米,栽植刺柏、油松3000多株。
習總書記指出:“科學技術是脫貧致富的關鍵”。當他聽說縣科協要在全縣確定一個“鄉村e站”試點村,多次與縣科協協調爭取,最終他的執著和誠心打動了科協領導,全縣第一個“鄉村e站”建在了林溝村。


為了讓村民走出一條脫貧致富的好路子,肖豫東緊扣縣上出臺的產業扶貧和小額信貸政策,鼓勵引導貧困戶積極發展以香菇、奶羊、養豬為主的庭院種養殖業。并向鄉黨委、政府協調資金給村上的種棚戶更換棚膜。同時,依托嘉康食用菌有限公司,通過“支部+公司+農戶”的模式,大力發展香菇種植。目前,全村有勞動能力的73戶建檔立卡戶中有庭院養殖香菇的7戶,庭院養奶羊的11戶,庭院養豬的6戶,庭院養雞的1戶,庭院養中蜂的1戶,發展集中連片大拱棚香菇的4戶8棚,種植玉米的8戶,外出務工的33戶。
在駐村工作期間,肖豫東始終心系貧困戶。他所包扶的2017年在冊貧困戶馬金瑞,在他幫扶前是村上有名的“酒鬼”“懶漢”。為了使馬金瑞早日擺脫貧困,肖豫東包扶以來他始終堅持用真心換真情,他通過多次對馬金瑞講政策、拉家常、對比算賬,最后終于使馬金瑞的思想觀念得到了轉變,重新樹立了脫貧致富的信心,2017年馬金瑞發展中蜂養殖20箱、蛋雞50只、肉鴿50只,目前發展勢頭良好,馬金瑞對2 018年實現脫貧退出信心十足;他所包扶的另一戶2016年脫貧戶賀延兵是村上有名的“難纏戶”,所有幫扶干部都避而遠之,不愿幫扶,肖豫東主動請纓,成了賀延兵的幫扶責任人,起初賀延兵總是提出一些無理要求,但肖豫東不厭其煩耐心講政策,反復做其思想工作,幫其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肖豫東還主動幫其協調享受了子女教育資助,并幫其養上了9只奶羊,通過長期的真心幫扶,賀延兵的思想觀念有了很大的轉變,現在有事就想到了肖豫東。
在做好自己所包戶的幫扶工作后,肖豫東始終沒有忘記自己駐村工作隊長的職責,還牽掛著全村其他貧困戶的生產生活情況,家住林溝村蘇家河小組二隊的貧困戶馬忠耀夫妻,今年都已89歲高齡,丈夫馬忠耀患有高血壓,妻子常桂英患有心臟病而且患腿病多年,靠拄雙拐維持行動。由于子女均在外地,肖豫東同志主動帶他們去縣醫院進行慢性病鑒定。常桂英老人上下樓行動不便,肖豫東便全程陪同,親自抱著老人上下車,背著老人穿梭于樓間各個科室進行鑒定。他多次不厭其煩耐心與醫院醫護人員進行溝通,了解情況,爭取使老人得到最好的體檢。常桂英老人雙手握著肖豫東的手激動地說:“娃娃,我的兒女不在身邊,你對我比我的兒女對我還親啊!”
在一年多的包扶工作中,肖豫東全身心地將自己置身于林溝村的發展致富中去。他休息的時間少了,項目扶持的資金多了;他陪家人的時間少了,林溝村的村民富了。他以自身的努力和辛勤的付出,實現著人生價值,以自身的實際行動詮釋著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最高的理想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