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鍵
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日本對即將到來的朝美首腦會的心態,那就是“忐忑”。所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最近正尋求與美國總統特朗普在6月12日前后密集會面,連《日本經濟新聞》都驚訝地評論道,4月剛剛會面后,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日美首腦再次頻密會談實屬罕見。為何如此?因為安倍對日美之間的“貌合神離”很焦慮。
首先,無論是特朗普3月初宣布同意“特金會”,還是蓬佩奧4月初秘密訪朝,作為美國盟國的日本均未得到美方的事前通報,“越頂外交”再次令日本深深地不安,感覺自己“被遺忘在了冰冷的角落。”此外,美國期盼美朝峰會目標是阻止朝鮮開發“可搭載核彈頭的中遠程彈道導彈”,解決的是對美國的安全威脅,而沒有考慮對日本具有威脅的短程導彈問題,這使得日本相當尷尬。
在上月的日美峰會中,安倍曾反復敦促特朗普在美朝峰會中應將朝鮮中短程導彈納入會談議題,還懇求特朗普推動朝鮮釋放“遭綁架日本人”。然而,高舉“美國優先”旗幟的特朗普借人質問題再次對日施壓,催促安倍首相大量購買美國軍事裝備,可見其最關心的仍是降低美日貿易逆差問題。
其次,日美在經濟利益上的分歧并未縮小,反而有擴大的趨勢。上月日美峰會,爭取美國對日豁免進口鋼鋁產品加征關稅,以及“勸說”美國重返TPP是安倍的兩大預定目標。從現在看,這兩大目標都未實現,而且特朗普當場表示拒絕重返TPP。
雖然日本鋼鋁的對美出口額約為全年20億美元,數額并不大,但美國的進口限制是以安全保障為理由。而且面對安倍的疑問,特朗普的回應很簡單——“希望消除7萬億日元(約合4088億元人民幣)規模的貿易逆差”。因此,安倍最初希望與歐美聯手應對中國,但由于特朗普將日本納入進口限制對象,使得日本原本的對美外交難乎為繼。
最后,“美國優先”法則下,日本難以看到彌補裂痕的希望。特朗普上臺后大力奉行的“美國優先”,實際上是赤裸裸的叢林法則,已對世界政治、經濟產生巨大影響。所謂的“美國優先”,核心就是“美國獨霸主義”,而獨霸主義實質是一種單邊主義。當代世界政治經濟的發展史實證明,單邊主義始終是超級大國美國慣用和偏好的行為方式。
在這種背景下,除了前述日美之間的經濟貿易矛盾外,特朗普還指責日本操縱匯率,謀取對美貿易不正當優勢;指責美國汽車在日本受到“不公平”市場待遇,要求增加美汽車對日出口;在農產品方面,要求日本撤銷或進一步下調美國牛肉關稅等。雖然安倍力圖與特朗普建立所謂“親密”的美日首腦關系,但后者一再推出與日本利益相悖的政策舉動,讓以“親美”自居的安倍晉三都難以應接。可見,“美國優先”在一定程度上沖擊著美日關系。
不久前,日本外務省智庫“日本國際論壇”發布《安倍與特朗普時代的日美同盟——美日聯合政策報告2018》,報告對如何構建美日關系、如何運營好美日同盟等提出具體的政策建議,同時認為當前日美同盟面臨著自冷戰結束后最嚴峻的挑戰。在特朗普“美國優先”的當下,日美關系迎來新的不確定時期。所以,盡管安倍與特朗普都聲稱“日美關系比任何時候都密切”,但還是掩不住雙方的利益分歧在擴大。▲
(作者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環球時報2018-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