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秀娟
【摘 要】這節(jié)課的主要讓學生做好課堂筆記,經(jīng)過教師細致而有益精講,學生們收獲音樂知識,豐富音樂視野,同時對今后音樂鑒賞課自主賞析奠定了良好的基礎(chǔ)。每個人對音樂理解、想象各不相同,音樂沒有給聆聽者實體的形象,聆聽者在聽賞過程中盡可能展開自己聯(lián)想和想象。這對學生今后自主聆聽音樂、更深層感受音樂奠定了良好基礎(chǔ)。由此,學生們明確了積極聆聽作用。
【關(guān)鍵詞】精心設(shè)計;自主聆聽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8)08-0068-02
黑格爾說:“音樂是精神,音樂是靈魂的語言,音樂把內(nèi)心深處感情世界所特有激動化為自我傾聽的自由自在,使心靈免于壓抑和痛苦。”音樂是憑借聲波振動而存在,在時間中展現(xiàn),并通過人的聽覺器官進入大腦后,引起各種情緒反應和情感體驗的藝術(shù)。音樂能使人陶冶情操,凈化心靈,啟迪智慧和完善人格。音樂是最富情感的藝術(shù)。因此,在人類長期教育實踐中,通過音樂在審美方面的功能,肯定了音樂教育對人類身心健康成長與發(fā)展巨大作用。
高中音樂課主要是音樂鑒賞。“鑒”:鑒定、鑒別;“賞”:贊賞、賞識。音樂鑒賞是音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培養(yǎng)學生音樂興趣,擴大音樂視野;提高音樂感受能力,理解能力,欣賞能力以及發(fā)展想象力,豐富感情、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徑與手段。音樂鑒賞的能力不僅是一個人的審美修養(yǎng)重要標志之一,也是文化素質(zhì)水平的標志之一,音樂鑒賞就是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在鑒賞中審美,在審美中陶冶。這種陶冶是一種潛移默化的無意識影響作用,具有很強內(nèi)化力。
美國音樂家艾倫·科普蘭認為: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nèi)窃诿栏须A段、表達階段、純音樂階段,這三種不同的階段上傾聽音樂的。高中音樂聽賞課目的不只是停留在“美感階段——音樂令人感受愉快,和表達階段——音樂表達豐富的情緒、情感”。培養(yǎng)音樂的耳朵,理想聆聽者是同時既能進入音樂又能超脫音樂。他一方面在聽賞音樂,一方面可以評價音樂。可時而為它陶醉,時而又能對它進行冷靜鑒別。
因此,筆者認為,作為高中音樂教育工作者,音樂欣賞課應“有意識”地進行這種培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音樂的耳朵”,讓學生感受音樂所蘊涵的藝術(shù)美和豐富的情感內(nèi)涵,為音樂所表達的真、善、美的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與之產(chǎn)生強烈情感共鳴。為提高學生審美能力,擴大音樂視野,使學生終生喜愛音樂、享受音樂奠定良好基礎(chǔ)。
一、培養(yǎng)學生音樂的耳朵,教師精心設(shè)計教學內(nèi)容最重要
高中學生來自不同的中學,由于很多中學音樂課開設(shè)不充足,所以學生對許多音樂基礎(chǔ)知識、基本概念等不了解。這樣不但增加教學難度,教學效果也會大打折扣。對此,筆者設(shè)計第一節(jié)高中音樂鑒賞課內(nèi)容是:對學生們進行音樂基本知識的講授,內(nèi)容包括介紹代表性的古典樂器、西洋樂器、民族樂器、現(xiàn)代樂器的形制及音色特點;介紹西洋交響樂隊的編制,和各類樂器的形制及音色特點;簡介中國民族管弦樂隊的編制,和各類樂器的形制及音色特點;思考音樂的基本要素有哪些?這些基本要素在聽賞過程中要用什么樣的音樂語言去描述?音樂的表現(xiàn)形式有哪些?聲樂的演唱形式有哪些?音樂的外部形態(tài)有哪些基本體裁與形式?音樂的內(nèi)在本質(zhì)是音樂的內(nèi)在性格與情感態(tài)度。
二、培養(yǎng)學生音樂的耳朵,教師精心設(shè)計教學環(huán)節(jié)很重要
生活中,我們?nèi)巳硕悸犚魳罚巳硕枷矚g音樂,但是真正會欣賞音樂的人寥寥無幾。音樂的語言只能感悟,在心靈上引起強烈共鳴,卻無法清楚用語言來表達或描述。那么到底什么是音樂?音樂能告訴我們什么?筆者認為這是學生在高中音樂鑒賞課里首先應該明確的。為此,設(shè)計第二節(jié)音樂鑒賞課,筆者精選了兩首標題音樂和兩首非標題音樂,讓學生們帶著以下的問題邊聽邊思考:樂曲的基本要素是怎樣表現(xiàn)的?聽賞時請展開畫面聯(lián)想?此樂曲的表現(xiàn)形式?聽后讓學生逐一回答出每個問題。
根據(jù)以上聽賞后學生的回答,師生再一起探討、歸納、總結(jié)出:
(一)音樂是聲音的藝術(shù)、表演的藝術(shù)、時間的藝術(shù)、情感的藝術(shù)。音樂作品通過演唱、演奏這兩個表演形式,以五彩斑斕的音響給我們帶來情緒上感受和體驗。
(二)音樂具有非具象性和非語意性特征,音樂本身雖不能明確告訴聆聽者它具體表現(xiàn)是什么,但作曲家通過對音樂模擬、隱喻、暗示等藝術(shù)手段,表達自己創(chuàng)作意圖,能引發(fā)聆聽者在聽賞過程中聯(lián)想和想象。這種聯(lián)想和想象豐富、多元,并且因人而異,這也正是音樂獨特魅力。
讓學生明確每個人對音樂理解、想象各不相同;同樣的音樂作品,由于采用不同音樂表現(xiàn)手法,能演繹出不同情緒和韻味;音樂沒有給聆聽者實體形象,聆聽者在聽賞過程中盡可能展開自己聯(lián)想和想象。這對學生今后自主聆聽音樂、更深層感受音樂奠定了良好基礎(chǔ)。
三、培養(yǎng)學生音樂的耳朵,教師給予相應鑒賞提示很必要
在賞析學生熟悉的音樂作品時,可先由學生自己介紹作品,再由教師補充。在賞析學生陌生音樂作品時,可以通過讓學生聆聽、討論、評述、判斷等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但是要想深刻理解音樂作品,教師在學生賞析時必須要做相應鑒賞提示。在此,筆者設(shè)計第三節(jié)音樂鑒賞課,聽賞《1812序曲》時,要求學生循著教材上相關(guān)鏈接︰“1812年俄法之戰(zhàn)這一特定的歷史事件”的線索,再根據(jù)教材上鑒賞提示里的旋律片段邊聽邊展開畫面聯(lián)想。在每一段音樂故事之前,用精煉的語言給予學生必要鑒賞提示,這樣學生們既能加深對音樂理解,又能獲得更深層審美享受。聽后,讓學生根據(jù)自己聆聽時的感受說出對此曲感受,并且客觀、公正評價。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知道,這才是真正鑒賞音樂,也為學生今后自主鑒賞音樂奠定了基礎(chǔ)。
接著追問學生:美國音樂家艾倫·科普蘭說:“只有當你成為更自覺的、更有意識的聆聽者不僅在聽,而且在聽某些事物的時候,你才能加深對音理解。”請想一想在聽《1812序曲》時,你是不是有意或無意地做到了這一點:“不僅在聽,而且在聽某些事物?”我們應當更積極地去學會聆聽音樂、學會欣賞音樂。聽懂音樂片斷,聽懂音樂情結(jié),聽懂音樂故事,聽出人生真諦,聽出世間真、善、美。
由此,學生們明確了積極聆聽作用。今后不管是在聽貝多芬的音樂還是聽莫扎特的音樂,要成為更自覺、更有意識的聆聽者。不僅在聽,而且在聽某些事物的時候,能加深對音樂理解。
綜上所述:上好頭三節(jié)課雖然只是高中音樂鑒賞課的開端,但是“良好的開端才是成功的一半”。讓學生從中學會自主聆聽是高中音樂鑒賞課的目標之一,同時為提高學生審美能力,擴大音樂視野;使學生終生喜愛音樂、享受音樂奠定良好基礎(chǔ)。作為高中音樂教師,一定要結(jié)合新課標的核心,新課程的基本理念,不斷去學習、鉆研、探討、思考;積極主動、有意識、有計劃地開展音樂鑒賞教學工作,這是時代對我們要求,也是新課改對我們希望。高中音樂教師在鑒賞教學中不僅要善于啟發(fā)學生真實感受,而且還要善于動腦,善于總結(jié)和反思,創(chuàng)造出多種多樣,符合學生年齡特點鑒賞方法,開創(chuàng)音樂教育教學的新局面。
參考文獻:
[1]鄭莉,金亞文. 基礎(chǔ)音樂教育新視野[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M].湖南出版社,2008.
[3] 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音樂鑒賞 [M].湖南文藝出版社,2004: 11-25.
[4] 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音樂鑒賞教師用書[M].湖南文藝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