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婷


【摘 要】通過尚德義先生改編而成的《今年梅花開》這首花腔女高音聲樂作品,它在保留原有歌曲曲調五聲音階的旋法的基礎上加以變奏發展,使這首樸實的民歌配上華麗炫彩的花腔之后有了更加鮮活的生命力。本文通過對潤腔技法的把握、襯詞的演唱處理、節奏情感的掌控三方面進行分析,從而更加準確地把握住歌曲的音樂風格。
【關鍵詞】尚德義;《今年梅花開》;藝術特征
中圖分類號:J61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8)08-0077-01
著名作曲家尚德義先生在吉林藝術學院教學期間,他認真學習和研究當地豐富多樣的民間音樂形式和種類繁多的民歌,另一邊,他還對國外的大量經典聲樂曲目進行分析研究,以希望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進而對國內的音樂創作賦予新的靈魂。《今年梅花開》原素材是一首結構短小的東北民歌——《梅花開得好》,尚德義先生在保留原歌曲音樂素材的基礎上,借鑒了國外聲樂作品的作曲技法,通過加花、改編再加入大量的襯詞和花腔跳音讓作品旋律生動形象,內容極富幽默感,使《今年梅花開》整首作品妙趣橫生,東北特色濃郁。
一、潤腔技法的把握
《中國音樂詞典》認為:“潤腔即加花,民間音樂中使曲調變化的手法,即在基本曲調上加花音,以增加曲調的華彩”。①它是我國民族民間音樂中極富特色的聲樂技巧之一,也是形成演唱風格的主要原因,尚德義先生在潤腔上的運用,凸顯了我們民族聲樂的演唱特點,解決了西洋花腔唱法與我國民族花腔唱法融合在一起所產生的問題,使其花腔歌曲在聲樂技巧、作曲風格及語言特點上獨樹一幟。
從譜例1就可以看出,倚音在整首作品中的重要性,它在作品中運用次數多達59次,幾乎每句歌曲中都有倚音,而倚音前面空前拍的手法既增加了歌曲的節奏感,又起到讓倚音產生棱角分明藝術效果的作用,倚音的運用增加了歌曲的情感需要,加重了主音的聽覺效果,更加令作品具有東北地方特色。我們在演唱倚音時,要準確把握歌曲演唱的聲音、力度和韻味,音色要清脆、明亮、利索。趙梅伯先生在《歌唱的藝術》中寫道:“發倚音時要用鼻腔共鳴,喉部肌肉柔軟。氣息的壓力與喉部肌肉的緊張程度要均勻調節。”②
在《今年梅花開》中,尚先生不僅在創作時添加了花腔段落,還在潤腔和節奏上做了改動,全曲共四段歌詞,第一段曲調作為全曲發展的主題,保持原樣不動。第二段開始就用變奏的手法使花腔逐漸增多,以使情緒得到逐步發展。從譜例2中的第二樂段第五小節開始,尚德義先生運用了變奏的創作手法,把襯詞部分改編成了花腔演唱,使歌曲情緒得到高漲歌曲氣氛更加活潑跳躍。這樣的快速音階、快速上下走句的花腔很明顯是借鑒西方聲樂中的花腔技法,這樣的中西合璧使《今年梅花開》這首作品色彩紛呈、華麗多變。
二、襯詞的演唱處理
尚德義先生在這首作品中加入了大量的地方襯詞,它是民歌中的特有表現手段,再結合花腔的演唱技巧來更加形象地表達情感的變化與發展,更出色地運用和升華了東北地方音樂的鮮明特征。例如,反復出現的襯詞“哎”“嘿”“呀”,要發揮好這些襯詞、襯腔的作用,在演唱時就要求吐詞清晰、親切。在這些襯詞的基礎上發展花腔旋律,不僅表現了東北當地原有的音樂特色,而且作品形象更加活潑生動,妙趣橫生。
三、節奏情感的掌控
節奏是突出表現一個作品情感特點的重要標識。《今年梅花開》運用了最能代表東北特色的節奏形式——閃板,閃板的特點就是休止前半拍而從后半拍起唱或起奏。例如:OX XXX|XXX X,這是整首作品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個節奏型,這樣空前半拍的節奏使用手法突出了作品強烈的節奏感,讓整首歌變得生動活躍。起句的閃板運用,會突出表現語句抑揚頓挫的藝術特色,在律動上歌詞產生了極強的頓挫感,推動了旋律的行進、增強了情感的變化,使歌曲變得輕巧明快,這樣的節奏運用賦予了作品新的生命。因此,要想詮釋好一個作品,使作品情感得到抒發,掌控好節奏則是最基本且至關重要的。
注釋:
①丁愛華.談民族聲樂中潤腔[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09(04).
②趙梅伯.唱歌的藝術[M].北京:上海音樂出版社,1997.
參考文獻:
[1]尚德義.尚德義藝術歌曲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2]尚德義.尚德義獨唱歌曲選[M].北京:華樂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