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千一
摘要:隨著我國“一帶一路”倡議以及國內建筑工程技術水平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建筑企業走出國門,參與到國際工程市場中去。越來越多的安全管理工作者開始參與到國際工程安全管理中來,與各國安全管理人員一道,為保障工程項目順利實施付出才能和智慧,本文通過剖析境外工程安全管理過程中常見的問題,試探討在境外工程項目實施中如何對項目安全實施進行有效控制和管理,以達到為項目增值的目的。
關鍵詞;安全管理;境外工程;控制論
一、境外工程中安全管理常見的問題
1工程標準以及法律變化帶來的不適應
中國企業在進行境外工程項目安全管理的過程中,首先面臨的是法律法規和工程技術標準變化的挑戰。目前中國建筑企業在承接境外工程尤其是外國資金開發的工程項目時,普遍采用的都是國際標準,主要有國際標準化委員會(ISO)、歐盟標準(EA)或者英國標準(CA),而這些標準與國內的國表(GB)或國家工程建設標準(GBJ)都存在著不小的差距,試舉一例根據國內標準GB/T 3608-2008《高處作業分級》高處作業的定義為“凡在墜落高度基準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墜落的高處進行作業,都稱為高處作業” 而根據歐盟標準 則為“Work at height is work in any place,including a place at,above or below ground level,where a person could be injured if they fell from that place. Access and egress to a place of work can also be work at height. ”翻譯成中文的意思是“只要有可能墜落那么就是高處作業”。在此標準條件下,包括一般意義上非高處作業,也將被納入到高處作業的管理范圍中。諸如此類的標準差異層出不窮,給境外工程的安全管理造成較大的障礙
此外,建設項目所在地的勞動安全法律也是境外工程安全管理過程中不能忽視的重要部分,目前國內承接的境外工程項目很多在經濟比較欠發達的國家和地區,法制相對不健全,有些國家甚至沒有的勞動安全法規,或者僅僅在工會法、環境法等相關法律中有所規定。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二條之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單位(以下統稱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適用本法”那么境外工程項目,可能處于一種無法可依的狀態,進而導致各方忽視勞動安全責任,釀成慘禍。
2.語言文化帶來的溝通問題
中國建筑企業在承接境外工程項目時通常按合同要求,溝通語言規定為當地官方語言,一般情況下使用的主要有,英語、法語等語言。這些國家一般都是原英法的殖民地,實際上有自己的當地語言,官方語言對他們來說也是習得語。國內苦苦練就的流利的“英式英語”“美式英語”成了屠龍之術,無用武之地。加上目前安全工程方面的專業英語,實際上國內的安全管理人員并不能熟練掌握,在實際管理中往往雞同鴨講。
3安全管理范圍擴大的挑戰
中國建筑企業對外承接的工程項目,目前還不能完全做到僅輸出管理和技術,伴隨著建筑企業輸出的還有大量的中國勞動力,在工程實施過程中,由于環境變化,以及當地醫療條件限制,一旦突發疾病,很容易救治不及時導致非工做原因的工時損失甚至死亡事件。這種情況對境外工程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我們不斷在提倡的,但由于國內環境不能充分被關注到的大安全理念。如何在境外工程執行工程中,對工人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進行全方位的保護和,是境外工程實施過程中面臨的另一個挑戰。
二、影響安全管理的主要因素
1中國式安全管理水土不服
長期以來,國內的安全管理始終停留在抓指標,控制死亡率等指數控制上,誠然,設目標、劃紅線的管理方式,在短時間內使企業安全管理有了明確的努力方向,企業以及相關監管部門有了工作目標。但是在境外工程項目施工中,業主方、當地政府、工會等要求的是,安全的工作環境,以及合適的保護措施。不止要考察安全管理的結果,更要考察安全管理的過程。
2境外安全管理人員缺乏有效指導
我國的自1957年西安礦業學院開始第一批安全工程本科招生開始,到目前有110多所大學開始安全工程專業,已經培養了近十萬的安全工程專業人才,而目前為止還沒有一所大學針對境外工程項目安全管理進行針對性培養,國內的培訓機構更是盲人摸象。2018年中國境外工程項目簽約額高達1.12萬億元,按照億元工程配一名安全管理人員計算,那么就有1.12萬人。這些一線的安全管理人員,不能得到明確的指導和培訓,只能用“中國方案”去解決“國際問題”,或者以公司為單位單打獨斗,短時間內難以形成有針對性的系統的管理方案和科學有效的管理方法。
3. 提高建筑企業安全管理水平
境外工程安全管理面對的問題,表面上是安全管理水平問題,而更深層次的安全觀念和安全意識問題,部分企業還沒有真正意識到安全管理工作的投入與產出的關系,不能因地制宜的主動尋找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方案。在國內安全生產監管的高壓態勢下隱藏的主體責任不能完全落實,安全意識不到位等問題,在沒有直接監管的境外工程中暴露無遺。
在國內強有力的政府監管下,建筑施工企業噤若寒蟬,不敢逾雷池半步,而到了境外,沒有了政府的監管,到了企業需要主動進行安全管理工作的時候,問題就會逐漸暴露。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立即回歸到“政府如何要求,我就如何做;政府不要求,我就不用做的”,原始安全管理觀念和落后的被動安全管理理念。
三、強化境外工程安全管理的措施
1.融入安全管理環境
要想解決“中國式”安全管理水土不服的情況,最快捷有效的辦法,就是融入到工程所在地的安全管理環境,遵循國際先進的安全管理理念。將過程控制方法應用到安全管理中去。雇傭當地安全管理人員,在進行安全管理時,不止要考慮結果,更要考慮過程,不單考慮行之有效的管理規定,也要考慮人文關懷。將安全管理滲透到工會組織中去,利用既有組織和工程所在地工人熟悉的方式實施安全管理。
2.提高管理人員素質
針對安全管理人員面對新環境,新標準等一系列情況時,原有的安全管理水平不能的到有效發揮等問題。大型國有企業應發揮組織和領導作用,積極與各境外工程承包企業開展安全生產方面的交流合作,共同提高境外工程安全管理水平。打出中國企業在國際工程承包市場上的品牌。有關企業應積極探索提高管理人員素質的有效策略,以應對在新的條件下安全管理面臨的新挑戰。
3.調動起企業安全管理的主動性
對于境外工程的安全管理,也要積極借鑒我國建立起“生產經營單位負責、職工參與、政府監管、行業自律、社會監督”的全方位安全管理體系的經驗,在項目范圍內探索“部門領導負責、安全部門監管、全員參與”的安全管理模式,將政府的監管,轉化為企業自主的安全管理。同時政府在進行相關評優評獎,例如優秀境外工程將時,充分考慮項目的安全管理水平和成果,適當增加安全管理水平的權重。促使境外工程企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打造中國境外工程的安全名片。
參考文獻
[1]傅貴,于妍妍.安全工程專業學歷教育方案的中西對比研究[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4,14(1)
[2]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國家安全生產科技發展規劃(2004~2010)[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4
[3]Peterson D. safety management- our strength and weakness[J] professional safety,2000,32(1)
[4]呂品.關于高等院校安全工程專業的改革與探討.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4,
[5]葉金明. 境外工程安全管理與實踐
[6]張峰.加強境外工程安全管理的十條措施 科技創新導報2014
[7]張磊 境外工程安全管理的思考 國際工程與勞務 2007
[8]柏延震 境外工程社會風險管理分析 中國海洋大學2013
(作者單位:中材建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