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鐵軍
[摘要]高校圖書館是學生閱讀學習以及獲取知識的重要文化場所。圖書館的主要服務對象是高校師生,尤其是以高校學生為主。學生的閱讀需求是高校圖書管理工作開展的主要依據。準確把握學生閱讀需求,建立完善高效的圖書管理模式是當前高校圖書館所面臨的重要任務。高校圖書館要以為學生閱讀提供高標準的服務為出發點,建立多元化的館藏圖書資源,優化圖書管理模式,提高高校圖書館館藏資源的利用率,實現高校圖書館的文化管理以及教育職能。
[關鍵詞]學生;閱讀需求;圖書館;圖書管理
[中圖分類號]G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 5918(2018)02- 0125- 02
一、引言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不斷進步與發展,高校圖書館在高校教育、科研以及文化建設等方面的地位也越來越突出。但是,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學生對于閱讀的需求越來越趨于多樣化,這也使得圖書館在圖書管理模式上的傳統方法被顛覆,以學生需求為基礎的圖書館個性化圖書管理模式也迫切需要探索。高校學生層次的多樣化導致了不同層次的學生對于閱讀需求的多樣化,大一新生與大四畢業生的閱讀需求勢必不同,而不同專業的學生對于知識閱讀的需求也不盡相同,再加上不同類型學生的自身喜好與興趣特點,這就使得高校圖書管理面臨著諸多的挑戰。面臨新的歷史環境,高校圖書館只有結合學生的閱讀需求,建立以學生閱讀為主體的圖書管理與服務模式,才能夠真正使圖書館館藏資源得以有效利用,真正發揮圖書館的職能與作用。
二、建立以學生需求為基礎的圖書管理模式的重要意義
新的教育背景下,高校學生閱讀需求呈現多樣化與個性化發展已是必然的趨勢,高校圖書館作為高校學生閱讀學習、獲取知識的主要場所與途徑,建立以學生需求為基礎的圖書管理模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首先,建立以學生閱讀需求為基礎的圖書管理模式是高等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高校圖書館是支撐高等教育事業的重要支柱,擔負著高校教學、科研以及文化建設的重要任務,不斷探索與優化圖書管理模式服務教育、服務科研、服務學生是高校圖書館的職能所在;其次,基于學生閱讀需求的圖書管理模式是充分利用圖書館館藏資源的現實需要,高校圖書館館藏資源只有被學生閱讀利用,才能發揮出其應有的價值,否則就是館藏資源的巨大浪費,而只有被學生所需的館藏資源才會為學生所閱讀與利用,所以圖書館在館藏資源的建設當中務必要結合學生閱讀需求;再次,以學生閱讀需求為基礎的圖書管理模式是提高學生文化素養與知識水平的必然要求.高校圖書館館藏資源只有滿足學生的閱讀需求,學生才會有機會利用圖書館資源提升自我,如若圖書館不能夠提供學生所需的圖書資源,那么學生自然無法通過圖書館自我提升。
三、基于學生閱讀需求的圖書管理模式探討
結合高校學生閱讀的特點,從學生本身來講,學生對于閱讀的需求主要與他們所處的教育層次、學科門類息息相關,而且還與他們的自我喜好以及閱讀興趣大有關聯;從時間角度來講,學生對于閱讀的需求也與學校的開學與放假等時間節點密切相關。所以我們要充分把握影響學生閱讀需求的各個因素,建立多元化的以學生真實閱讀需求為導向的圖書管理模式。
(一)以學生層次為導向的多樣化圖書管理模式分析
高校學生的教育層次的劃分非常明顯,即剛入學的大一新生、已經適應大學生活的大二及大三的學生、即將畢業的大四學生以及繼續深造的研究生。不同學生的教育層次,決定了他們對于知識與信息的需求層次與程度不同,所以這也使得他們的閱讀需求不同,這就使得高校圖書館要結合學生的教育層次,建立多樣化的圖書管理與服務模式。首先,對于剛剛邁人大學生活的大一新生而言,他們對于大學生活還不是很了解,他們的閱讀心理大多表現為定向的不確定性,閱讀的選擇有很大的隨機性與盲目性,出了專業課程資源以外,往往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一般文學作品,所以針對大一新生可以有意的提供一些一般文學作品等課外讀物,并給予適當的圖書檢索與閱讀培訓;其次,對于大二及大三的學生,他們的閱讀心理主要傾向于廣泛的涉獵專業知識,所以針對這部分學生群體要盡可能地提供專業課程的有關延伸閱讀的圖書;再次,對于即將畢業的大四學生,他們的閱讀傾向主要在于擇業、就業以及考研等方面,所以可以提供更多的就業擇業教育類的圖書以及考研圖書資源;最后,對于繼續深造的研究生,他們的閱讀心理更傾向于深入的探究專業性的學術問題,所以可以提供給他們更多的學術性的圖書、期刊資源等,以幫助他們提高學術能力,增強他們的專業深度與知識廣度。
(二)以學生學科門類為基礎的多元化圖書管理模式分析
一般而言,高校院系設置比較多,專業劃分也比較多,涵蓋了多種學科門類,由于學生所選擇的專業不同,他們對于閱讀的需求自然會因其專業的變化而有很大的差異。所以,高校圖書管理工作也要根據學校院系與專業的設置來開展,在進行圖書資源的采購與訂閱時要考慮到本校的專業設置,不能盲目的采購與訂閱圖書資源,因為如果采購的圖書與學校的專業出入較大,學生根本就沒有此方面的需求,那么勢必會造成大量圖書資源的浪費,館藏資源的利用率將會大大降低。明確本校的專業設置以后,圖書資源的訂閱與采購工作就要結合專業的多樣性以及學生閱讀的多樣化來開展管理工作。圖書館要重視對學生閱讀需求的認真凋研與分析,要豐富圖書館館藏資源,優化圖書結構,強化各種學習型資源的建設及優化,定期開展閱讀服務,變被動為主動,積極構建與優化以學生學科門類為基礎的多元化的圖書管理模式,為學生的個性化需求提供多元化的管理途徑,提高圖書管理效率,提升高校圖書館的管理質量與服務水平。
(三)以學生借閱時間規律為依據的圖書管理模式分析
通常來講,高校學生在學習期間主要有以下四個時間節點:開學、上課、考試以及放假。在開學初期與放假前期學生的狀態較為輕松,學生閱讀需求主要以課外閱讀類的圖書為主,這兩個時間階段,圖書館借閱高峰主要是課外閱讀、休閑類的圖書等,在時間節點上主要是在放假前的元月與七月以及開學后的二月與九月份,學生開始大量涌入圖書館進行圖書的歸還與借閱;在學生上課階段,學生的閱讀主要以專業知識的學習為主,這一階段,學生的閱讀開始轉向專業課程有關的圖書,課外閱讀類等業余圖書的閱讀趨于平穩;而在考試階段,學生的狀態是異常緊張的,這一階段主要是進行專業課程的復習以應對期末考試,這一階段,學生的閱讀主要集中在專業課程相關圖書方面,專業圖書資源的閱讀量達到高峰。所以,高校圖書管理應該充分的結合學生學習過程的四個階段,有針對性地做出一系列應對措施,在開學之初與放假之前應該做好課外閱讀類圖書的整理與優化,以便于學生的借閱;在學生學習階段,要盡可能的綜合整理各方面的圖書資源,做好圖書資源的編排與整理工作,為應對考試階段的借閱做好準備;考試階段,圖書管理應該更加的傾向于專業書籍的管理,按學科進行分類索引,幫助學生快速準確的查閱專業書籍。
(四)以學生閱讀特點為基礎的個性化圖書管理模式分析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與閱讀特點,高校圖書管理就是要結合每個學生的特點建立個性化的圖書管理模式,做每一個學生身邊的圖書館。對于傳統圖書管理而言,要結合每一個學生的特點,提供個性化的圖書管理服務或許存在一定的困難,但是對于信息技術高度發達的當今時代,這似乎就不能夠稱之為難題了。信息化時代背景下,高校圖書館可以借助信息化記錄手段記錄每一個學生的借閱歷史與閱讀喜好,然后進行明確的標記,提取學生借閱以及學生喜好的有關標簽與關鍵詞,圖書館便可以根據這些記錄的標簽與關鍵詞為學生推薦閱讀圖書,以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閱讀需求。此外,高校圖書館還可以通過微博、微信等微媒體與學生進行實時的互動,獲取學生的最新的需求,然后有針對性地進行圖書管理,建立個性化圖書管理模式,從而滿足學生的各種閱讀需求。
(五)以學生閱讀指導為突破點的圖書管理新模式分析
隨著互聯網與信息技術的發展,高校圖書館圖書管理手段越來越趨于信息化,圖書館的圖書資源已經不再局限于傳統的紙質圖書,而是更多的偏向于電子圖書,不但滿足了學生對于電子圖書閱讀的需求,還打破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進行電子閱讀,提高閱讀效率。越來越多的電子圖書資源庫、電子期刊閱覽庫等的出現,需要圖書館定期地進行電子資源庫的培訓與閱讀指導,所以,圖書館便可以借助對學生進行閱讀指導的機會,與學生進行深入的探討,把握學生真實的閱讀需求,提高圖書管理效率,提高圖書館圖書管理與閱讀服務水平,從而建立起以學生閱讀指導為突破點的圖書管理新模式,為學生知識的獲取提供更好的幫助。
四、結束語
高校圖書館主要服務對象是高校的學生,由于高校學生的層次分布、學科門類及專業的不同,學生對于閱讀的需求呈現多樣化的需求。另外,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學生的閱讀需求越來越趨于個性化、智能化,把握學生閱讀需求,建立高效的圖書管理模式是高校圖書館的重要任務。高校圖書館要以學生層次為導向,以學生選擇的學科門類及專業為基礎,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追蹤學生借閱規律,把握學生閱讀特點,以提供個性化的閱讀指導為突破點,逐步建立多元化、信息化、智能化以及個性化的圖書管理模式,使高校圖書館的作用與職能得以最大限度的發揮,為高校教育及文化事業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朱喜.以讀者閱讀需求為導向的高校圖書館服務管理[J].辦公室業務,2016(7):192.
[2]張淑瑩.滿足學生閱讀需求的圖書管理模式分析[J].科技展望,2014( 20):195.
[3]樊俊.以大學生閱讀需求為中心,提高圖書管理服務水平[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11(6):52.
[4]杜麗紅.探求圖書管理新模式滿足學生閱讀需求[J].經濟技術協作信息,2015 (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