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柳忠,羅鮮青,韋如葵,黃仁鋒,韋明松,劉瑞鑫
(1.廣西壯族自治區畜牧研究所,南寧 530001;2.廣西壯族自治區畜禽品種改良站,南寧 530001)
廣西牧草資源豐富,人工種植有桂牧一號象草、矮象草、普通象草、柱花草等,此外玉米稈、紅薯藤、花生藤等秸稈類農作物副產品種類多,數量大,這些牧草、秸稈等都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可以為牛羊提供能量和蛋白質,是牛羊優良粗飼料的重要來源。為充分開發利用這些牧草及農作物秸稈,拓寬牛粗飼料來源,也為牛場的日糧配方提供參考數據,有必要對牛場常用的牧草和一些農作物秸稈作營養價值測定分析。瘤胃尼龍繩袋法是近年用來評價飼料中營養物質的一種主要方法,以可降解干物質、可降解蛋白和可降解能量等指標來評定飼料的營養價值,瘤胃尼龍袋法具有簡單易行、重復性好、試驗周期短、便于大批量樣品的研究等優點[1]。本試驗采用常用的瘤胃尼龍繩袋法,對牛場中常用的牧草、部分農作物秸稈等青粗飼料作干物質、能量降解率、蛋白降解率的測定分析,以期為今后牛群的日糧配方提供參考依據。
供試樣品桂牧一號象草、矮象草、普通象草、苜蓿草、柱花草、玉米稈,花生藤、紅薯藤、青貯玉米稈等采自廣西畜牧研究所種牛場。所有樣品均按1~2 cm的長度切碎,然后放在60~65℃的恒溫箱中烘干至恒重,用46網目篩孔的粉碎機粉碎后轉到樣品瓶中備用。
選擇一頭生長健康的娟姍母牛安裝永久性瘤胃瘺管,平時做好抗菌消炎處理,瘺管牛在術后兩個月使用。
試驗期間瘺管牛日常喂精料2 kg,象草15 kg,青貯玉米稈10 kg,苜蓿干草1.5 kg,上、下午各喂1次,自由采食、自由運動、飲水,在整個試驗期間瘺管牛的飼養管理始終保持一致。
用孔徑260目的尼龍布裁剪,用尼龍繩雙線縫合成長140 mm,寬90 mm的袋子,針孔及袋邊沿用防水膠密封,防止樣品從縫隙漏出。
試驗分為禾本科牧草、豆科牧草、農作物秸稈、玉米稈和青貯玉米稈四個處理組,每個處理組重復3次,取平均值。
將每個處理組的絕干樣品準確稱量5 g,裝進制作好的尼龍袋中,用小縫線扎好袋口,用大縫線一頭把樣品袋扎在鐵架上。各袋有一定的上下距離,不能捆成一團,以利瘤胃液充分浸泡,鐵架樣品袋用一根木條送進瘤胃中,另一頭用大縫線固定在瘺管口上,樣品在瘤胃中存放48 h后,取出鐵架樣品袋,在清水中充分洗滌后,等到樣品袋水滴干,放進105℃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取出樣品袋放進干燥器冷卻半小時,稱重。
測定項目為干物質、能量、蛋白質。干物質按飼料常規分析法測定,粗蛋白采用凱氏定氮法(GB6432-86中飼料粗蛋白測定方法)測定,能量用SDC5015熱量儀檢測。
樣品降解率計算方法參考羅鮮青等[2]報道的方法,即:干物質降解率(%)=[樣品原有的干物質含量(g)-降解后樣品殘渣的干物質含量(g)]/牧草樣品原有的干物質含量(g)×100能量降解率(%)=[牧草樣品重量(g)×牧草樣品絕干物質含量(%)牧草樣品中的燃燒值(cal/g)-(絕干殘渣的總燃燒值(cal/g)]/牧草樣品重量(g)×牧草絕干物質含量(g)1×100粗蛋白質的降解率(%)=[樣品重量(g)×牧草干物質中粗蛋白含量(%)-降解后樣品殘渣的干物質含量(g)×殘渣中干物質的粗蛋白含量(%)]/牧草樣品原有的干物質含量(g)×牧草干物質中的粗蛋白(%)×100。
每個處理組重復處理3次,測定出干物質、粗蛋白、總能量,計算出降解率,取平均值。

表1 不同品種象草在牛瘤胃中的降解情況
從表1可看出,3種象草都能很好的被牛降解,但不同品種象草的營養和降解率有差別,桂牧1號、矮象草、普通象草的干物質降解率分別為76.64%、80.55%、67.29%,粗蛋白含量分別94.87 g/kg、103.33 g/kg、 77.01 g/kg,粗蛋白降解率分別為82.41%、85.33%、75.19%,從干物質降解率、降解能和可降解蛋白來看,3種象草都是優良的牧草,都能很好地被牛消化利用。

表2 玉米稈及青貯玉米稈在瘤胃中的降解情況
從表2可看出,玉米稈、青貯玉米稈干物質降解率分別為66.78%、72.42%,粗蛋白含量分別為94.9 g/kg、102.11 g/kg,粗蛋白降解率分別為81.78%、80.85%。玉米稈制成青貯后,干物質降解率和粗蛋白含量都有所提高,降解能和可降解蛋白也相應提高。

表3 3種農副產品在牛瘤胃中的降解情況
從表3可看出,紅薯藤和花生藤的干物質降解率分別為80.83%、79.74%,粗蛋白含量分別為113.9 g/kg、128.8 g/kg,粗蛋白降解率分別為88.15%、86.05%。從營養價值上分析,紅薯藤和花生藤都是牛優良的粗飼料。木薯渣經加工后,干物質降解率78.04%,降解能10.41 MJ/kg,可降解蛋白83.28 g/kg,木薯渣也可制成牛的粗飼料。
從表4可知,柱花草和苜蓿草的降解能分別是12.39 MJ/kg、10.93 MJ/kg,粗蛋白含量123.57 g/kg、141.56 g/kg,可降解蛋白分別是105.43 g/kg、125.94 g/kg,粗蛋白含量和降解蛋白都比較高,是品質優良的飼草。

表4 柱花草和苜蓿草在牛瘤胃中的降解情況
(1)象草是我國南方廣泛種植的禾本科牧草,是多年生牧草,一次種植多年利用,在廣西每年4~12月份均可收割,能滿足牛羊大部份牧草需求,且對于土壤的要求不嚴,田間地頭都可種植,象草年畝產量可達到10 t[3],從測定結果看,桂牧1號、矮象草、普通象草的干物質降解率、可降解蛋白都比較高,都能很好地被瘤胃消化吸收。本試驗測定的象草降解率與羅鮮青等[2]報道的有細微差異,這可能與象草的收割期不同有關。
(2)廣西玉米種植量大,年產玉米秸稈約1500萬t以上,但玉米秸稈的收獲具有季節性,玉米秸稈的收獲旺季是每年的5月、6月和9月、10月份,而此時也是牧草的收獲旺季,大量的玉米秸桿如不及時收割保存,幾天時間就會枯萎發霉爛掉,因此在玉米稈收獲旺季,可以將玉米桿及時收割制作青貯,青貯玉米稈能長時間保存,而且營養損失少。從本次試驗可知,玉米稈制成青貯后,干物質降解率和粗蛋白含量都有所提高,降解能和可降解蛋白也相應提高,這可能是玉米稈加工成青貯的過程中經機械切碎及微生物發酵分解后的原因,也可能與牛場玉米稈的青貯制作工藝有關,如在青貯時添加糖蜜、麩皮、微生物發酵劑等。
(3)紅薯藤、花生藤是廣西重要農作物秸稈資源之一,花生藤、紅薯藤營養價值高,是牛優質的飼草,但由于對其認識不足或傳統觀念,大部分被置棄。從測定結果來看,它們的營養價值都比較高,今后應加大對花生藤、紅薯藤等農副產品開發利用,可將其制成干草,作牛羊的草料。木薯渣也有很高的利用價值,經加工后也可以作為牛的粗飼料。
(4)從韋如葵等 、顏品勛等的研究可知,柱花草、苜蓿草都是營養價值高的優質牧草,在補充干物質的同時,還可滿足牛羊大部分的蛋白質需求,有條件的牛場可針對性的選用柱花草或苜蓿草,在滿足牛群營養需要的同時,可減少一定量的精飼料投入。
從本次測定試驗結果看,桂牧一號象草、矮象草、普通象草、苜蓿草、柱花草、玉米稈,花生藤、紅薯藤、青貯玉米稈等都是牛很好的粗飼料,各地各場可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各種農副作物秸稈,搭配各種青粗飼料,在降低飼養成本的同時,又合理利用了各種資源。
參考文獻
[1] 吳仙,韓勇,夏先林,等.不同飼料飼草營養物質瘤胃降解率研究[J].飼料工業,2011,32(15):39-42.
[2] 羅鮮青,莫柳忠,梁琪妹.尼龍袋法測定牧草在娟姍牛瘤胃內的降解率[J].現代農業科學,2014(11):277-279.
[3] 易顯鳳,賴志強.南方優質象草品種比較試驗初報[J].廣西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33(3):314-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