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網絡教學平臺逐步被引入到現代職業(yè)教育中,成為現代職業(yè)教育不可或缺的教學工具,為網絡教學的學習者和教師提供教授、學習、答疑、討論以及作業(yè)處理等教學過程的支持。在深化職業(yè)教育教學改革,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提高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等方面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會計專業(yè);網絡教學平臺;高職
一、 概述
(一) 網絡教學平臺
網絡教學平臺是融合了先進網絡科技和教育理念,整合了教學過程(課件的制作與發(fā)布、教學組織、教學交互、學習支持和教學評價)、教學組織管理(用戶與課程的管理)、網絡教學資源庫及其管理系統(tǒng)的綜合服務系統(tǒng)。目前比較成熟的網絡教學平臺大體可以分為點播式和交互式兩種。無論哪種形式的網絡教育平臺都在轉變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習慣、增進師生互動、提高教學反饋效率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切實提升了教學質量。
(二) 高職會計專業(yè)教學的特點
高等職業(yè)教育強調教學實踐性,長期致力于培養(yǎng)各行業(yè)實用型、技能型的高級人才,因而對課程的實踐性教學要求很高。而會計專業(yè)本身是一門實務性、操作性極強的經濟管理學科,同樣要求課程教學貼近實務,能最大程度地把賬務處理、納稅申報、成本核算等實務從工作環(huán)境復制到教學環(huán)節(jié)。因此,高職會計專業(yè)在會計模擬教學上的要求一直很高,但受到實務模擬耗材、師生比例、實務作業(yè)批改難度等困難的限制,傳統(tǒng)會計模擬一直存在硬傷,不能很好地滿足高職會計教學的要求,急需更新。
二、 利用網絡教學平臺開展高職會計專業(yè)教學的優(yōu)勢
網絡教學平臺是現代教學過程中的環(huán)境支撐,是現代化教育發(fā)展的必然選擇,就會計專業(yè)教學而言,網絡教學平臺教學模式的優(yōu)點非常明顯。
(一) 實務教學提高教學效果
長期以來會計教學實務操作性差一直受到廣大師生和用人單位的詬病,究其原因最根本的在于傳統(tǒng)的會計教學受制于教學時間、空間、經費等條件限制,不得不把內容豐富的發(fā)票、賬簿等濃縮成理論印制在書上,然后讓學生學習,學生看到的更多是文字,或者是不連貫的個別賬頁、憑證。學完之后還需要大量的實務操作課來幫助學生把理論還原成實務操作,并且這樣的還原過程很多職校生是有困難的。運用網絡教學平臺能有效地利用課堂時間,把書本理論的憑證直接對接上會計憑證、賬簿等實務,教學過程能完全模擬會計工作實務,教師的教學直接從實務中來,到實務中去。作業(yè)批改更能完全實務操作,利用計算機的快速處理功能,及時批改反饋。
(二) 資源共享便于交流學習
網絡教學平臺能夠把同一個備課組老師所有教學資料:教案、講義,甚至作業(yè)及題析都實現無縫對接式共享。在不同課程之間教學資料的共享也非常方便,這對于會計這種連續(xù)性很強的課來說能更好地提高教師的備課效率,讓老師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交流教育經驗,鉆研教學方法。
(三) 時尚引領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手機及網絡在學生中的普及和使用率之高,讓很多老師都為之頭疼不已。與其煩惱如何把學生注意力從手機網絡中拉回課堂上來,不如換個角度想想,把課堂延伸到手機網絡中去。試想一下,如果每天學生的手機或電腦上都有一個網絡學習平臺的APP,每天適時推送一些知識點、學習任務等,是不是能更好地督促學生完成作業(yè),復習鞏固課堂教學成果,甚至于主動地預習新的課程呢!網絡教學平臺能幫助我們與時俱進地開拓各種新穎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三、 目前高職院校會計專業(yè)運用網絡教學平臺的現狀
當前,高職院校會計專業(yè)普遍引入了不少網絡教學平臺,但在具體的教學運用中卻遇到很多問題。
第一,教師對平臺的熟悉程度不夠。很多老師,特別是年紀較大的老師,對簡單的電腦程序運用本身就不是很熟練,因此對教學平臺的學習有困難,心理上也排斥學習新事物。因此,對教學平臺的功能不夠熟悉,更不能靈活運用。最多就是下載一些平臺上的課件、試題,再回到傳統(tǒng)課堂上進行。
第二,學校硬件配套不夠完備。網絡教學平臺的載體需要用到電腦和網絡,甚至平板、手機等移動客戶端。雖然現在高職院校普遍不缺電腦,但是足夠強大的服務器、穩(wěn)定的網絡信號、移動客戶端等設備很多高職院校還沒有更新,不能達到網絡教學平臺運用的要求。因此在運行時,經常出現信號不穩(wěn)定,連不上網絡等故障。如果老師本來就不熟悉會計平臺的操作,再加上網絡本身的問題,會計網絡教學平臺使用效率低下也就是必然了。
第三,平臺軟件適應性差。目前會計教學的教材版本過多,缺乏相對統(tǒng)一的標準,會計網絡教學平臺研發(fā)時多為閉門造車,和實際的教學進度不能完全銜接上,題庫設置也多存在覆蓋面不廣、難易程度區(qū)別不清等情況。
第四,網絡教學平臺內容的更新不夠及時。會計專業(yè)的教學是隨著會計政策的變更不斷更新變化的,而目前的網絡教學平臺在內容更新上多有欠缺,有的內容上與新政不符,影響教師授課;有的例題過于陳舊,或者答案更新不及時;有的界面安排不夠合理,不符合大眾的使用習慣等問題,在客觀上阻礙了會計專業(yè)網絡教學平臺的普及運用。
四、 利用網絡教學平臺提高高職會計專業(yè)教學效果的建議
(一) 硬件到位
硬件是網絡教學平臺的基礎石,要構建一個完善的硬件支撐平臺,通常需要兩部分設備:一是網絡數據交換設備,二是信息處理及存儲、備份設備。網絡數據交換設備包括:交換機、路由器、防火墻等;信息處理及存儲、備份設備包括:圖形工作站、視頻采集設備、服務器(或者小型機)、存儲、磁帶機等。另外高職會計專業(yè)教學涉及的會計專業(yè)課非常多,如果各門會計專業(yè)課都全面推行網絡平臺教學,必須保證有足夠數量的機房能安排授課。
(二) 軟件到位
1. 教學資源。網絡教學平臺要想高效運行核心支持是教學資源,包括多媒體素材、習題庫、課件、案例、文獻資料、常見問題解答、網絡課程等。如果平臺在開發(fā)時能請教學一線的會計專業(yè)教師參與進來,制作多媒體素材、課件時能完全結合教材;開發(fā)習題庫時結合應用單位的學生的實際水平,根據教師要求來進行開發(fā)。
2. 及時更新。隨著經濟的快速發(fā)展,會計政策的變更也越趨頻繁。會計職業(yè)學校的教學一直都是緊跟最新會計政策的,及時做好平臺所涉教學資源的更新,和學校的會計教學保持同步性和先進性,讓教師和學生少一點學習障礙,必將促進平臺的進一步發(fā)展。
3. 完善功能設置。目前,高職院校使用的會計網絡教學平臺和社會上的會計網校相比,在功能設置上還有很大的差距。教師和學生在高速發(fā)展的信息社會,對平臺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完善視頻播放、題庫調用、在線討論、錯題歸集等方面的功能,是網絡教學平臺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關鍵所在。
(三) 定期培訓教師
專業(yè)教師是網絡教學平臺最直接的使用和推廣者,如果教師不能熟練運用網絡教學平臺,平臺的功能再完善也得不到體現。因此有必要對專業(yè)教師進行一些針對性的培訓,幫助教師盡快地掌握平臺授課、作業(yè)布置和批改、在線答疑等功能。對年紀大一點的教師可能還需要增加一些計算機運用基礎知識的培訓。學校可以利用校內定期培訓和集中培訓的機會開展相關的普及推廣。
參考文獻:
[1]張偉遠,王立勛.網上教學平臺的特征之國際比較[J].江蘇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3(05).
[2]程建鋼,韓錫斌,趙淑莉,陳剛,馬勃民,楊超.清華教育在線網絡教育支撐平臺的研究與設計[J].中國遠程教育,2002(05).
[3]余勝泉,何克抗.網絡教學平臺的體系結構與功能[J].中國電化教育,2001(08).
[4]王聰,李敏,初建杰.高校信息化建設中網絡教學平臺搭建模式的應用對策[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0(11).
[5]廖海,王成珉.淺談高職院校網絡教學平臺的構建與管理[J].中國商界(上半月),2010(05).
[6]周向軍.高職網絡教學平臺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科技經濟市場,2010(04).
作者簡介:
王麗,江蘇省南京市,南京財經高等職業(yè)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