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作者從處理班級“籃球風波”的日常班級事務入手,以調和同學關系為契機,多方面、多渠道對班級學生進行“友善”教育。從而要讓“友善”深入到每個學生心中,并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踐行它。
關鍵詞:友善;價值教育;教育事業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特別是中學教育中的德育教育、友善教育,受到很大的關注。然而,在中學教育教學中,怎么重視友善教育,以促進同學之間的交流,創造更加和諧的校園環境。本文借助班級中遇到的幾個案例展開分析。
一、 小籃球引起大風波
“報告,老班,有人在體育課上打碎了眼鏡……”正在辦公室里埋頭批作業的我,被班長的一聲“報告”驚的抬起了頭,一眼望見班長身后手里拿著一副沒有鏡片眼鏡的A同學。這是一節體育課結束回班時的情景。原來幾個男生在體育課自由活動期間打籃球時不慎將A同學的眼鏡打掉在地上,鏡片碎了。下課時班長領著A同學來見我,這才出現了這一幕。
我讓班長把幾個一塊打籃球的同學找來,很快幾位同學都帶著不同的表情來到了辦公室。“這件事中你們誰應該負主要責任?你們看這該如何處理?籃球是誰帶來的……你們都談談自己的看法和想法。”拋給他們幾個問題,等待著他們的發言。每位同學都說了自己的看法,但或多或少都有推諉的成分。鑒于當時天色已晚,所以安排A同學回去讓家長原價把鏡片配好,不能耽擱學習,然后讓他們都回去,等待處理。
隨即,我首先給A同學家長打了電話,說明緣由,做好解釋工作,讓家長帶孩子先把眼鏡配好,不能耽擱做作業。然后,又給其他幾位家長打了電話,向他們說清事實,并爭得他們的理解與支持。或許這是一次很好的教育契機。第二天召開了班委會議,和班委們談了自己的想法,得到了他們的認可,我想應該可以這樣做了。于是,在第二節課上,召開了一個簡短的班會。并告知全班同學:籃球運動是一個集體活動,每一個參與者都應該為活動中的意外事故負責。所以建議參與的6名同學平均分擔A同學配鏡片的360元錢,中午回去和家長講,如果家長有意見的話,費用我來墊付,不能因為一件小事而影響了我們的同學友情。
晚上放學后,班長來向我匯報說,其他5位同學下午帶來的錢都經她手轉交給A同學了。這樣,一場籃球引起的風波暫時畫上了句號。
二、 多措并舉促友善
“籃球風波”雖然過去了,但不得不令人深思。表面上看是一樁小事,實際上它反映出學生與學生之間交往出現了一些小問題。追根溯源,這是因為一些同學不能友善地交往,不能友善地對待他人。如果這種狀況得不到改變,可以想象后來會出現“足球風波”“文具風波”“自行車風波”……可能是一波接一波,波連不斷。況且,青少年是“三觀”形成的重要時期,不能養成友善待人,對他們以后的人生道路也會造成較大的影響。于是,在接下來的很長時期內,通過各種舉措來進行友善教育,引導全班同學踐行友善并讓其體味與人友善的快樂。
1. 召開以“友善”為主題的系列班會。“籃球風波”之后就召開了主題為“講友善創和諧”的班會。精心設計班會內容,以七年級開學典禮時班級集體照片和歌曲《走到一起來》作為導入內容,然后通過呈現不同動物間的友善行為,再到人與人之間的友善行為,展示古今中外名人志士有關友善的論斷并讓同學們討論同學間怎樣才能做到友善,最后,在全班齊唱《友誼地久天長》中結束了這次班會。此次班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奠定了日后同學能更好地友善交往的基礎。此后又召開了“你我攜手共創美好班級”,和“你幫我助促成績”等主題班會,進一步促進同學們更好地與人為善,并能享受“人人講友善,事事講友善”氛圍中人際交往的快樂。
2. 組織觀看《等著我》這個節目,體味親情,培養友情。其實,很多學生不缺少愛,不缺少親情,相反得到的愛與親情太多太重,讓他們無法體味。再說,大部分學生是獨生子,自我為中心表現嚴重,如果把心變得柔軟些,就不會輕而易舉地與人爭執,甚至發生沖突;一些學生缺乏體味友情的環境,不知友情的珍貴。《等著我》是一檔尋親尋友的節目,是親情、友情教育的良好素材。利用班會課組織學生觀看《等著我》,借此對學生進行親情、友情教育。
3. 傳遞友善正能量,評選友善之星。在開展“講友善創和諧”活動以來,班里不斷出現友善的事例,需要不失時機地予以弘揚與傳遞。每每有這樣的事情出現,我都會在課前幾分鐘在班里給學生講述,表揚這些講友善的同學,讓正能量得以傳遞下去。為了讓友善更好的深入人心,每月還在班里評出“友善之星”,張貼在班級的公告欄里,讓他們成為同學們的榜樣。
三、 友善花開處處香
自開展友善教育以來,班里同學講友善,用實際行動踐行友善的例子數不勝數,現簡要列舉幾例。有一學期,班里同學小薇的腳扭傷了,但上音樂課要從北邊的四樓走到南邊的四樓,每當這時她的身旁就出現了一群志愿者,背書背的,拿拐杖的……這樣的情景讓她的家長看了激動不已。前不久,吳同學因下樓不慎跌倒,致使踝關節骨裂,每到上學、放學,課間都是由同學們主動照顧她的,同學們的友善幫助為她解決了在校生活和學習的困難。班里時鐘沒有電池了,會有同學默默地更換。友善教育的實施,促進了同學之間的交流,優化了學生們的校園環境。
總之,開展友善教育以來,班里人際交往環境不斷得到優化。同學之間更懂得互相尊重,同學關系也更加融洽,同學們對家長和老師也更加尊敬了。此外,學校應該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校園環境,實施友善教育,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其全面發展。
作者簡介:
王正偉,安徽省六安市,安徽省霍邱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