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職學生自控力差,行為習慣偏頗,嚴重影響其職業生涯發展。專注是治愈中職學生自控能力差的良方,如何讓這些“小貓”專注于“釣魚”應該成為每個職教人的常規工作。
關鍵詞:專注;學習環境;人本課堂
2016年,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工匠精神”,而工匠精神指的是工匠對自己的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既是長時間專注于一件事物的精神,也是一種追求完美的過程,更是用心專注的精髓之道。華為總裁任正非將《日本工匠精神:一生專注做一事》作為總裁辦郵件在其集團內廣為傳頌。由此可見,專注是生活中、事業上都必需的一種品質,是成就事業的前提。
這使我想起了“小貓釣魚”的故事。貓媽媽帶著小貓去河邊釣魚,小貓一會兒捉蜻蜓,一會兒撲蝴蝶,一條魚都沒有釣到。媽媽教育小貓要專心,于是小貓一心一意地釣魚,終于釣到了大魚。我們中職學校的學生,正如同故事中的小貓,學習上、生活中都經常三心二意,做事情不能專心致志、持之以恒,我們老師就如同貓媽媽,需要教育小貓,讓小貓專注于釣魚。
一、 中職學生現狀分析
1. 厭學情緒
目前,部分中職學生厭學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現象,上課不認真聽講,課后不認真完成作業,遲到早退,逃課逃學。種種現象,舉不勝舉。
2. 個性問題
部分中職生的思想行為多以自我為中心,以自己的喜怒作為判斷標準,他們自尊心強,面子觀念重,易沖動,自控能力差。
3. 上網成癮
部分中職生沉迷于網絡,有的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中職學生以上的不良現象,主要原因是缺乏遠大的理想,從而不能專注當前的學習生活。
二、 “專注”的重要性
所謂“專注”,就是專心注意、全神貫注。專注和效率就像一對孿生兄弟,作為學生,在學習、生活和工作各個方面都需要專注的品質。
1. 對課程學習的影響
對學生的學習來說,專注與否是至關重要的。美國的一項研究指出,當學生在解一道數學題時,如果同時處理其他工作,速度將比平常降低40%。可見“一心二用”會降低做事效率。比如上課教師講授的知識點,認真的學生看教師演示一遍之后,自己再動手操作一遍就掌握了,而不認真的學生東張西望,即使教師講解幾遍都無濟于事。
2. 對未來工作的影響
“因為專注,所以專業”,這是格力空調多年前的一句廣告語,簡單的八個字,卻是格力二三十年來企業發展的核心指導:專注于空調產品研發、生產、和銷售,幾十年如一日,才成為了空調行業的領導品牌。
企業需要作為一個專業的企業,同時企業更需要在某一個特定領域有一技之長的人,這是市場發展、社會分工的必然。人的一生,可以做很多事情,但一定的時間內,卻只能做好一件事。
3. 對做人的影響
專注是一種素質,一種能力,體現著一個人做人處事的態度和風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我們建立文明和諧的社會,對待他人誠信友善。專注的人更容易包容他人、理解他人,進而建立和諧的社會。在“見異思遷”和“矢志不移”中,人們肯定是喜歡后者。
三、 “專注”的培養
(一) 課程學習中“專注”的培養
1. 學習環境的布置
學生的注意力與周圍的環境有很大的關系,因此需要給學生營造一個安靜的、無干擾的學習環境。比如教室或房間布置不要有太多干擾物,墻面可張貼一些勵志標語,物品擺放要整齊有序,書桌上除了文具和書籍,不應擺放與學習無關的東西,以免分散學生的注意力。
2. 預習任務的布置
我校正在大力推行人本課堂,要求教師每次課結束時布置預習任務,下次上課進行有效的預習檢測,因此預習任務的布置要適當具體,不能是籠統地說預習下一課,應具有操作性和針對性,讓學生在任務驅動下高效地預習。由于是帶著任務的預習,學生更能專注于知識的探究。
3. 課堂學習
(1)將趣味故事融入知識講解
比如在講解復雜枯燥的C語言程序設計循環語句時,教師可以以印度的古老傳說——棋盤上的麥粒引出循環語句,讓學生對循環語句產生興趣,然后在知識講授的過程中,讓學生編程求解一張紙折多少次可以超過珠穆朗瑪峰的高度,讓學生在驚訝之余更專注于循環語句的學習。
(2)營造以生為本的人本課堂
課堂上,教師應注重培養每個學生的學習自主性,經常與學生互動,讓每個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這樣學生才會無暇開小差,才會專注于課堂學習。此外,教師要學會適度地表揚鼓勵學生,讓學生的自信心自尊心油然而生,學生愛這個老師,才會愛上這個老師的課。
(3)每個學生參與小組討論
新課程提出“合作學習”的重要性,如何組織有效的小組討論,讓學生專注于小組討論是每一個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首先要求學生記錄別人的發言要點,然后復述要點并作出評論;其次在小組討論之前,要給每個學生預留一定的獨立思考的時間,讓學生準備發言,必要時可以要求學生按討論題目寫出發言提綱,這樣在進行小組討論時,他們就會有話可說了。
(二) 日常生活中“專注”的培養
1. 擬定待辦事項清單
讓學生把每天或每周需要完成的重要事情擬一個待辦事項清單,每完成一件事情,把該項內容劃掉,這樣可以讓學生在生活上更加專注和積極。當看著一件件大大小小的事情在列表上刪除時,他會感到大大的成就感,這也可以幫助學生在一定時間內集中在某一特定任務上。
2. 時間管理
讓學生通過制作待辦事項清單來有計劃地安排時間。在每一件要完成的事情后面都標注估計所需時間,當然這個估值要具有現實可行性,然后試圖在所設定的時間限制內完成該事情。這將大大降低學生偷懶的可能性,而更能切實保證學生專注于所要完成的事情。
3. 處處留心皆學問
生活中,只要留心觀察,就能從一些細小的地方獲得知識和訊息,因此要教導學生平時生活中留雙慧眼,多關注身邊的人或事。教師可以“突襲”式問學生幾個生活中的小細節,如“老師昨天穿的衣服是什么顏色的呀?”“學校行者大道邊上有幾棵桂花樹呀?”
四、 小結
水滴專注于一點,才有了水滴石穿的奇跡;春蠶專注于新生,才有了破繭成蝶的美麗。作為自控能力差,行為習慣偏頗的中職生,教師要從學習上和生活中培養學生專注的品質。
參考文獻:
[1]陳浩.工匠精神:學習型員工進階手冊[M].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2016,8.
[2]吳靜.技校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如何提升學生的專注力[J].教學探索,2016,12.
作者簡介:
張萍,江蘇省宜興市,宜興市張渚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