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文教學,應做到有明確的訓練目標,精當?shù)闹R引領,充分的寫作準備,輕松的寫作訓練,具體的評改建議。教師樂教,學生樂讀、樂寫、樂說,作文現(xiàn)狀才會改變。
關鍵詞:閱讀課做先導;作文課之引領;以我手寫我心;作文的再創(chuàng)造
《語文課程標準》關于寫作的總目標是:“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據(jù)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發(fā)展書面語言運用的能力。”
寫作是衡量學生語文水平的重要尺度,是一種全面的綜合訓練,也是一種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精神勞動。從書面表達可以看出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如表達能力,思想觀念,智力水平,語文程度。
近幾年來,筆者致力于作文教學的改革,逐漸摸索出一條“精講、巧引、美寫、評說”的作文教學之路。
一、 精講——閱讀課做先導
精講就是老師在講解每單元的閱讀課時,針對單元作文訓練,有意識的進行寫作方法的指導。在精講課文時分析課文的思路、立意、謀篇、選材、結構、剪裁、選詞造句等,讓學生體會作品構思行文的妙處,發(fā)展思維能力,激發(fā)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魯迅在《不應該那么寫》中指出:“凡是已有定評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說明著:‘應該怎么寫。”這就深刻地說明了范文閱讀對寫作的指導作用。矛盾說:“模仿是創(chuàng)造的第一步。”學生學寫作文總是從模仿到創(chuàng)新的。
如北師大版語文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單元主題是偉岸人格,所選人物,雖然都是大人物,但不論是鄧稼先、居里夫人,還是愛因斯坦、魯迅,都是有優(yōu)點也有缺點的普通人。選文都是選取這些偉人生活中的一些平凡小事,再現(xiàn)他們的個性特點。在教學時,注意啟發(fā)學生在寫人物時注意選取生活中的小事表現(xiàn)人物性格特征。往往是這些小事、錯事、糊涂事,越發(fā)顯得他們平凡中的偉大。
二、 巧引——作文課之引領
巧引就是精心備好每單元的作文課教學設計,循循善誘,步步引導,讓學生進一步明確,每篇作文的寫法該怎么寫,如何寫。在引領中讓學生覺得有話可說,有事可寫。如上述第四單元的寫作訓練是寫寫“尋常人”。教學過程如下:
(一) 理念導入
有哲人說,生活里不是缺少美,而是人們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同學們不妨回憶一下,我們剛剛的散文《回憶魯迅先生》一文,魯迅雖然是個偉人,但他更是一位尋常之人,他的放肆的笑、他生氣的眼神、他踢鬼的故事、抽煙的嗜好、他說“明朝會”的艱難……所有生活內容無不是最常見最尋常的,但讀來無不給人親切溫馨之感,讓人對魯迅這位偉人有一種全新的認識。清人袁枚的《遣興》詩中說:“夕陽芳草尋常物,解用都為絕妙詞。”意思是說,尋常之物如果用不尋常的眼光去解讀,則會讀出一種出乎尋常的詩意來。
(二) 讀例文,思考問題
讀課本P157《我眼中的老師》一文,思考下面問題:
1. 何以見得這位老師是位尋常的人?2. 文章最生動的地方在哪里?你認為這些描寫有趣味或者有意義嗎?(“笑”的細節(jié)——有趣味也有意義。“責問”我們的細節(jié)——有意義)3. 讀后你在寫作方面有何收獲?
引導學生從以下方面談認識:人都是復雜的,不能簡單地評價(真實的人物才最為鮮活);作文除了有意義,有趣味的事也可以寫;在簡要地敘述中還需要有具體的描寫(描寫可以鮮明地提示人物性格)。
(三) 落實訓練,學以致用
同學們讀讀課本P157第三段文字,也許會對你有所啟示。(齊讀)
小結:怎么樣的人物都可以去寫,你、我、他都是一本書,關鍵是你能否挖掘出一定的趣味或意義來。
請你找一個熟悉的人,寫一篇記敘文,題目自擬,600字以上。
三、 美寫——以我手寫我心
《語文課標》貫徹了這樣的思想:只有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寫作空間,減少對寫作的束縛,才能實現(xiàn)寫作的個性化,使學生表達出自己的主觀感受。
在為學生的寫作訓練做了充分鋪墊之后,就該放手讓學生抒發(fā)自己的情感了,以我手寫我心。如寫“尋常人”,學生佳作展示:
“非常”警衛(wèi)
七年級(12)班康玉凡
有這樣一個人,總喜歡站在校園中無拘無束地引吭高歌;有這樣一個人,總是站在校門旁默默無聞地維持秩序;有這樣一個人,總是與老師家長們一起談笑風生。他就是我們學校里的警衛(wèi)——牛爺爺。
說到牛爺爺,此人在全校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牛爺爺?shù)哪樕祥L滿了密匝匝的絡腮胡子,雖滿是溝壑卻精神矍鑠。
看,牛爺爺正背著雙手,步履穩(wěn)健地悠然自得地踱步呢。他一邊維持校園秩序,一邊唱歌兒。“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嘹亮的歌聲回蕩在校園。再加上牛爺爺每天的固定搭配——一件黑得發(fā)亮的皮大衣,引來不少路人的駐足。嘿,別說倒還有幾分威嚴呀!這樣,牛爺爺唱歌時的一言一行都將永遠定格為校園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一天,一輛車正準備要開進校園內,可陸陸續(xù)續(xù)有說有笑的同學們卻毫不知情,這時多虧了牛爺爺?shù)幕鹧劢鹁Γ脸隽霜毤医^招——獅吼功。本來聲如洪鐘,再加上著急之極,聲音反而更大了:“前面的同學走快一點兒,后面的同學等一會兒再走。”同學們都驚呆了,待在原地一動不動。汽車很快駛進了校園,同學們走進了校園。這件事雖然不算什么,但這不正是體現(xiàn)了牛爺爺?shù)臒嵝膯幔?/p>
有了牛爺爺,整個校園就會有生機勃勃,整個校園就會充滿歡聲笑語!精彩稍后繼續(xù),千萬不要走開!
四、 評說——作文的再創(chuàng)造
《語文標準》提出:要考查學生對作文內容,文字表達的修改,也要關注學生修改作文的態(tài)度、過程和方法。要引導學生通過自改和互改,取長補短,促進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寫作水平。
以上述佳作《“非常”警衛(wèi)》為例:.
[自我評價]:本文以幽默風格貫穿全文,插入兩個小片段讓同學們可以更深一層理解牛爺爺?shù)男愿裉卣鳎}目新穎,令人眼前一亮。但文章深度不夠,若把牛爺爺幫助同學的例子加深描寫,以小見大,會更加具有新意。
[同學評價]:開頭用排比句,吸引讀者,結構清晰,體現(xiàn)出作者良好的語言駕馭能力。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對生活充滿活力,待人熱情,對工作認真負責的“警衛(wèi)”形象。值得學習。
[老師的話]:小作者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以我校的門衛(wèi)“牛爺爺”為描寫對象,可見你是個生活的有心人。題目新穎。開篇蓄勢,吸引讀者眼球,人物的言行符合身份特點,但語言仍需錘煉,以求在表達上更加流暢。文章來源于生活,語言雖然不怎樣優(yōu)美,但卻真實有趣,寫得入情入理。故事雖平凡,感情卻真摯充沛。文章結尾給人以欲還休的感覺,稱得上是一篇較成功的作品。
“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不困”。這條作文之路,做到了有明確的訓練目標,精當?shù)闹R引領,充分的寫作準備,輕松的寫作訓練,具體的評改建議。在近幾年的實踐中,教師樂教,學生樂讀、樂寫、樂說,作文現(xiàn)狀得到極大的改善,學生的作文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反思這條路,也存在許多不足的地方,仍需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摸索,不斷改進。
作者簡介:張瀝文,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會師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