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閱讀教學在教學過程中的地位很重要,但是閱讀理解也是學生掌握最不好的一部分。影響學生對閱讀理解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詞匯的積累和掌握。本文根據自己在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結合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的探索和實踐,對自己在閱讀課中的詞匯教學進行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閱讀;詞匯;技巧;教學
英語的學習中離不開聽、說、讀、寫,然而聽、說、讀、寫又離不開單詞。在初中英語教材的設計中,閱讀語篇往往是單元話題功能結構與詞匯的最突出的融合。閱讀文本語言地道,情景自然,文章體裁廣泛,題材多樣。學生可以從中獲取大量的知識和信息。然而在學習的過程中文中的生詞卻阻礙和影響了學生對文章的理解,降低了對閱讀的興趣。同時也給我們的教學帶來了影響。若對文章進行細致的剖析,那么在一節課四十分鐘的時間內根本無法完成對文章的整體學習。如果是快速地過完內容,這篇文章,對于學生來說則是夾生飯,對我們的教學也造成了不良的影響。因此閱讀教學變成了我們整個教學過程中最困難的一部分。如何讓學生能夠不懼怕閱讀短文的學習呢!
一、 找關鍵詞匯——掃除障礙
要在短文的學習中弱化對生詞的理解。讓學生在心理上解除對生單詞的懼怕。閱讀課文中可以設計多樣性的活動,把詞匯教學和閱讀教學相結合。在設計閱讀課的過程中,根據閱讀技巧prereading, whilereading和afterreading的過程,在課前我會安排學生做好預習工作。盡管有一部分學生僅僅是對課文進行一個簡單的翻譯。即使是這樣,這篇文章也能在學生腦中留下一些印象。而且文章的學習中又不能脫離單詞的學習。因此在文章的學習中,我通常會設置三個任務項。第一個任務項為翻譯。將文章中起關鍵作用的詞組單獨拿出來,并由PPT展示出來。這一活動的要求是,讓學生獨立自主的在文章中找出這些詞組。完成之后,再由學生來回答問題。通常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我會選擇基礎較弱的一些學生,這樣在回答完問題后他們會獲得學習上的成就感,而且也減輕了學習的困難,降低了學習的壓力。例如:在教授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五單元Section B部分的短文Beauty in Common things的時候,由于是傳統藝術,我把文中的special forms, traditional art等詞組單獨拿出,先讓學生理解,這樣學生就知道傳統藝術是有特殊形式的。把抽象的內容形象化,同時也調動起學生想要了解文本內容的求知欲。讓學生帶著興趣和探索的欲望去閱讀短文,變被動為主動。經過一段時間的嘗試之后,發現學生上課的注意力明顯集中了,而且也變得樂于回答問題。作業的完成質量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提高。
二、 熟悉語篇——掌握詞匯
第二個任務項為問題回答,據短文內容設置相關的問題,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去閱讀短文。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在小組內互相討論,集思廣益,以小組合作的方式來完成這一環節的任務,并由小組成員來完成該題的回答。在學習九年級上冊第九單元What Do You Feel Like Watching Today?時,我直接拋出一個問題What kind of movie do you like best? Why?讓學生們在組內交流討論,這個過程很是熱鬧,幾乎所有的學生都參與其中,對他們自己喜歡的電影、演員甚至是動畫片都做出討論,在這個鋪墊之后,這篇文章其實也就已經學習完成,最后簡單對文章梳理,在討論的過程中他們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在完成閱讀理解的時候,正確率明顯提高。
三、 語言輸出——應用詞匯
以上兩個任務項的設置是一個輸入的過程,那么在語言的學習中既然有輸入,那就有一定的輸出。
第三個任務項則是輸出的環節。在以上兩個環節中通過借助圖片或者是關鍵詞,讓學生通過這些詞組復述短文。在我的課堂上如果這一段內容相對要簡單一些,我就叫基礎稍微薄弱的學生來復述。如果涉及一些長的復雜的句型,那則請一些程度較好的學生來完成。在第五單元短文學習后,我依舊是分段把詞組拿出,讓學生自己根據第一個任務中學習的詞組來復述內容,我就發現他們在復述的過程中還加入了自己的東西,特別是優等生還加入自己的觀點,有的沒有用給出的詞組,而是運用了同義詞組。這就把書本上的內容吸收后變為自己的。這樣,學生在背誦課文時速度也快了,并且發現學生的語音語調也變好了。特別是對長句子的理解有了自己的方法和技巧。
四、 課后練筆——鞏固詞匯
在英語學習的輸出過程中,“寫作難”也是學生最真切的學習心聲,低效、無從下筆制約了學生的寫作。通過對閱讀語篇的學習方法,讓一些學生在寫作中也打開了思路。他們學會將課文中的句子為自己所用。在學完九年級第五單元后,我安排學生根據本單元所學的內容進行寫作。圍繞你所喜歡的電影、演員、動畫片,為什么喜歡等開展。學生們就根據課文內容和課文的形式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理解,收到的效果很好。這整個學習過程包括了單詞的學習,語篇的學習,口語的練習,寫作的完成,完整且有效。同時也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切實感受到學有所用,學有所獲,學有所得。
總之,在英語閱讀課的教學中教師要本著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原則。分階段進行教學,讓學生不忽視單詞的學習,也不會懼怕對閱讀語篇的理解。還可以有效地處理閱讀教學和詞匯教學之間的關系。不僅減輕了學生對閱讀的壓力,還培養了良好的閱讀習慣。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掌握了一定的方式、方法和策略。當然在閱讀中進行詞匯教學的方法是多樣的。我們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語篇和詞匯的教學。希望我們的學生可以愛上詞匯,愛上閱讀。
參考文獻:
[1] 陳洪雨.初中英語教學中詞匯教學方法分析[J].北京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
作者簡介:劉佳,二級教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四師六十三團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