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教育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多媒體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越來越廣泛。多媒體的運用對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本文將在借鑒相關理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結合自身教學實際,淺顯論述多媒體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有效運用。
關鍵詞:多媒體;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有效運用
現階段,隨著教育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多媒體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越來越普遍。多媒體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使得課堂教學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多媒體,顧名思義,就是集文字、視頻、圖像、聲音等多種媒介于一體的一種信息化工具。多媒體的運用能夠使得知識的呈現更加形象逼真,能夠讓學生在聚精會神的視聽過程中有效習得相關知識。
古人云:“以銅為鑒,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鑒,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歷史課程之重要性不言而喻。高中歷史是一門旨在讓學生立足唯物主義歷史觀,全面了解人類歷史發展的進程和規律,從而讓學生盡享人類優秀文明成果的課程。多媒體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能夠切實提升高中歷史課程的教學效率。下面筆者將在借鑒相關理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結合自身教學實際,淺顯論述多媒體在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的有效運用。
一、 創設教學情景,有效導入新課
教學情景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圍繞教學內容,結合實際生活,利用各種途徑,巧妙創設的具有情感色彩的教學氛圍。教師通過創設教學情景開展教學活動的方法被稱之為情景教學法。因為情景教學法能夠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情景教學法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非常普遍。教師巧妙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能夠使得教學情景的創設更加形象逼真。在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深入挖掘教材教學內容的前提下,巧妙地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創設形象逼真的教學情景導入新課,借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三“儒學的興起”這部分內容的時候,筆者利用多媒體教學課件創設了形象逼真的教學情景。課件不僅向學生展示了秦代“焚書坑儒”的悲慘景象,還讓學生初步感知了秦代“焚書坑儒”的真正目的,即為了維護專制統治,遏止思想文化的泛濫。與此同時,教師也由此教學情景導入了新課“儒學的興起”。
教師巧妙運用多媒體技術創設了形象逼真的教學情景。在形象逼真的教學情景中,學生就會興致勃勃地學習相關內容,他們學習的效率自然也會節節攀升。
二、 聚焦歷史事件,剖析教學難點
深刻剖析一些歷史事件既是高中歷史教學的重點,也是高中歷史教學的難點。為了讓高中學生對這些歷史事件有深入透徹地理解,教師必須要想方設法讓學生聚焦這些歷史事件。其實上,好多歷史事件在一些影視劇中都有表現。鑒于此,在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巧妙地利用多媒體技術,將影視劇中的這些歷史事件片段進行剪輯并制作成微視頻。如此一來,在課堂上,教師就可以通過讓學生觀看這些與歷史事件相關的微視頻來聚焦歷史事件,剖析教學難點了。
比如說,在教學“鴉片戰爭”這部分內容的時候,筆者在課前截取了《鴉片戰爭》這部電影中的部分片段并制作成了微課視頻。在課堂上,學生在聚精會神地觀看這些微課視頻的過程中,對“鴉片戰爭”這一歷史事件的相關內容就有了深入了解。
多媒體的巧妙運用能夠讓學生聚焦歷史事件,深刻剖析課堂教學難點,進而大幅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
三、 再現歷史人物,培養家國情懷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眾多歷史人物有著濃濃的家國情懷。這種濃濃的家國情懷正是發展高中學生歷史核心素養的基本內容之一。多媒體技術在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的運用,能夠向學生栩栩如生地再現杰出歷史人物,并讓學生切身感受到這些杰出歷史人物身上憂國憂民的愛國主義思想,進而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
仍然以教學“鴉片戰爭”這部分內容為例。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現民族英雄林則徐虎門銷煙的震撼場面。與此同時,學生也就會真實感受到林則徐正義凜然、英勇無畏、憂國憂民的家國情懷,并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萌生濃濃的家國情懷。
在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多媒體的運用使得歷史人物的形象展現得栩栩如生,使得歷史人物身上的家國情懷自然流露。如此一來,學生就能夠通過了解杰出歷史人物培養自身濃濃的家國情懷。
綜上所述,在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深入挖掘教材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巧妙利用多媒體創設形象逼真的教學情景,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借此有效導入新課;教師可以在透徹理解歷史事件的前提下,巧妙利用多媒體聚焦錯綜復雜的歷史事件,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借此剖析課堂教學難點;教師可以在緊緊圍繞教材教學目標的前提下,巧妙利用多媒體再現歷史人物豐功偉績,彰顯歷史人物家國情懷,借此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
總而言之,教師要將多媒體技術巧妙地運用到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之中,讓多媒體成為提升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效率的一支“奇兵”。
參考文獻:
[1]周國蘭.多媒體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7(5):87.
[2]徐波.新課改背景下多媒體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導學,2017(33):38.
作者簡介:
聶勝凱,安徽省六安市,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廠中學東城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