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繪畫活動中,應以兒童為主體,教師應尊重兒童繪畫中展現出來的稚拙與純真的造型和色彩。給孩子充分的自由空間,體現他們獨特的個性。這樣,他們的繪畫作品中才能體現出特有的童真、童趣。兒童在繪畫天地中充分展現自己尚且稚嫩的羽翼,放飛自我,書寫不一樣艷麗的色彩!
關鍵詞:繪畫作品;自由;想象;兒童
孩子們從小喜歡亂涂亂畫,孩子們通過繪畫,來表達最自由的情感和想象。在兒童繪畫時,需要他們豐富的創造力和想象力,人們經常說:“繪畫能夠反映一個人的氣質、愛好和性格。”在孩子們的繪畫過程中,我們教師不能著眼于讓幼兒畫得與真實一模一樣,也不能只注重幼兒繪畫技巧的教學應用,而應該采用靈活開放的教學方式,支持與鼓勵幼兒去想象和創造,尊重他們獨特的思維,積極地評價他們富有創意的繪畫作品,讓每個孩子畫出充滿個性的作品。
一、 采用靈活開放的教學方式
很多教師常常要求幼兒畫得“和老師不一樣”,我認為,所謂“不一樣”,就應該鼓勵幼兒的創新意識,使他們不滿足于自己已經掌握的方法,使繪畫作品不同于自己以前的創作。把“不一樣”具體化、明確化,讓幼兒有一個明確的變化方向。
比如在繪畫“我發明的車”這一主題時,先請幼兒互相討論自己生活中見過的各種各樣造型的車,了解車的外形和結構,然后讓幼兒想象在自己要發明車的外形和功能,最后與幼兒一起討論,如:“你準備設計怎樣的車?”“你的計劃是怎么樣的”“你準備選擇什么樣的材料?”等等。有的幼兒說:“我準備用樹葉做汽車的車身、輪子,車窗,車門都可以用彩筆添畫上去。”;有的幼兒則對一大堆的彩紙非常感興趣,在那邊邊畫邊撕貼;有的幼兒對未來的汽車很感興趣,精心研究汽車的多種功能,并努力地把自己的想法表現在紙上,在孩子們的大膽構想下,一輛輛色彩鮮艷、風格迥異的汽車在孩子們的手中悄悄誕生了。
二、 尊重兒童與眾不同的思維方式
兒童在繪畫時,我們能看到他們邊繪畫,口中還在不停地說自己繪畫的內容。他們把自己看到的周圍所有事物,通過自己的直觀感受表現在畫紙上。他們繪畫出的事物,不是沒有感情的機械重復,而是他們用畫筆展現自己內心的個性。如在繪畫活動《小鴨》中,當我講解完繪畫要求后,有一個幼兒還不會畫小鴨子,她就用黑色的蠟筆在畫紙上畫了幾個“圓圈”,我看到后問她:“你在畫什么?這是小鴨的身體嗎?”她低下頭沒說話。接著我繼續問她,她回答說:“小鴨子躲到它的殼里去了,它不愿意出來。”孩子的話出乎我的意料,接著,我還是鼓勵她說,“你想的和別人不一樣,真不錯!”她聽了以后非常高興。我想,如果當時我跟她說你畫的不對。這不是小鴨,教她一筆一畫的學畫小鴨,或許她以后對于繪畫的興趣和她的自信心都會被我扼殺了。可是,我們平時往往忽視了幼兒這種可貴的想象力,只看孩子能否完成一張完整的畫,構圖如何巧妙、色彩如何鮮艷,并且往往和范畫進行比較,都用成人的眼光評價、衡量幼兒作品中的表現形式,用成人的眼光來比較與范畫“像”還是“不像”,這樣總會禁錮幼兒的想象力與思維方式,讓兒童思維能力變得狹隘、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會消極被動,慢慢地,幼兒會對繪畫活動喪失興趣和自信心,也會造成個性的缺失。
兒童的感情細膩、豐富,思維十分的活躍,他們對每件事情的想法、看法及處理的手法都是和成人不一樣的,他們想畫什么、怎樣去畫,都是他們自己去摸索繪畫的,只有這樣,能展現兒童神奇的創造力和豐富的想象力。我們應遵循兒童自己的表現手法,只有這樣,才能展現出他們獨特的藝術性。
三、 積極地評價富有創意的繪畫作品
孩童的繪畫作品都是充滿個性和靈性的,有許多我們值得學習借鑒的地方。因此教師要組織幼兒相互學習,尋求幼兒作品中值得稱贊之處,欣賞同齡小朋友優秀的作品,這也是十分重要的。在幼兒繪畫活動前,教師要技巧性的出示與創作主題相關的各種繪畫作品,特別是幼兒作品,對幼兒進行感染,激發幼兒創作的火花。幼兒在互相欣賞同伴的作品中有了美的感受,擴大幼兒的藝術視野,激發幼兒創作激情。幼兒在繪畫的過程中,教師要善于發現,對幼兒繪畫中一些有創意的部分及時展現出來,其他幼兒觀看過后能學習再創新。幼兒繪畫結束后,把所有幼兒的作品都進行展示。既鼓勵全體幼兒完成繪畫付出的努力與創造,對個別幼兒的個性發展也有幫助。組織幼兒欣賞同伴的作品,從中找到他們作品中的閃光點。教師要給每一個有創意的作品進行表揚,使幼兒感受到繪畫活動帶來的快樂和成功,增強幼兒的自信心。
在欣賞兒童的作品時,我們要聽一聽幼兒所表達的想法,講一講畫中的含義。作品中這里你畫了些什么,那里又畫了些什么,幼兒這樣布局的原因。在我們仔細去傾聽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時,我們能聽到幼兒講述表達出許許多多富有想象力和充滿情趣的童話故事,這些故事會把我們帶入幼兒的內心世界,了解幼兒的個性發展和喜怒哀樂的心情,理解幼兒的思維方式。此外,在評價作品時,要讓幼兒學會質疑的方式,在一次繪畫活動《金黃色的沙漠》時,有個平時靦腆的小男孩問我:“為什么沙漠里的沙子是金黃色的,如果是綠色的沙子那沙漠里就很涼快。”我聽了之后,首先是一愣,隨后我猛然醒悟,鼓勵他按照自己內心的想法繪畫出沙漠的樣子。孩子們不同于尋常的見解、大膽的創新,就是在幼兒的質疑聲中產生的。
繪畫是幼兒情感的體現,不同于其他任何一門學科,是兒童進行個性展示的機會,所以幼兒的繪畫作品沒有統一標準。每一個幼兒都有自己獨特的感受,他們表達出來的情感、方式也是獨特的。兒童在不同的環境和不同氣質特點影響下,都有自己獨特的能力和審美情趣,對美感的體會也是不一樣的。美術作品展現的是幼兒的個性,要求要別出心裁,展現自己獨特的感受,兒童才能展現自己獨特的創造力。
參考文獻:
[1]孔起英.兒童園美術[D].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易單.繪畫中的兒童成人化與成人兒童化現象研究[D].湖北美術學院,2010.
[3]朱成斌.論美術教學中的體驗性學習[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6年09期.
作者簡介:
龔栩,江蘇省昆山市,昆山市張浦中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