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班級是學校的基層集體,是學生在學校學習和生活的最主要的環境。一個優秀的班集體,不僅能夠直接影響班級學生對學業的孜孜追求,也能融洽學生之間感情,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關鍵詞:班集體;凝聚力;措施
班集體建設是學校工作的重點,優秀的班集體是形成良好班風、塑造優秀學風的保證,優秀的班集體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班級的凝聚力強。那么如何增強班級的凝聚力呢?
一、 努力使班級形成一個團結有愛的大家庭
大家庭的氛圍不是憑說教就能形成的,班主任要能根據班級情況,利用發生在同學們身邊的事,抓住時機,適時召開班會,或與有關同學溝通,使同學們心理上能產生共鳴。我記得有一屆初一年級剛開學,班上有一個學生生病住院了,由于大家彼此還不熟悉,同學們幾乎沒有注意到。我感覺這是一個拉近學生之間距離的時機。在班會課上,我把這個同學的病情在全班作了介紹,并且說,這個同學住在醫院里,不能和大家一起上課,很孤單,很想回到教室,和大家一起學習,如果我們能去看望他,他一定非常高興。同學們都表示很想去。下課后,我帶領全班同學排著隊,浩浩蕩蕩地向醫院進發。在路上,不少路人好奇地向我們張望。我跟同學們講:我們穿著校服,就代表學校的形象,大家一定要為學校爭光,不要為學校抹黑。一路上同學們行進的隊伍整整齊齊,沒有人講話。到醫院以后,發現住院的同學在8樓,醫院雖然有電梯,可是電梯一次也坐不下幾個人。于是,我和同學們商量,能不能走樓梯上去。同學們很興奮,開始爬樓梯。8 樓爬上去,大家都累得氣喘吁吁,但是沒有一個人叫苦叫累。在病房門口,我讓大家排成隊,分批進入病房探望生病的同學。先進去的同學輕聲地和病人談話,其他同學在病房外靜靜地等候,過往的醫生病人都豎起大拇指夸我們是高素質的中學生,同學們聽了心里都美滋滋的。回來后,我又將當天的活動進行了總結。很明顯,通過這次活動,同學們之間的同學情誼慢慢變得深厚。從那以后,班上只要有同學生病缺課,立刻就會有很多同學跑過來問候,或利用放學后的時間去看望。班級形成的這種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氛圍,自然會增強班級的凝聚力。
二、 多在班級搞一些豐富多彩的集體活動
在同學相互熟悉后,我在班級成立了很多的社團。如:棋社、書畫社、舞蹈隊、朗誦社、英語愛好者小組、籃球隊、羽毛球隊等,利用節假日開展活動。由他們自己制定社團的規章制度和活動方案。在一年的時間里,通過這些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將一些有共同興趣愛好的同學緊緊地團結在一起,并增進了彼此的友誼。有的同學愛好廣泛,參與多個社團的活動,社團與社團之間也經常一起活動,一起交流。小集體逐漸融匯成大集體,班級的凝聚力進一步增強了。
三、 要重視利用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
每一次活動,都可能成為與學生溝通交流的機會,特別是一些帶有競賽性的活動。這些活動,只要認真準備,積極參加,不論輸贏,處理得好都會增強班級的凝聚力。有一次,學校舉行拔河比賽,抽簽后,我問同學,有獲勝的可能性嗎?同學們滿不在乎地說:那個班同學太瘦弱了,根本不是我們的對手。我想,還沒上戰場就如此輕敵,一定會失敗的。果然,同學們加油聲剛起,我們班的大力士們就已經被打得大敗,第二局同樣如此。在別的班級一片歡呼聲中,我們班同學垂頭喪氣地回到教室。教室里鴉雀無聲,有的同學甚至開始哭了。在沉默了一段時間以后,我說:同學們,你們聽過驕兵必敗的故事嗎?我們的失敗是從一開始就注定的。如果我們能從這次失敗中吸取教訓,那我們就沒有白白失敗。同學們慢慢抬起頭,繼而激烈地討論。最后得出結論:從哪里跌倒就從哪里爬起來。這次失敗,使大家懂得了很多道理,也使班級同學更加團結。第二學期,學校又舉行拔河比賽。這一次,吸取了上次的教訓。在抽簽以后,同學們將對手進行了分析,又將班級的選手進行了調整,不參加比賽的同學組成啦啦隊。這次,我們班以2比0贏得勝利。得勝后的同學開始忘乎所以,散落在操場的各個角落,觀看其他班級的比賽,以至于體委吹哨子喊集合都找不到幾個人。比賽結束后,面對得意忘形的學生,我又開了一次班會:人生處處是賽場。通過這次班會,同學們明白,這次比賽的勝利,只是人生路上一個小小花朵,不代表前途一片光明。這次之所以會贏,是因為我們抱著一股不服輸的士氣在和對手進行比賽,如果我們在人生的每一次比賽都能夠像今天一樣,眾志成城,萬眾一心,那么任何困難都難不倒我們。兩次比賽,輸了,不氣餒,反而讓我們更加團結;贏了,不驕傲,我們明白了贏的原因,會更加強大。
四、 增強班級的凝聚力,需要建立一個優秀的班干部隊伍
以優秀的班干部為核心,并不斷形成良性的輻射,能增強班級的凝聚力。新班級組建之初,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培養班干部。首先要通過自己的觀察和對學生的調查,來確立最佳的班干部人選。一個優秀的班干部應做到以下幾點:一是能以身作則;二是要勇于擔責;三是要智慧的工作;四是要精誠團結。這樣的班干部才能得到學生信服和信任,這樣的班干部領導下的班級才能形成一個凝聚力很強的班集體。這些素質也不是一開始就具備的,需要班主任老師慢慢去教,尤其是一些工作方法,更是要在實踐中不斷捉摸,才能形成適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班干部隊伍建立以后,利用他們以身作則的優點,帶動起周圍的同學,整個班級就會慢慢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風氣,從而增強班級的凝聚力。之后,班主任老師可以逐漸放權給班干部,讓他們大膽地開展工作。班干部來自于學生,更了解學生的情況,因此工作起來也更加得心應手,更加貼近學生的實際。在此基礎上,指導班干部形成一套民主管理班級的制度。
五、 要加強與任課老師和學生家長的溝通交流
班主任通過與任課老師和學生家長的交流,才能更全面的了解學生,進而才能采用有針對性的教育方法。
總之,增強一個班級的凝聚力,絕不是一日之功,需要班主任老師與任課老師、家長及全班同學長期的努力才能做得到。班主任老師在班集管理中應該從“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為出發點,真誠地關心學生,用心地幫助學生,用愛心去融化學生,讓班集體中的每一個同學都能感覺幸福和快樂,班級自然就會成為一個凝聚力強的大家庭。
作者簡介:
胡秀豐,江蘇省淮安市,江蘇省淮陰中學開明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