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和平
摘 要語文學科教學,情感感知是幫助學生深化理解的重要手段,而語文課文中的人文色彩濃厚,挖掘并滲透人文色彩,則更便于學生感知文章、理解文章,體驗文章情感,體驗文學的魅力。對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凸顯人文色彩,滲透人文關懷,才能實現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進一步優化和效能的進一步提升。
關鍵詞初中語文;人文色彩;情感
中圖分類號:R749.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26-0247-01
一、重構情境,感知人文色彩
在我國文學作品中,古詩詞或濃墨重彩、或蜻蜓點水,對古詩詞的已經描述總是恰如其分,對于古詩詞意境的感知和理解,能夠強化學生對人文色彩的感知,能夠幫助學生跨越時空、感知詩人的經歷和情感,讓厚重的人文色彩脫離古詩本體,走進學生的心靈。因此,在古詩詞教學中,為了凸顯人文色彩,教師可以將教學重點放在教學意境的重構上,以幫助學生感知文化魅力、體驗人文精彩。例如,在《天凈沙·秋思》這首古詩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古詩詞的學習中,先通過朗讀的方式進行初步感知,讓情感通過學生的朗讀,在字里行間滲透進學生的心靈。結合學生的經驗,初步的感知中,對枯藤、老樹、昏鴉等場景的描述感知便是荒涼的,在古詩的學習中也就奠定了悲涼凄苦的情感基調。隨后,結合學生對字面意思的理解,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釋放自己想象力,結合古詩詞中的描述,再通過自己的話語復現其意境,讓學生走進意境、感知意境、體驗意境。另外,教師還可以借助當前的多媒體教學輔助技術,通過直觀畫面的方式重現意境,為學生的思維提供憑借物,從而進一步釋放學生的想象。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在感知了文章中描述的情境后,借助景物的方式產生對作者經歷的好奇。經歷了以上過程后,教師滲透作者的生平背景,得知馬致遠早年宏偉的仕途抱負和蹉跎經歷,讓馬致遠逐步心灰意冷,從而看破世俗、淡泊名利,這也不難解天凈沙秋思中詩人所看到的蕭瑟的景象了。基于此,教師進一步引導,畫風一轉,作者轉眼間看到了小橋流水人家這一場景,也進一步印證了詩人歸隱和淡泊名利的取向。通過以上教學方式,學生在古詩詞學習中,能夠通過教學情境和意境重構的方式跨越時空界限,感知詩人和古詩的人文色彩,體驗古人的情懷與志向。
二、捕捉生活,滲透人文關懷
文學本身是一種藝術,以一種藝術性的方式表達和描述自己的生活。因此,生活是文學的根基,是作者情感表達的基礎,更是學生理解文章、重構價值體系的重要方式。在教師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應用生活化的方式開展教學,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細節,以滲透人文關懷,凸顯人文色彩。例如,在《假如生活欺騙了你》這一篇文章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借這片文章對學生開展挫折教育,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借助這篇文章的情感,幫助學生重塑價值體系,培養果敢堅韌的意志力品質。首先,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生活,引導學生思考并解釋:“假如生活欺騙了你”這一句話是什么意思?在你自己的生活中,你受過生活的欺騙嗎?你是如果度過的?當你再次回首看待你的那段往事,回顧生活欺騙你的過程,你現在有什么樣的感受?隨后,教師引導學生結合生活進行思考和表述。通過對學生生活經驗的結合,教師引導學生:結合以上同學的描述,思考: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將會過去;而那過去了的,就會成為親切的懷戀。結合同學們的經歷,你能解釋這句話的含義嗎?這對你有什么樣的啟發嗎?以上教學過程中,基于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和文章的理解,實際上也就完成了對學生的挫折教育,教師引導學生要敢于面對挫折,要善于用堅韌的意志力看待生活,善于用果敢堅毅的勇氣迎面挫折,最終面對自己經歷過的挫折也就報之一笑。而經歷過挫折的學生,也必然在挫折的磨練中,變得更加強大。通過以上過程,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生活,對學生開展了勵志教育,實際上也是初中語文教學中人文情懷的滲透,是對學生生活、情感和意志的塑造過程。
三、寫作表達,升華人文情感
閱讀是內化情感的方式,而寫作則是表達和升華情感的方式。通過表達,教師能夠感知學生的思想和價值觀念,學生能夠借助表達這一方式深刻思考和整理思緒,將自己的人文情感以更加藝術性、條理化的方式表達出來。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寫作這一方式,升華學生的人文情感。例如,在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寫作活動中,名為“說真話抒真情”的寫作活動,教師便可以借此契機對學生開展教學活動,幫助學生升華人文情感。首先,教師可以先對學生展示一篇學生作品,篇名為《媽媽是這樣愛我的》。分析這篇文章并總結:有些同學虛情假意,作品枯燥無味、脫離現實而華而不實,并未真正表達出真情實感。所以,寫作中一定要真實,選擇自己熟悉和親身經歷的事,并用心細致的觀察生活,才能升華自己的人文情感,讓自己的作品更加動人。隨后,教師引導學生選擇寫作目標并進行情感表達,從而升華學生的人文情感,讓學生的情感在作文創作中獲得進一步的提升。
四、總結
人文色彩是初中語文教學中最具魅力的特點。感知人文色彩,體驗靈動的生命、體驗豐富的生活、感知生命情感,才能幫助學生在學習中獲得知識、情感和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楊忠.如何豐富語文教學中的人文色彩[J].職業,2011(08):104-105.
[2]齊旺苗.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人文色彩[J].成才之路,2009(07):27.
[3]丁廣榮.語文教學要充分體現人文色彩[J].內蒙古教育,2009(02):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