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南華早報》5月18日文章,原題:江蘇曾經的冷清小村如何成為蓬勃發展的內衣之都以前江蘇省灌云縣以種小麥稻米聞名,但如今這里已成為基于情趣內衣的高產值制造業中心。耿娟(音)正用縫紉機把一小塊薄紗布與一條黑色長帶縫在一起,“這個看起來有點惡心。但我今天上午做的粉紅色絲袍很漂亮。”
耿娟與其他村民每天最多能縫制2000件情趣內衣。他們正置身于一個改變灌云縣產業的核心地帶,這個曾經的農業縣已成為中國最大的情趣內衣產地。該產業年產值高達30億元人民幣,支撐著500多家制造商滿足來自國內外的需求。
這迥異于10年前,當年灌云縣的年輕人紛紛前往更富地方打工時,人均可支配年收入僅為9010元。轉變始于當地一些企業家從市場嗅到商機。2009年客戶問當時從事玩具生產的李家寶能否生產情趣內衣,他決定試一下。如今,李的工廠能生產3000多個品種,每天至少向300余家國內零售商和50余個海外客戶發貨1萬套。當地另一制造商雷叢瑞說,目前他至少80%訂單(約150萬套)來自海外,其中半數銷往美國。利潤吸引眾多從業者,灌云縣已成為情趣內衣制造中心,目前該縣至少有50家年收入超過1000萬元的制造商。
盡管是新產業,但大部分生產都在小型村莊作坊進行。當地工廠主否認“血汗工廠”的說法。“有些人每月能掙5000到8000元”,雷說,“急需縫紉工,我們怎會不善待他們?(否則)他們會馬上跳槽。”業內高管說,讓工人開心對這些企業和該縣目標至關重要——與北京意在通過鼓勵中企生產高端產品以應對日漸上漲的勞動成本,從而提高全球競爭力的計劃相一致。▲
(作者莊屏卉,丁雨晴譯)
環球時報2018-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