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朝鮮記者 陳圣源 莽九晨 ●本報記者 彭澤鋒 ●任重 王偉
美韓執意軍演,美高官肆無忌憚拋出“利比亞棄核模式”,朝鮮威脅退出朝美首腦會談……在“金特會”還有20多天就要登場時,相關方的“斗氣”進入炙熱狀態。峰會還能舉行嗎?美國總統特朗普18日就此表了個態:不會采用“利比亞模式”,朝鮮棄核可獲有力保障,除非協議無法達成。這番話引來不同解讀,有人認為是安撫,也有人認為是警告。連日來,西方震驚于朝鮮的突然“翻臉”,認為它又回到了原先的“強硬”軌道,這樣的看法忽視了一個事實,那就是朝鮮最近作出諸多積極姿態,而美國除了“同意會晤”幾乎沒什么改變。有美國媒體稱,鷹派官員需要收斂,美韓也需為“特金會”做些補救。
特朗普:不會套用“利比亞模式”
“實際上,朝鮮正在與我們就時間和其他所有問題進行溝通,就像什么都沒發生過一樣。”北京時間周五,特朗普在白宮回應有關美朝峰會前景問題,并稱在讓朝鮮棄核的問題上,他不會尋求“利比亞模式”。
據路透社報道,特朗普在接待來訪的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時遭媒體追問“特金會”究竟能否舉行。特朗普先是輕松地表示“見不見面都好”,接著又稱不見面的話“那將很有意思”“我們看看會發生什么”。特朗普還暗指中國對朝鮮的最新舉動有影響,稱金正恩訪華后,事情有了變化。
由于特朗普的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曾多次表示應讓朝鮮按“利比亞模式”(即“先棄核后補償”:2003年底,卡扎菲政權同意放棄核武計劃,2004年其核設備被運往美國橡樹嶺,隨后美國解除制裁——編者注)單邊棄核,特朗普也借機澄清說,不會將“利比亞模式”套用在朝鮮身上,金正恩棄核后“將獲得強有力的保障,他可以留在國內,治理國家,而且他的國家會很富有”,但“如果我們沒達成協議,那個模式就會發生”。
有分析認為,特朗普在努力挽救與金正恩難得的見面機會。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8日稱,特朗普的講話是對外直播,他通過媒體直接告訴金正恩:你的核心關切是有保障的。
“就不確定的峰會,特朗普試圖安撫朝鮮領導人”,路透社稱,特朗普將自己同其顧問拉開距離。“德國之聲”稱,朝鮮對博爾頓的提法反應激烈,特朗普則跳出來滅火。“在‘利比亞模式上,特朗普站到博爾頓對面”,英國廣播公司用了這樣一個標題。
不過,也有人看到的是“警告”。英國《金融時報》稱,特朗普軟硬兼施,一方面說金正恩如果棄核將得到財富和安全,另一方面似乎又以“利比亞模式”發出威脅——如果拒絕,將是卡扎菲式死亡。美國《華爾街日報》稱,這是自美朝雙方同意會面以來特朗普首次對朝鮮作出直接威脅。
朝鮮怒斥“人渣”,韓國“靜觀其變”
在朝鮮方面宣布可能取消“金特會”后,白宮的態度很微妙,一開始沉默,然后表示還有希望、繼續籌備峰會,特朗普的談話則是最新表態。《環球時報》記者注意到,雖然特朗普否定了“利比亞模式”,但多家美國媒體認為,特朗普與博爾頓所說的“利比亞模式”并非同一個概念。
CNN稱,博爾頓指的是當年解除利比亞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談判方式,特朗普則將多年后西方軍事干預并推翻卡扎菲政權包含在內。美國《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等媒體認為,從中不難看出特朗普對這一短語的理解與朝鮮方面更為相近。
其實,令朝鮮憤怒的除了博爾頓的“利比亞模式”,還有美韓執意舉行聯合軍演。但在17日的簡報會上,美國國防部發言人懷特表示,美韓正在進行的軍演規模與安排不會改變。
此外,據韓聯社報道,美國B-52戰略轟炸機17日飛臨半島南部。B-52轟炸機一直被視作美韓聯合對朝實施先發制人打擊的撒手锏武器。另據韓國外交部官員透露,本周在華盛頓舉行的駐韓美軍防衛費分擔談判中,美方重申對韓安全防御承諾,駐韓美軍規模和性質將保持不變。
出于對韓國的不滿,朝鮮祖國和平統一委員會委員長李善權17日憤怒地譴責首爾“愚蠢并無能”。除警告“韓美軍演不停韓朝會談難開”外,李善權痛斥首爾當局允許“人渣”到國會發言。有外媒稱,雖未明說“人渣”是何人,但指向的應是2016年叛逃的朝鮮駐英公使太勇浩,他于14日在首爾召開了回憶錄出版記者會。韓國統一部一名官員還透露,韓方18日試圖通過板門店聯絡渠道向朝鮮發送獲邀赴朝見證核試驗場拆除活動的韓方記者名單,但朝鮮沒有接收。
面對朝鮮的警告,青瓦臺一位負責人18日表示,政府將靜觀其變,暫時無可奉告。該人士稱,韓朝領導人目前尚無通過熱線進行通話的計劃。
據《環球時報》駐平壤記者了解,朝鮮方面18日沒有朝核相關話題的消息,但官媒當天對金正恩參加勞動黨第七屆中央軍事委員會第一次擴大會議做了報道,主要內容是加強黨對軍隊的領導。
“接下來,首爾和華盛頓可能要努力‘修補”
“與前段時間相對熱絡的互動相比,朝美最近出現一些‘逆向互動,但我認為這不會影響朝美推進關系改善的大趨勢。”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楊希雨18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特朗普的話顯然是對朝鮮釋出善意,可以看作否決自己官員的意見。他這么做的原因很簡單:若采用“利比亞模式”,雙方肯定談不起來。
對于特朗普的涉朝言論,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18日表示,中方注意到美方重視并愿解決朝方安全關切的有關表態,對此表示歡迎。但對美方稱朝鮮態度轉變可能是受中朝領導人會晤影響,陸慷回應說,中方在半島問題上的主張和立場從來沒有變化,如果說中方發揮了什么作用,那則是“積極鼓勵勸說各方相向而行”的作用。
在楊希雨看來,一場成功的會面符合朝美及相關國家利益,所以朝美都不會輕易放棄這次機會。但出于各種原因,一些美國輿論及機構仍大炒朝鮮“威脅”。據美國彭博社18日報道,五角大樓在提交給國會的一份報告中稱,朝鮮正在大踏步發展網絡戰能力,并將其政權的存續性押在快速發展核武器上,朝鮮政權令外界感受到迫切的威脅和敵意。這篇報道稱,這是美朝峰會前,五角大樓對朝鮮作出的最新評估。
事實上,連美國媒體也承認,近段時間以來,朝鮮做了很多——停止導彈試驗,釋放被關押的美國人,邀記者見證拆除核設施,而美國除了同意會晤,還沒有對朝鮮作出任何讓步。彭博新聞社18日稱,《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組織的負責人表示,朝鮮在去核化進程上展現出“令人鼓舞”的跡象,他們一周之內就可以在朝鮮安裝高精確度的檢測設備。“一些人認為,特朗普需要讓博爾頓收斂一些”,《紐約時報》寫道。
“接下來,首爾和華盛頓可能要努力‘修補,以便三方的談判能夠繼續進行”,美國“Axios”網站稱,“朝鮮給出的信息很明確:如果美國不改變‘單邊棄核立場,朝鮮可能會遠離談判桌。”
這也是韓國面臨的難題。韓國《中央日報》18日稱,隨著朝鮮同時批判美韓,“青瓦臺正在為如何找到美朝、韓朝妥協突破口而苦惱不已”。▲
環球時報2018-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