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聲財
【摘要】由于小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有待完善,所以教師不應該強制性地灌輸知識給他們,而應該以培養其核心素養為主要原則。在新課改背景下,教育部要求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綜合素質能力,這就意味著教師應該及時地改變應試模式中的缺點,將更積極、自由、個性的教學方式應用在學生的學習活動中,從而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更多的人才。下面,筆者將結合自己的實際教學經驗就生本教育模式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作初步探索,以此希望為廣大教師帶來一些啟發與思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 生本教育模式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6-0126-02
雖然我國的教育事業一直在改革,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弊端,筆者認為其面臨的首要問題就是教師不能及時地轉變自己的教學思想,仍然以題海戰術為原則來考察學生的學習情況,這樣既不會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同時又會讓其身心疲憊、負擔加重。小學生由于年齡偏小,如果使他們長期處于勞累的狀態中,不僅不利于他們的健康成長,同時還會讓其失去學習數學的興趣。所以,教師應該一切從實際出發、秉著實事求是的原則探索出更為高效的教學模式。生本教育是郭思樂教授提出的以學生為根本目的的新型教學模式,其將激發學生內在的潛能為基本途徑,以教師主導授課轉變為學生主動學習為必要策略,從而達到喚起他們的自主性、能動性、主體性的教學目的,以此使其掌握整體的知識結構體系。
一、創設情境引導學生積極思考
創設具體情境是生本教育模式中的第一個步驟,其旨在通過設置題目、場景、人物、事件等元素來讓學生整體感知具體的學習環境,以此引發內心的情感共鳴,從而將自己的真實感受投射到數學學習中。
首先,教師利用多媒體形式創設情境。情境的設置是教師所必須要掌握的一項教學手段。以往的教學資源簡陋,教師只能通過單一的課本或者教具為學生創設較為枯燥、乏味的情境,但是隨著互聯網的大力普及、信息的傳播越來越透明化,這就為教師的教學、學生的學習提供了便利條件。
其次,為學生布置實踐性較強的預習作業。在此之前,教師安排的預習任務就是以學生的課后習題作業為主,這樣無法起到實際的效果,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為他們布置一些操作性較強的預習作業。
在學習“三角形的特性”時,筆者利用PPT 的形式為學生展示了一組三角形圖片,并讓他們進行觀察,從中發現這些圖形的特點、規律、性質等,以此來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將全部身心投入其中,從而展開自己的一系列思維活動。當學生認真思考過后,筆者再次向他們提出問題:同學們,請發揮你們的才智,結合上述圖形的特點和屬性尋找生活中類似的應用。筆者將這個問題當成一項預習作業布置給學生,即讓他們根據自己的探索結果進行實踐,從而發現身邊中利用三角形原理進行設計的實物,以此提高其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共同探究問題
部分教師擔心自己不能將理論知識傳授給學生,深怕上課時間不夠用,于是便滔滔不絕地傳授知識,他們這樣做忽略了學生能否真正地吸收、內化知識,這樣不僅會讓他們陷入一種消極、被動的學習狀態中,同時還會打擊其學習的積極性。
首先,教師要轉變自己的教學思想。每個人身上都潛藏著無限的能力,教師應該具備善于發現美的眼睛,耐心地聆聽學生內心的想法;其次,教師要變為引路人的角色。以往,不管學生能不能接受、可不可以學會,只要考試有關的內容,教師就會將其傳授在課堂上,導致他們普遍跟不上教師的語速、步伐、思路,既不能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同時又不能提高他們的核心素質能力。
在學習“平移和旋轉”時,筆者并沒有直接為學生講解教材上的基本概念,而是將他們以5—8人為單位進行小組劃分;其次,筆者引入具體的教學案例,即沿著直線從教室的一端走向另一端,然后向學生提出問題:同學們,我剛才是怎樣穿梭于教室的兩角之間的?緊接著,筆者在講臺前以某個中心點旋轉了一圈,然后問他們:我又是如何運動的呢?與此同時,學生以小組的形式激烈地探討著上述問題;再次,等各小組得出最終結論后,筆者讓各組選派一名代表上臺發言,其他學生則可以提出自己的見解,筆者并沒有隨意打斷他們的看法,而是用心地聽取每個學生的觀點;最后,筆者結合學生的回答進行補充、說明,并將平移和旋轉的基本概念引入課堂,以此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所學知識。
三、建立三位一體的評價機制
生本教育模式不僅要求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同時還要求建立學生—學生、學生—教師之間的多元關系,以此幫助教師改正教學中的問題,同時使學生更加清楚自己的學習水平。
在學習“時間的計算”時,筆者不僅讓各組共同討論問題,同時還讓組內成員針對彼此的學習態度、方法、效果進行評價。然后,筆者在臨下課時抽出五分左右的時間,讓學生就這堂課的教學質量、學習感悟、教師授課等方面提出自己的想法,從而優化筆者下節課的教學質量。課后,筆者讓學生就課本的習題做練習,并對他們的作業進行正確、合理的評價,以此使學生清楚地認識到自己哪個知識點需要進行修正。
以上就是筆者就生本教育模式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所作總結。除了生本教育模式外,還有其它教學模式可供教師進行參考,比如:游戲教學、情境教學、分層教學等,廣大教師還需結合具體的教學特點,并不斷地進行實踐、探索,以此制定出適合自己的教學模式,從而培養更多高質量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李美玲.基于“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學數學教學的調查分析.《華中師范大學》,2015.
[2]周永霞.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學數學基本教學模式適應性研究.《河北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