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宇程 李忠賢 姬寶霖
【摘要】雙語教學作為高等教育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對跨領域、綜合性學科的人才培養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內蒙古生物醫學工程專業自正式開始招生以來,在課堂教學、實踐教學及教材建設等方面面臨諸多問題,對此,本文將分析內蒙古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實現雙語教學模式的優越性和重要性,簡要分析對于實行雙語教學應該采取的途徑,從而為未來的專業建設,課程改革提供新方向。
【關鍵詞】內蒙古 生物醫學工程 雙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6-0254-02
“互聯網+”時代下的中國對于雙語教學有了新的需要,隨著我國進入萬眾創新、全民創業的歷史時期,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綜合性學科屬性決定了在進一步深造的過程當中必須具備高水平的外語交際能力。但是,將雙語教學貫徹在內蒙古的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當中,仍然需要解決諸如雙語教材的選擇、師資的培訓、雙語教學環境及評價機制的問題。
1.內蒙古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特殊性
內蒙古作為我國的一個少數民族自治區,同時也是我國人均GDP排名前十的省級行政區之一[1],在語言文字和文化乃至生活水平方面都存在較大的發展潛力,對于蒙語、俄語、英語等非漢語語種均存在著剛性需求。結合生物醫學工程作為機械工程、電子工程、臨床工程等各工程學科同生物和醫學領域相互結合的性質,內蒙的生物醫學工程專業需要以培養“具備醫學知識、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及工程技術與醫學相結合的能力,能在醫療器械、醫療衛生等相關企事業單位從事研究、教學、管理等工作,培養立足內蒙古、面向全國,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專業人才作為目標,進一步增加了實行雙語教學的迫切性。
2.內蒙古生物醫學工程專業雙語教學現狀
2.1教學計劃缺少宏觀配置:目前,內蒙古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雙語教學沒有一個宏觀層面上的教學計劃。在授課和學習上都存在很大的隨意性。需要哪些門類的雙語教學課程,從第幾學期開始進行教學,共需要多少學時,并沒有明確計劃。有關教學單位目前都是“摸著石頭過河”,由授課教師自我安排進行。更有課程在培養方案中為雙語教學設計,授課進行的時候卻成為“漢語課程講授+特定語言專業詞匯講解”,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2]。
2.2缺少合適的特定語言教材:目前護理專業雙語授課尚缺乏統一的特定語種外文講義。首先,由于內蒙古的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發展方向同我國其他地區大多數院校存在較大差異,專業開設時間不長,目前仍然未能擺脫探索階段,缺少成熟的通用教材系統;其次,國外類似專業上關于教學的有關模式、相關概念、專業師資配置與國內情況不匹配,直接采購原版教材的價格過于高昂,并不是在校大學生可以負擔的消費水平。教材的缺少,是目前內蒙古生物醫學工程專業雙語教學中面臨的最大挑戰。
2.3 教師綜合素質不足:雙語教學不同于一般的教學活動,要求授課教師不僅要對專業具有充分的認識,還要求用所需要的特定語言準確無誤地對有關知識進行闡述,解析有關的專有名詞,同時對所使用的教材進行有效的運用。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培養出來的教師,即便具有足以滿足授課需要的專業知識,但往往在特定語種的表述能力存在著不足。而特定語種專業培養出來的教師雖然在表述能力上滿足雙語教學的需要,卻又往往在專業知識方面需要進一步的提高。
2.4教學方式缺乏創新:授課教師在現行的雙語教學活動當中,除了使用特定語言進行教學活動以外,有關的模式和授課方法和傳統的漢語授課沒有任何區別,有關的測試和作業實踐也只是單純的將漢語授課的內容進行語種轉換[3]。同歐美院校的注重學生參與,嚴格要求學生學習和課外閱讀能力,還有靈活的課程考核方式有很大的差異。
2.5特定語種教學氛圍不濃:特定的溝通環境對于相關語種的學習活動能夠起到充分的促進作用[4]。如今在大多數院校當中,僅在特定語種的授課環境下使用除漢語之外的其他語言,這樣對于學習有關語種存在著嚴重的消極影響。
3.策略研究
3.1 進一步改造對雙語教學的認知:將傳統的漢語授課概念扭轉,是進行雙語教學活動的必要基礎。雙語教學與傳統漢語教學存在著很大的不同,在進行有關教學活動的時候,必須將原先的授課思想進行改造,將語言的“聽說讀寫”和課程知識緊密結合起來,通過特定語種和課程知識的相互作用,在實踐工作滲透有關語言。
3.2立足專業發展方向選擇教材:教材作為教學活動載體的屬性,在雙語教學活動當中并沒有改變。根據學生和地區的特點,對雙語教學課程的授課計劃的修訂及對特定語種教材的選擇同樣會對授課質量產生深遠的影響。如果將本地區雙語教學的發展作為長期因素進行考慮,有關教學單位應當鼓勵授課教師在對特定語種教材吃透的基礎上,根據實際授課需要,將教材上的教學內容精選、揚棄、再度整合,從而編寫出體現雙語種融合,精準匹配教學需要,與我國乃至內蒙古學生實際情況緊密結合的教材。
3.3構造適合的雙語教學環境:雙語種環境是雙語教學的必要條件,單純憑借著課堂授課的若干學時而缺少課后實踐環節的話,不能保證學生達到雙語教學的有關要求[5]。教學單位要將構建良好的特定語種學習環境作為一項關鍵任務,保證將特定語種的教學情境構建和課間雙語交流氛圍作為一種實施雙語教學的重要手段,可以參照英語學習的有關內容,建立特定語種的圖書角,提倡學生使用特定語種進行有關學術活動,組織特定語種的競賽等等,為雙語教學的進一步完善和改良奠定基礎。
3.4由易到難構建教學順序:由易到難、循序漸進是教學活動的基本要求之一。教師將漢語和特定語種搭配使用,自然過渡的授課手段可以有效引起學生興趣,同時具備一定的自由性,對教學活動的效果具有正面影響。生物醫學工程專業雙語教學多媒體課件的開發,能夠有效對雙語教學課堂中教師的特定口語和學生專業詞匯等問題進行修正。課件中如果能夠插入特定語種的影像資料,突出授課過程中對應的重點,則會在學生接受雙語教學授課的過程中起到良好的輔助作用,對諸如影像、微課、互聯網等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運用可以使教學內容顯得更加直觀易懂,從而促進學生對有關知識點的理解乃至記憶。
3.5健全師生反饋制度:為了保證對雙語教學活動質量的監控,有關教學單位需要單獨針對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雙語教學構建教學評價體系。教學單位的主管部門需要在對雙語教學的教師資格相關條件、教材的選擇、教學進程表的制定、大綱所包括的內容等方面提出確切評價標準的基礎上,構建專門的教學質量評價小組,定期安排教師聽課,安排有關負責人定時開展師生座談活動,及時解決雙語教學活動當中可能包含的問題。
4.結語
提高雙語教學課程的質量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也是一個必須不斷探索和深化的過程。目前內蒙古生物醫學工程的雙語教學活動,必須在實踐中進一步錘煉,從而總結出一套立足內蒙古,面向全國的生物醫學工程專業雙語教學體系。
參考文獻:
[1]周梅.新建本科院校雙語教學改革路徑探索[J].江蘇高教,2017(08):67-70.
[2]吁思敏.中國雙語教學發展軌跡略探[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7(02):57-61+81.
[3]李玉婷.加強高校雙語教學的探討[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7,33(01):95-97.
[4]張富青,傅晶,鄧惠文,吳莉.新時期下雙語教學面臨的瓶頸及解決對策[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7(01):32-33.
[5]王娟.新加坡高校雙語教學對我國高校雙語教學的啟示[J].英語廣場,2017(01):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