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家能
【摘要】俗話說得好,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數學作為初中理科教學的基礎學科,是學習其他理科的重要保障。興趣是學習數學的最好老師,因此,提高中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針對白褲瑤族地區初中學生數學學習現狀進行分析,并針對這些現狀,根據作者的數學教學實踐,認為應該從數學的重要性、教學方法等方面入手,以期達到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提高白褲瑤族地區的數學教學質量,保障民族教育興旺發達。
【關鍵詞】白褲瑤族 數學興趣 少數民族學生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6-0135-01
引言
初中的數學是一門系統性邏輯性很強的學科,也是一門較為枯燥的學科。對數學有濃厚興趣的學生他會滿懷熱忱的學習,然而對數學沒有興趣的學生則寧愿不聽甚至不學,因此,出現厭學現象也不足為奇,尤其在少數民族地區,少數民族學生很不喜歡學習數學已經成為一個嚴重現象。普遍存在“老師怕教、學生怕學”的情況。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很多,但最明顯的就是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不高。興趣是學生學習數學入門的導向,興趣是學生改變態度的最好動機,要想學生改變對數學的學習態度,必須喚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如何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是數學教師共同關心和探討的問題。在數學教學上,教師應該采取積極措施來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學生喜歡數學課,提高數學成績,為學習其他理科打好堅實的基礎。
1.白褲瑤族學生數學學習現狀
1.1基礎薄弱
由于少數民族地區多為不發達地區,經濟不發達,教育落后,部分學生在小學時就由于學習條件的限制,沒有認真學習數學,一般運算、基本公式(體積公式、表面積公式)都會弄錯。例如,教師上課基本都會根據以往所講知識點抽查同學是否記憶牢靠,在回答問題時有的學生要么記不住,要么就是互相混淆。這些基本公式都會從初中用到高中,甚至大學的,如果基礎不扎牢,數學只會停滯不前。只有基礎知識牢固,及時復習的學生才能前后連貫,對答如流。
1.2學生厭學情況嚴重
厭學,顧名思義就是討厭學習,學生對數學不感興趣、學生厭學數學不是一個新問題,過去也有這種現象的存在,只不過近幾年這種現象愈演愈烈。特別是在少數民族地區,這種厭學現象更為嚴重,據調查表明, 在山區和民族落后地區厭學比例十分驚人,一個30幾人的班級僅有5到6人左右在認真學習數學,這還是在不錯的班級里。學生厭學的具體表現有以下兩個方面:
(1)學生“角色”的移動錯位
由于部分學生尚不明確學習的意義,因而很難產生學習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無法履行一個中學生角色的義務責任,不把學習當作每日的必要任務,而是把有限的時間用在無關學習的其他活動上,有調查表明,一所中學有82%以上的學生除上課時間外基本不看書,上學期間也不帶課本。
(2)學習獨立性差,制約著學習的內部動因
剛入學的新生,遠離父母異地求學,由于獨立生活,生存能力差,抗挫折能力小,對自己缺乏信心,這些學生大多學習目的不明確,對學習完全不感興趣,因而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小,難以調動自己全身心的學習,在課堂中,總是走神或者分心,就算老師天天在耳邊有意識的強調也無果,學生自己對有關的數學知識沒有認真刻意的去分析掌握,就這樣得過且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渾渾噩噩處于低迷狀態。
2.提高白褲瑤族學生數學興趣的對策
2.1改變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對知識的興趣
一堂成功的數學課不僅需要老師和學生的精彩互動,還需要好的教學方法。一個成功的教學方法,需要教師借用一定的技巧達成一種手段促成學生好好學習,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有利于教師引導學生提高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具體的一堂課,選用哪種教學方法需要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需要達到的教學目的來綜合考慮,例如:圖形課運用PPT課件;概念課運用老師講學生也講;公式、定理的新課,運用歸納法應用法。除此以外,每節數學課教師都應該要求學生理解能力與應用能力的結合。
2.2分層教學,避免兩極化
無論教育發達還是落后地區,每個學校、每個班級,學生的數學水平都是不一樣的,有優秀的學生就一定會有成績較差的學生。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的學習基礎也是不一樣的,當然,他們的理解能力肯定也不同,這就需要教師根據不同學生的數學水平進行分層教學,既要繼續培養數學拔尖子的數學成績,又要同時照顧差生。教師不應該因為差生成績不好而冷落甚至分級對待,應一視同仁。課堂教學時,教師要保持適當的語速,適當的進度,要照顧理解能力差的學生;課后對學生的要求要有所區別,成績好的鼓勵他們多看看課外書,多做課外習題,對差生而言要加強輔導,對理解不了的定理,耐心講解,對理解不了的作業,讓他們先立足課本,把課本上的知識弄懂,“最淡的墨水,勝過最強的記憶”,讓差生多記課堂筆記,課后反復鉆研,一點一滴,匯聚江流。
2.3以學生為主體,開展情景教學
以往以教師為主體的灌輸式數學教學模式已經過時了,我們要提倡新的教學方式,那就是以學生為主體,開展情景教學。以教材為本,從中挖掘有用的教學信息,數學多是抽象的、枯燥的,學生聽起來肯定索然無味,所以又應該脫離教材,用生動的素材感染學生,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數學情境一般有問題情境、生活情境、故事情境等幾種類型。老師可以根據學生實際,選擇適合的情景教學方法。例如故事情境,如果少數民族學生喜歡聽故事,就把故事與教學聯系起來,開展故事情境教學,給數學教學創造一些樂趣,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接受知識。又如問題情境教學,教師在數學教學中要故布疑陣,設置一些懸念,一下勾起學生的求知欲,這樣就會使學生有明確的學習目標,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生活情境時,教師可在課堂提出問題,例如在幾何形教學時問蜜蜂的蜂房是幾面體?為什么呢?讓學生課下翻閱課外書了解,發現動物世界的秘密。還有為什么貓睡覺的時候總是抱成圓形。學生邊查閱邊學,不僅探索了科學秘密,也學到了數學知識。
結語
綜上所述,培養和激發少數民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是長期而艱巨的,既不能速成,也不能放棄,貴在堅持,要持之以恒。白褲瑤族地區雖然教學條件較為落后,教師和學生素質與發達地區相比都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作為教育者,只要教師積極投身于教育事業,改變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強烈的數學學習興趣,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起來,只要這樣,課堂教學就一定能取得好的效果,白褲瑤族地區的數學水平就一定能獲得進步。
參考文獻:
[1]許發會.如何提高農村少數民族地區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J].儷人:教師, 2016(11):211.
[2]扎西央宗.怎樣提高少數民族地區中學生對數學的興趣[J].科教導刊:電子版, 2014(1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