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春香 魚文英
摘要:永州位于湖南省南部,瀟、湘二水匯合處,自古雅稱瀟湘。永州作為歷史名城,有諸多國家級風景名勝和國保文物,旅游文化資源豐富。近年來,永州旅游業得到飛速發展,開發8項代表性綜合旅游項目,大力發展民宿旅游、鄉村旅游,但是旅游資源的開發上還存在一些問題。本文通過對永州文化旅游現狀分析,探討開發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為日后永州旅游開發提供有益的借鑒。
關鍵詞:永州;文化旅游;開發;對策
中圖分類號:F592.7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8)006-0-01
一、永州旅游資源現狀
永州有永州柳宗元文化旅游區、東安舜皇山國家森林公園、寧遠九嶷山舜帝陵景區、祁陽浯溪碑林景區、雙牌陽明山旅游區等國家級旅游區,還有女書習俗、瑤族長鼓舞、祁劇、祁陽小調、舜帝祭典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永州還是黃蓋、懷素、李達、秦光榮的故鄉,也是柳宗元、歐陽修、陸游、徐霞客筆下描繪的神奇地方。舜的開明治國、任人唯賢,柳宗元深刻的惜民愛民思想,周敦頤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和“出污泥而不染”的高風亮節,“女書”的神秘莫測和瑤文化的千姿百態,可以說是中華文化的寶庫。
永州是個多民族地區,以瑤族、苗族為主,其中有瑤族發源地—江永千家峒,中國最大的瑤族第一縣—江華瑤族自治縣?,幾濉⒚缱?、土家族等少數民族千百年來形成了獨特的原始自然風光和民俗風情。如傳統的建筑形式“瑤寨民居”和吊腳樓;瑤族打油茶、苗族萬花茶、土家族“過早”的飲食風俗;苗族歌為媒、土家族哭嫁、瑤族“招郎”和“拿籃子”的嫁娶婚俗;瑤族長鼓舞、苗族人民唱苗歌與跳苗鼓、土家族打溜于與茅古斯的歌樂鼓舞;苗族的趕年場、櫻桃會、瑤族十月十六的“盤王節”、“耍春牛”、土家族社巴日擺手、四月八等民族節日多。
二、文化旅游資源開發中存在的問題
1.文化資源開發層次較低
開發旅游資源的時候,不能很好的拓展永州的文化內涵,開發形式過于單調,開發內容主要以觀光型旅游為主,參與活動多的體驗式項目少一些。例如,柳文化在旅游者的印象中,基本上還停留在柳宗元時代,關于柳文化的唯一的景點就是柳子廟,而聞名天下的“永州八景”現在大都難覓蹤跡;舜文化的開發,其目標顧客集中在拜祖、尋根的旅游者上,未能充分挖掘潛在需求的游客。
2.商品化嚴重,本真性缺失
永州對一些文化旅游資源進行過度的包裝,使一些原本純真的傳統文化打上了現代商業社會的烙印,失去了本真面目。例如,在瑤族祖居地千家峒的開發中,為了提高旅游接待能力,片面地過度追求基礎設施建設,將具有瑤族民俗特色的民居改建為高樓大廈,使其失去了其特色和魅力。同時,由于商業利益驅使,開發商刻意追求戲劇效果,編造、拼湊旅游目的地根本不存在的民俗,甚至創造“偽文化”和“舞臺真實”來吸引游客,破壞了文化本色和神秘性,江永女書園旅游資源開發中,就將女神祭祀、讀紙讀扇、趕廟會到婚姻嫁娶等習俗搬到舞臺進行表演。
3.缺乏科學規劃、保護力度滯后
永州的文物古跡、歷史街區及歷史風貌損毀十分嚴重。高山寺、武廟被七拆八卸;綠天古庵坍塌無存,柳子廟、文廟已成孤立之勢;永州“八記”、“八景”諸名勝,支離破碎、傷痕累累;零陵古城的4城樓7門9井18巷所存無幾,殘缺不全;距今1924年的東漢名賢太守的墓葬“龍伯高墓”被淹沒在嘈雜的商業城。另一方面,游客文化保護意識淡。游客的不文明旅游行為對文化造成的破壞比較普遍,且地方的可持續發展意識淡薄,導致在開發與經營管理上的短期化行為普遍,使資源失去其固有的意韻和內在魅力。
三、對策建議
1.挖掘地方特色文化,滿足游客需求
永州有不少文化旅游資源在全國乃至全世界都是有特色的,在開發時應準確把握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現代旅游者的精神需求。以“舜文化”為例,應注重“德”、“教化”,將與舜文化相關的載體聯合起來,以九嶷山風景區為基地,根據游客的需求,有特色、有重點的整體開發。開發柳文化,可重修永州八景,恢復當年風貌,既要突出柳宗元縱情山水的泰然自若,也要流露出“獨釣寒江雪”的孤獨,并將柳子廟作為憑吊柳宗元的場所,將柳宗元當年的行蹤游跡貫穿起來。在突出特色的基礎上,不斷增添新項目,豐富旅游活動內容,滿足旅游者多樣化的需求,這可以延長旅游資源的生命周期,提高產品的文化層次。
2.秉承本真性原則,提高旅游資源品味
民俗旅游資源的開發上,如果將傳統民俗與工藝作為一種旅游商品被開發,把真實的文化元素融入到民俗的旅游產品設計中去。永州瑤族民俗村在整體設計、裝飾、主題等方面就要體現瑤族的風土人情、地方特色、歷史傳奇以及神話傳說。將其滲透到旅游產品的方方面面,如瑤族傳統飲食“打油茶”,傳統民居“竹舍”,傳統服裝瑤裝。另一方面通過編排,將瑤族傳統舞蹈長鼓舞、瑤族特有的節日“盤王節”“敬鳥節”等開發成為具有瑤族民族特色和市場效益的文化旅游節目,提升節目的創意,注重游客的參與性,使其成為具有突出民俗特點的高品質的演出。
3.注重保護,促進可持續發展
永州在千百年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歷史遺存和文化的多樣性都是不可再生的,所以在開發的同時,做好文化旅游資源的保護是一個至關重要。應把“保護第一、開發第二”的原則貫穿于永州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的始終。首先,提倡文明旅游,樹立環保意識,游客的文明程度和環保意識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旅游景區的環境質量,要對此加強宣傳教育,使游客養成自覺保護的習慣。其次,永州政府在旅游資源依法保護、專項整治和協調管理等方面要發揮主導作用,加大投資的審批和監督控制力度,確保形成一個政府監管、公眾監督、媒體參與、專家咨詢的社會監管機制。最后,推出符合資源實際情況的開發政策,把旅游活動強度和游客進入數量控制在文化資源及環境的承載力范圍內,不允許破壞性開發旅游資源,同時可以對游客流入適當限時限量,杜絕“井噴”效應帶來的危害,讓永州各旅游景點輪流休整。
參考文獻:
[1]胡巧華.永州旅游文化與旅游形象定位研究[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9.
[2]劉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下對永州市發展鄉村旅游的思考[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
作者簡介:尹春香(1997-),女,吉林人,延邊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旅游管理專業本科。
通訊作者:魚文英(1975-),女,吉林延吉人,副教授,旅游學博士,延邊大學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