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那些事兒






這些奶奶每天找人閑聊,卻做著救人的大事。
在津巴布韋的很多診所外,有一張被稱為“友情木椅”的長椅子。而這些椅子的主人,是一群不出名的津巴布韋老奶奶。在過去10年,老奶奶們坐在“友情木椅”上,為痛苦和掙扎的人們指點迷津,幫助了成千上萬患有心理疾病的津巴布韋人。
因為貧窮、混亂和廣泛流傳的艾滋病,津巴布韋有30%左右的初級護理病人有常見的心理疾病,主要是抑郁癥和焦慮癥。病人數量眾多,但國家能提供的心理治療資源卻非常有限。有限到,整個國家上下只有10名心理醫生。
在這里,能得到心理治療的人非富即貴,更多貧窮的人只能飽受心理疾病的折磨。
轉機出現在2006年。這一年,心理醫生Dixon Chibanda發現了一個情況:有很多津巴布韋的老奶奶,非常喜歡傾聽周圍的人訴苦,并安慰對方,給出意見。雖然老奶奶們沒受過專業的心理學訓練,甚至不知道心理學是什么,但多年的閱歷、慈悲的態度、幫助他人的熱情和在當地的名望,使她們幫助了非常多的人從愁苦的心理狀態中得到了緩解,甚至解脫。
Dixon Chibanda于是想,也許他可以教授她們一些專業的心理學知識,讓她們幫助解決津巴布韋心理治療資源的缺口問題。
說干就干。Dixon Chibanda很快召集了一批特別熱心腸、有著多年傾聽他人痛苦經歷并且能給出建議的“知心奶奶”。他對奶奶們進行了專業的短期培訓,告訴她們什么是抑郁癥,什么是焦慮癥,并教給了她們一套診斷方法和理論的治療手段。
在短期培訓之后,奶奶們紛紛來到自家附近的診所外放了條長椅,開始了自己的愛心治療。每天,奶奶們坐在長椅上,微笑著看著過往的行人。當有人在木椅上坐下時,就意味著她/他有麻煩或痛苦想要傾訴:
“我得了艾滋病,可能快要死了,既然治不好還不如現在一了百了,反正活著無望。”
“每次一想到家里太窮,有很多個孩子要養,就覺得這個世界真是一點盼頭都沒有,每晚都失眠?!?/p>
“我的日子完全被毀了,我丈夫總是打我,侮辱我,我聽到他的聲音就害怕,經常發抖?!?/p>
……
當訪問者講述自己復雜、漫長和痛苦的個人故事時,奶奶們看著他們的眼睛,認真地傾聽,并理解他們的感受,然后用自己擅長的方式去安撫他們。最后再根據Dixon Chibanda教授的專業知識,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告訴訪問者眼前的困難或許可以如何解決。
久而久之,奶奶們還發明出了一種獨特的、符合當地情況的,更有效的治療抑郁癥的方法:讓大家圍坐在一起做編織袋。她們一邊編織,一邊訴說著自己的人生故事。這種感覺,給了人們團體上的支持感,和友情的溫暖。而同時,做出來的編制袋還能補貼家用,真是一舉兩得。
10年來,和藹的態度,專業的知識,豐富的經驗,加上一副熱心腸,“知心奶奶”們在當地非常受歡迎,被人們稱為“黃金夫人”。
《美國醫療協會》雜志調查發現,在經歷過6次長椅對話后,來訪者在接下來6個月有抑郁癥癥狀的比例要遠遠小于沒作訪問的人。奶奶們的治療,讓人們有了更強的解決問題和控制人生的感覺,以及更高的幸福感!
10年來,奶奶們幫助超過27 500人緩解和治愈了心理疾病。她們已成為津巴布韋心理治療界中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現在,津巴布韋大約有73個設有“友情木椅”的診所,“知心奶奶”有300人左右。
一天天,一年年,她們坐在長椅上,聽著人們的苦惱,治愈著他們的心靈,期盼著人們能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