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紫曦
摘 要 近幾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蓬勃發展,新媒體如雨后春筍般破土而出,網絡媒體、手機媒體、數字電視等新媒體的發展在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對電視編輯產生了極大的沖擊。電視編輯面臨這種狀況,在新媒體環境下將會如何轉變呢?電視編輯由以往的后期制作已經延伸到了整個電視節目創作中,電視編輯已經開始向全能型編輯轉變。文章首先分析在現階段條件下電視編輯在新媒體環境下的變化,然后闡述了電視編輯在新媒體環境下的轉變與素質提升。希望通過文章的分析可以對電視編輯在新媒體環境下的發展產生新的啟發。
關鍵詞 新媒體環境;電視編輯;變革;走向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8)209-0051-02
從本質上來說,電視編輯工作是一項十分復雜的工作,也就是說電視編輯工作比其他的工作復雜的多。隨著時代的發展,新媒體技術應用在生活中各個領域之中,顧名思義,新媒體就是相對于傳統的報紙、廣播、電視等新的媒體形式,是指利用數字技術、網絡技術,通過互聯網、無線通訊網絡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平板、智能手表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娛樂服務的傳播形式。此外隨著新媒體技術的發展,這種新興的技術給電視編輯工作帶來了更多的挑戰,為了使得電視編輯更加適應新媒體環境,加大力度升級電視編輯工作勢在必行。
1 電視編輯在新媒體環境下的轉變
1.1 從技術層面來看
隨著新媒體技術的發展,傳播技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傳統的信息傳播方式是大眾傳播,隨著新媒體技術的發展,信息傳播方式由大眾傳播轉換為分眾傳播。分眾傳播下的內容更加呈現個性化發展,更加注重信息傳播的互動性,而且隨著新媒體技術的發展,傳播方式由以往的粗放式傳播轉向了精準性傳播,此外傳播內容也更加的平民化。那么面臨這種情況,電視編輯勢必要轉變工作方式,進而來提高電視節目的制作效果[1]。
1.2 從具體工作層面來看
其實,電視編輯大部分的工作都是采用線性編輯技術的,在利用線性編輯技術進行工作的過程中,線性編輯技術的弊端顯現出來。在這個經典的線性編輯模式里,傳者是清晰、居于控制者地位的,內容由傳者生產,而受眾是被動的,是基于統計學的、大量的、相對統一的、模糊的、難以辨認的群體。這種典型的線性傳播,不僅減少了信息的本身力量,而且缺少互動性,難以滿足受眾的個體性需求,因此,在電視編輯工作過程中轉變線性傳播的形式首當其沖。實際上,轉變傳播方式無非就是在電視編輯工作中加強互動性,提高受眾的參與度,盡最大限度的滿足受眾的個體性需求。例如,在電視新聞播報之前,就在微博、微信等自媒體上與受眾進行話題互動。在播報之后,受眾進行時事評論,提高網民的參與度[2]。
1.3 從受眾心理層面來看
從本質上來說,受眾心理層面的轉變就是電視編輯需要去努力的方向。之所以會這么說,無非出于以下幾點:第一,多樣化的需求。所謂的多樣化需求主要指的就是隨著新媒體技術的發展,受眾更加青睞電視節目的多樣化。互聯網的發展,使得人們可以在網絡上享受到更加多元化的需求。所以面臨這種情況,傳統的電視編輯一定要對電視節目制作進行轉變與升級,進而使得電視節目更加的滿足受眾多元化的需要。第二,互動性的需求。新媒體環境使得受眾更加渴求互動,這種互動性主要體現在網站的彈幕上,網友通過彈幕可以進行交流,發表自己的看法,這種互動性的行為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出了受眾對網站或者節目的熱愛,所以電視編輯在進行電視制作時一定要加強與受眾的互動性,從心理上滿足受眾的需求。第三、隨意性需求。這種隨意性需要主要指的就是網絡電視可以隨時隨地進行觀看,但是傳統的電視節目是有固定時間的,這種固定時間使得受眾難以抽出更多時間來看電視節目,在一定程度上將會阻礙電視節目的發展。因此完善電視節目制作的播放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隨著新媒體技術的發展,受眾心理需求發生了很大的轉變,想要使得電視編輯工作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盡最大的可能滿足受眾的需求是非常有必要的。
2 電視編輯在新媒體環境下的素質提升途徑
想要使得電視編輯在新媒體環境下發展的更好,就要從思想上、制度上、人才上、管理上等進行闡述。思想上主要指的就是要提高電視編輯的認識,從思想上認識到在新媒體環境下電視編輯面臨著十分窘迫的困境,想要實現電視編輯與現代化結合,最主要就是從思想上進行轉變。制度上只要指的就是政府可以完善相關的政策法規,為電視編輯在新媒體環境下的發展貢獻更多力量。人才上主要指的就是要加大對電視編輯人才的培養力度,豐富電視編輯人才的專業知識。管理上主要指的就是對電視編輯部門要實現新的管理方式,轉變以往的線性編輯方式,加強電視編輯與受眾的互動,進而為電視編輯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那么在未來電視編輯的素質怎么提升呢?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闡述。
2.1 從思想上主動轉變
鄧小平說指出:“我們講解放思想,是指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打破習慣勢力和主觀偏見的束縛,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理念的創新,是電視編輯發展的先導。理念的陳舊是阻礙其發展的主要因素,要想使得電視編輯取得長遠的突破與進步,首先就是要摒棄陳舊腐朽的思想理念,實現觀念的創新。所以說電視編輯要從思想上認識到目前電視節目面臨的困境,然后結合自身情況,找到沖破這種困境的方法,最后結合新媒體技術來進行轉型與升級。只有從思想上認識到了這種問題的嚴重性,那么在接下來的實際工作中才會更加游刃有余[3]。
2.2 加強制度管理促進提升
制度上主要指的就是政府要加大對電視編輯監管的力度,從根本解決問題。政府加大對電視編輯監管的力度,不僅使得電視編輯認識到事件的重要性,而且也能夠給電視編輯帶來更多動力。首先,建立健全相關法律。而且還要將法律進行細分化,對于一些傳統電視媒體要怎么解決,或者對于一些新媒體環境下的電視媒體又該如何規定,這些都需要司法機關進行劃分。其次,完善相關的監管機制。也就是說要在各級政府成立電視或者網絡調查小組,而且領導者要時時進行監控,對于一些“違法亂紀”者要處于相應的處罰。最后,政府也可以頒布一些政策支持電視編輯的發展,為新媒體環境下的電視編輯發展開“綠燈”,進而促進電視編輯與現代化盡早融合。除此之外,還需要從制度上轉變以往的編輯方式,將線性單向的編輯方式轉變為多向互動的編輯方式,進一步加強受眾與電視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實際上,轉變傳播方式無非就是在電視制作中加強互動性,提高受眾的參與度,盡最大限度滿足受眾的個體性需求。例如,在電視新聞播報之前,就在微博、微信等自媒體上與受眾進行話題互動。在播報之后,受眾進行時事評論,提高網民的參與度。
2.3 全方位培養促轉變
“內容為王”一直是電視所倡導的,有價值的信息才是真正受眾想要的。新媒體時代下的信息海量,選擇困難,不確定的信息多,難以甄別。為此針對此種現象,電視編輯就將還信息一片“凈土”。由于電視節目存在播放時間以及時長得局限,所以更要精簡內容,將最有價值、最有社會意義的新聞播報出來,那么提高編輯人員的專業素質就是第一要務。只有提高了電視編輯人才的專業水平,那么在接下來的電視節目制作中才會更加的順暢。那么作為一名專業的電視編輯人員,要具備進步意識,不斷的豐富自己,并且還必須要有新聞敏感度,以及很強的專業精神,全方位的培養自身。從以往注重學歷的桎梏中逃離出來,更加注重個人的能力培養與專業技能。同時作為電視新聞編輯人員,還需要進行多元求證,進而使得新聞更加真實、客觀。例如:當一個新聞事件發生時,作為一名專業的新聞從業人員最主要的就是到達現場進行取證,然后在保證新聞事實無誤的情況下報道出去。用專業的話來說也就是“多元求證”,尤其是在新媒體時代,更需要對新聞事件進行多元求證之后再報道,而且這也將成為新聞從業者所秉承的重要原則。通過多元求證,一方面使得新聞事件以最佳真實的面貌出現在公眾面前,而且也使得新聞更具有價值。除了對電視從業人員的專業性方面進行闡述之外,還要對從業者的品行進行敘述。簡單來說也就是作為電視從業者不僅要具備夯實的專業素養之外,還要具備良好的品行。在政治經濟利益面前不動搖,以服務公眾為宗旨。
3 結論
綜上所述,本文通過對電視編輯的分析,得出在新媒體環境下電視編輯在技術層面、編輯層面、受眾心理層面還是在不斷變革的,面臨這種情況,電視編輯一定要進行應對,主要可以從思想上進行轉變、以制度促提升、全方位培養促轉變。希望通過本文的分析可以對電視編輯的發展走向有新的認識。
參考文獻
[1]石長順,唐曉丹.全媒體語境下電視編輯的角色轉換與功能拓展[J].中國編輯,2009(2):53-57.
[2]李玉恒.論新媒體語境下的編輯教育[J].中國出版,2011(18):73-75.
[3]周曉琳.全媒體時代電視編輯應具備的素養與能力[J].視聽,2013(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