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由中央電視臺和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電影《厲害了,我的國》在各大院線上映,票房和口碑不斷走高,截至3月26日,上映25天,票房突破4億元。
這部電影以紀錄片的形式,全方位展現了近幾年來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指導下,中國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所取得的歷史性成就。這當中有“復興號”列車第一次飛速疾馳、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順利合龍、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FAST、全球最大的海上鉆井平臺“藍鯨2號”……場面震撼恢弘,突出展現了我國的科技創新成果。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中國人民創造了很多奇跡,取得了許多歷史性成就。征程仍在繼續,我們在肯定成果的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差距。
2018年2月7日,《人民日報》客戶端刊發了《美國人凌晨完成一項壯舉,告訴我們中美差距還有多么巨大》一文。文章說,美國人成功發射了目前全世界運載能力最強的超級火箭——“獵鷹重型”。而我國最強的“長征5號”運載火箭的運載能力,連這個“獵鷹重型”的一半都達不到。
正視差距是一種勇氣。然而,我們并不氣餒,我們一直在努力尋找縮短并最終消除這種差距的路徑和方法。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我國提出的補短板,其實補的主要是創新能力。過去五年,隨著我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大力實施,創新型國家建設成果豐碩,天宮、蛟龍、天眼、悟空、墨子、大飛機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繼問世,充分彰顯了我國創新能力的提升。但是,我國科技創新能力仍與經濟實力不大相稱,與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存在差距。因此,我們必須牢固樹立創新發展理念,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努力實現到2035年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的目標。
為了提升城市的創新能力,重慶積極響應中央號召,將實施科教興市和人才強市戰略行動計劃納入2018年重點任務,希望通過加快實施科教興市和人才強市戰略行動計劃,營造良好創新生態,增強創新對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能力。
在重慶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時任市委副書記、代理市長唐良智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未來五年,重慶將實施科教興市和人才強市行動計劃。推動科技與經濟融合、教育與產業對接、人才與發展匹配,把重慶建成“創新之城”“創業之都”。
在此之前,市委常委、組織部長胡文容主持召開座談會,專門聽取了科教興市和人才強市戰略行動計劃工作進展情況。他在會上強調,制訂實施好科教興市和人才強市戰略行動計劃,要精準目標定位,對標對表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市委五屆三次全會要求,立足重慶未來三至五年發展戰略進行整體謀劃。要科學務實,敢于解放思想、敢于改革突破,把行動計劃項目化、清單化,確保務實管用、落地見效。要強化服務保障,積極打造拴心留人的良好工作和生活環境,以才引才,使重慶成為人才向往之地、匯聚之地、成功之地。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一個朝氣蓬勃的城市,既要樹木,也要樹人。所以,我們在這個春天用一組特別策劃來描摹重慶實施科教興市和人才強市戰略行動計劃的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