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小倩
放牛坪這個地方,曾經以喂養的牛多而得名。如今,村里很少能看見牛的影子,取而代之的是漫山遍野的梨樹,每當春天到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將放牛坪裝扮成花的世界。
放牛坪村位于渝北區茨竹鎮,這個曾經一窮二白的山村,如今是主城區范圍內最大的梨樹基地,還吸引了外來企業在村里投資修建旅游度假農莊。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行動計劃的實施和消費業態的升級,放牛坪村又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放牛坪村黨支部書記陳華興奮地說。
“走,到山里去!”這是近期張紅祥朋友圈轉發的一篇微信文章的標題。
張紅祥是重慶新夢源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野獸花園農莊的項目經理。
在南非工作數年、從事國際貿易的張紅祥,怎么也沒想到會跨界到農業這一行。
前年回到重慶后,張紅祥被公司創始人的遠見和誠意打動,加入了野獸花園農莊的建設。他在山上呆了一年多,已習慣了“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鄉村生活。
放牛坪村向公司流轉土地500畝,使用權限為50年。公司計劃將野獸花園農莊項目打造成重慶近郊首家高端生態度假農莊。
“這種農莊模式,在國內尚屬于新型業態。這正是吸引我加入的原因。”張紅祥說。
進入農莊大門,右側便是農業種植觀光園。一個個長方形的木框,隔出面積約5—10平方米大小的菜地,種植了大白菜、胡蘿卜和水果等多種植物。
拾階而上,菜地上方修有一間透明的玻璃房,是園內的“種子銀行”,用于展示植物的生長歷程。
張紅祥介紹說,園內的蔬菜種子均來自國外,種植觀光園在重慶首次引入樸門永續設計的種植理念。
簡言之,樸門永續設計就是依靠獨特的設計方法,使農業生態系統擁有豐富的物種和較強的自然適應能力,以保持生態穩定。
離種植園不遠,有專為兒童準備的游樂場和小型跑馬場。游樂場上方,一個大型的兩層咖啡廳修建于半山腰上。
繞山而上,各種城市里才有的景觀讓人目不暇接。一間間北歐風格的“小木屋”隱藏在枝繁葉茂的山林中。懸崖處,還計劃修建無邊界懸崖游泳池。
現代感的設計還體現在一些小的細節上。比如,在菜地周圍布有燈光,夜幕降臨,橙色的燈光照亮農莊,營造出溫馨浪漫的氛圍。
農莊里還精心規劃了園林設計,諸如“英式花園”的布局,種滿各種各樣的花卉。同樣是喂養畜禽,這里還為豬裝了地暖,修建了跳水臺。
“你可以把這個理解為升級版本的農家樂——‘洋家樂!”末了,張紅祥笑著總結道。
難能可貴的是,農莊的修建沒有破壞這塊土地的生態——沒有砍伐山里的一顆樹木,土壤也沒有遭受任何污染。
“要是讓我去農村呆上一個星期,我肯定受不了。”農莊開建以來,一直有人給野獸花園農莊團隊潑冷水。
張紅祥坦言,修建這個大型農莊項目,周圍反對聲音一直存在。畢竟,農村的空心化和閉塞無趣,是很多人對農村抱有的刻板成見。再說,這確實是一筆投資不菲的項目。整個項目將分兩期開發,預計總投資超過億元。
為了讓農莊呈現出最好的設計效果,這兩年公司相關人員在國內外四處奔波、考察取經。整個項目的設計全是國內外一流設計師的手筆。
公司為什么看好放牛坪?換句話說,為何把如此大規模的投資投向農村?
望著放牛坪山上碧綠透明的湖水,張紅祥若有所思地說,他們是“聞風而動”。
“隨著政府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行動計劃,農村這個被資本‘遺忘的市場,孕育著勃勃生機。”張紅祥對農莊的發展信心滿滿,“消費升級已經到來,消費能力強的中高端群體,向往鄉村的平靜生活。”
而以往的農家樂僅停留在吃喝層面,無法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需求。要想盈利,留住消費者,還應在業態上多做加法,在文化審美、旅游體驗等多個層面進行賦能。
張紅祥和他的同事們并不是國內第一批“吃螃蟹”的。
事實上,野獸花園農莊的靈感正來源于浙江省莫干山的裸心谷項目。
前年年初,修建4年、造價3億元的裸心谷開始接受預定。灰色的城堡坐落在山頂,消費者要從半山腰坐車才能抵達。以城堡為中心的酒店擁有85間崖邊或林間套房,10間城堡內的主題套房,價格從每晚2000元至6000多元不等。
投資者把鄉野趣味和高檔酒店服務結合在一起而獲得了發展契機。開發農村的山水資源不僅可以幫助當地政府創造就業機會,酒店服務也恰好滿足消費者追求山水自然的需求。
截至目前,裸心谷官方公布的數據是每間房每年的利潤為100萬元,裸心谷成為國內盈利最高的度假村之一。
據資料顯示,裸心谷這樣的項目在浙江省莫干山引發連鎖反應。不僅有大大小小的民宿如雨后春筍般出現,而且還吸引了海外資本的關注,如探索傳播公司就將全球唯一的Discovery探索極限公園落戶于此。
在農莊的施工現場,一些村民正忙得熱火朝天。其中就有放牛坪村發展的“功臣”——已經退休的村黨支部書記陳安闊。
白發蒼蒼仍拿著鋤頭在地里揮灑汗水的陳安闊,過去幾十年帶領放牛坪的村民走出致富的第一步。
30多年前,海拔800多米、方圓近5平方公里的放牛坪還是一片荒山,80%的村民是貧困戶。1984年,時任社長的陳安闊請來當時西南農學院的專家上山考察,最后確定把種梨樹作為村里脫貧致富的出路。1986年冬天,1000多名村民齊聚放牛坪,開荒山建果園。
多年以后,放牛坪的萬畝貧瘠荒山變成了景色怡人的梨園。
從2010年首屆放牛坪梨花節舉辦以來,放牛坪已吸引了超過60萬人次的游客,并且被評選為3A級風景區。
60歲后,陳安闊卸任放牛坪村黨支部書記,兒子陳華被選為村黨支部書記,接力擔任這一職務。
如今,陳華正在見證放牛坪村的又一次發展機遇。野獸花園農莊的修建,讓這位村黨支部書記在喜出望外的同時,深感責任重大。
“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啊,土地延包讓我們吃上了定心丸。”陳華感嘆。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這讓外來投資的業主更加放心,也更有利于村里的產業發展。
“去年,農莊給村民務工支付的工資就有80來萬元。”張紅祥說。
現在,放牛坪的村民既有梨樹可以種,農莊又為村民提供了就業崗位,村民的收入有了穩定的來源。
陳華說,隨著農莊的修建,放牛坪又能借力發展休閑度假旅游,放牛坪的鄉村振興道路越走越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