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上海市委
《中國制造2025》指出:“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形成經濟增長新動力,塑造國際競爭新優勢,重點在制造業,難點在制造業,出路也在制造業。”
上海作為長三角的核心、長江經濟帶的龍頭,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和先行者,在制造業振興方面,負有義不容辭的使命和責任。
一段時間以來,上海產業結構失衡、自主創新能力弱化、品牌產品缺乏、產品檔次不高、區域經濟引領力不強已經嚴重制約上海經濟地位、影響力的提升。為此,以落實《中國制造2025》戰略實施為契機,將加快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推進智能制造作為上海經濟轉型升級的主攻方向。
1.盡早選定本市智能制造重點攻關方向
根據國務院《中國制造2025》總目錄,結合上海產業布局和未來需求,制定本市重點發展項目和產品指引。
2.規劃好市域內智能制造產業布局
把智能制造產業布局和園區產業升級、特色小鎮建設密切結合起來,形成各具特色、各有分工,相互連接、相互依靠的產業布局。
3.高度關注智能制造技術路線的選擇
科委牽頭,聯合相關研究機構,重點把握智能制造相關技術路線的評價和選擇。
4.著力于智能制造技術標準的制定
經信委牽頭,聯合相關行業和龍頭企業,盡快制定相關制造技術和產品的標準,防止雜亂無章。
5.致力于智能生產、智能產品服務體系建設
政府主導建立相關行業協會,并建立、推廣、維護消費者權益保護平臺。
6.盡早推動智能制造教育培訓體系的建設
推進現有理工科類高校院系盡快形成和智能制造密切相關的教育體系,同時對部分應用類高校進行專業化改造,盡快形成和智能制造相適應的技能教育和培訓體系。
編輯:成韻 chengyunpip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