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掌握和運用單詞的音、形、義與運用等方面的知識。調動一切積極因素,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策略,把學習詞匯的過程融合到語音、語法及語言的實際應用中去,全面提高學生的語言素質,為他們今后進一步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高中;英語詞匯;教學方法
新課標對高中英語詞匯教學提出了新的挑戰:一方面是高中的課文難度加大,生詞量增多,需要通過上下文才能理解的多義詞比例增加,并出現了一些與文化密切相關的詞;另一方面是高中學生自身在生理上和認知風格上也發生了很大變化,這些都為詞匯教學策略帶來了很大影響。新課標提倡對詞匯的教學要從運用的角度出發,而不是從定義的角度入手;既要注重對詞匯承載的深層含義的理解,也要注重表達的靈活性和恰當性。高中英語的詞匯教學重視語篇的支持,重視文化的影響,這些都要求教師必須尋求一種新的詞匯教學策略。筆者參照新課標的要求,結合自己多年的高中英語詞匯教學實踐,對詞匯教學進行深入的反思和研究。
一、 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 教師的教學工作不夠完善
在新課標先進理念的引導下,高中英語教師在反思自身教學的基礎上學習了新的教學理念,高中英語教學開啟了嶄新的教學局面。相對于英語語音和英語語法教學來說,高中英語詞匯教學在教學活動中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首先,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單純地教授詞匯的詞義,缺乏對于與詞匯相關的語境和文化的講解,學生在沒有理解詞義的基礎上死記硬背,不利于學生對詞匯的實際運用。其次,教師的教學手段落后、教學形式單一。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仍然采用“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師生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交流,不利于提高學生學習英語詞匯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詞匯教學不注重“授人以漁”,導致高中生的詞匯學習效率偏低。再次,教師在英語詞匯教學中主次不分,不能突出詞匯學習的重點和難點,無形中增加了學生的負擔,從而降低了學生學習詞匯的熱情。最后,教師在教學中忽視了學生的個性發展,不注重因材施教,不能從學生的個體學習能力出發,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綜合發展。
(二) 學生缺乏自主學習的能力
學生作為英語詞匯學習的主體,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發揮著主體性功能。目前在新課改先進理念的指導下,教學手段和教學策略逐漸完善,這對教學任務的完成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是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仍需進一步培養。第一,高中生對詞匯的重視程度不夠,學生錯誤地把重點放在對英語語法和語音的學習上,造成詞匯量嚴重缺乏,影響英語口語表達和寫作能力的提高。第二,過分依賴教師的講解,不注重詞匯的預習和復習,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不能對詞匯進行有效的理解和記憶。第三,在詞匯的學習中缺乏正確的學習策略,死記硬背,不能系統地學習詞匯,學習效率低。
二、 高中英語詞匯的幾種有效教學策略
(一) 加強語音知識關,進行詞匯的“音、形、義”結合教學
英語是拼音文字,每個單詞都有自己的讀音和遵循一定的拼讀規則,掌握語音基本知識是詞匯乃至本學科學習的基礎。因此,為了提升學生的整體語音水平進而減少他們學習詞匯的負擔,教師在學生剛上高一的前面幾節課甚至以后更多的時間里對他們加強語音知識教學,讓他們至少掌握48個國際音標、單詞的讀音規則、音節的劃分、重音的標注等。如,在教hibernate(冬眠)這個多音節詞時,教師可先指導學生將這個多音節單詞以元音或元音字母組合為單位劃分音節為hibernate,重讀音節一般標在倒數第三個,元音字母i在重讀開音節中發[a],字母er組合在非重讀音節發[],a在開音節中發[e],單詞的重音一般在倒數第三個,接著讓學生逐個音節拼讀,然后將幾個音節連在一起進行拼讀,最后再根據音形記其意思(最好是在文句中記其意思)。這樣將單詞的讀音、拼寫和意思有機地聯系在一起,就能避免學生死記硬背單詞及其拼寫或記不住其意思的現象。
(二) 利用實物、圖片、簡筆畫、形體語言(模擬、示范動作、面部表情)甚至多媒體設備結合生活實際等進行詞匯教學
英語學習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與學生有沒有學習興趣有著直接的關系,而如果教師能把學習的內容生活化、現實化、直觀化、形象化、生動化,那么學生的學習興趣自然就高,學習的效果就會大大提高。教學實踐證明:利用實物、圖片、簡筆畫、形體語言(模擬、示范動作、面部表情)、多媒體設備等輔助詞匯教學,能夠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生動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加深他們對詞匯的感性認識,形成生動活潑的詞匯教學氣氛。一旦學生注意力集中,學習詞匯的速度就越快,記憶就越深。
(三) 利用閱讀材料在語篇(境)中進行詞匯教學
高中教科書的閱讀材料,題材和體裁多種多樣,這些課文不但載有本單元有關主題的重要信息,還呈現了這個單元大部分的詞匯。教學時,教師應先把課文作為整體來理解,再讓學生通過“上下文”語篇/境、課文線索、詞的形式、下文的釋義和例子、詞語之間的對等或相反關系、因果關系、常識與生活經驗甚至標點符號以及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world knowledge)來猜測新詞詞義和教師的精析講解來進行詞匯教學。因為“語篇是彰顯詞義的‘天空,是辨析詞義的‘分水嶺,是滋潤詞義的‘沃土”。平常練習或考試的閱讀材料中經常出現一些高頻詞和常考詞、常用詞,教師在講解材料時,也可以先讓學生猜測詞義,然后再給出這些詞的音標,結合其所出現的語境,適當舉例,讓學生“音、形、義”結合記憶和運用。
(四) 全面運用,深化理解
進行聽、說、讀、寫全方位的運用,是詞匯學習,也是語言學習的最終目標,教師要指導學生將學到的詞匯運用到語句中,才能得到鞏固和深化理解,加深印象。另外,閱讀理解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生詞,要指導學生根據語境猜測其中生詞的含義,或者尋找詞根,推測詞義,從而增加詞匯量。
參考文獻:
[1]賈書英.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的幾種方法[J].中學英語之友(高二版),2009(Z1).
[2]徐明勇.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的幾種方法[J].英語教師,2008(8).
[3]劉道義.如何學與教英語詞匯[J].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2009(3):15.
[4]錢希潔.漫談英語詞匯學習中語篇的作用[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9(6):40-41.
作者簡介:
鄧文雨,貴州省盤州市,貴州省盤州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