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華傳統文化在漫長的歷史當中積累下來了無數的優秀思想,在各個行業、各個領域當中都有著非常積極的促進作用。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能夠非常有效地提高國民綜合素質,讓國民的思想向著更加和諧、更加積極的方向發展,對社會的進步以及安定產生非常積極的作用。本文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于國民素質的提高所能夠起到的作用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中華傳統文化;國民素質;促進作用
中華傳統文化當中的優秀思想對于國家的長治久安以及長遠發展都有著非常積極的促進作用。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能夠加強人的綜合素質,讓人們的思想水平得到提高,讓人們的品格得到升華,讓人們具有更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從而為國家的發展以及社會的進步做出更加突出的貢獻。
一、 以愛國主義提高國人社會責任感
所謂的社會責任感是個人對他人的關懷,隨著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國人的價值觀也開始發生變化,人們的理想信念,被更多的經濟利益蒙蔽,使得人的功利心更為嚴重。很多人十分關注自身的命運和前途,并在追求個人利益的過程中,不顧及他人,為社會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而此刻宣揚愛國主義精神十分必要,這不但是傳統文化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甚至更能強調人對國家與社會的責任。在傳統文化宣揚的過程中,需要對國家的責任理念,社會的發展,個人的想法進行綜合概述,進而能強化國人對于社會的責任意識,讓社會的整體責任感提升,并認識到自己的言行都與國家形象有著極為緊密的聯系,嚴于律己中,能讓國民的素養提升。
二、 以為人之道提高國人的品格
中華傳統文化當中有很多理念都是關于如何為人的,其重點在于強調人格對于提高綜合素質當中所能起到的積極作用。傳統文化當中對于人的尊嚴以及人格、道德價值等等都給予了絕對的肯定,儒家思想當中非常強調人應當具有符合社會道德標準的正確思想以及道德水準。如果每一個國人都能夠具有良好的道德水準,都能夠在工作和生活當中做到嚴于律己,那么整個社會的風氣以及安定將會得到非常大的保障。社會當中經常出現的負面的熱點話題將會隨之減少。例如當今社會的熱點話題之一便是“扶不起”,這個話題的由來便是受到了社會當中不良行為的影響,對于這種行為,太多的人們都感到無奈,并給予了道德上的譴責。優秀的傳統文化對于國民素質有著非常正面的、積極的影響,如果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能夠得到真正意義上的大面積普及,那么國民素質的提升將是必然的,這些影響社會風氣以及國家形象的熱點話題也必將會越來越少。傳統文化當中的很多優秀理念都是提升國民人格水平的良藥,對于社會的進步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鑒意義。因此,需要在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與發展上進行大力弘揚,將傳統文化作為國民思想道德進步的有效推動力,提高國民的品格素質。
三、 以和諧思想提高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傳統文化當中有很多優秀思想都非常重視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系。當今社會當中對于人與自然的關系出現了極大的問題,最為明顯的特征便是環境污染問題。人們向自然進行了無止盡的索取,并且在索取過后所進行的回報卻少之又少,這便造成了自然環境的急劇惡化。雖然當今社會對于這一問題已經十分重視,但是從全世界范圍來看,在自然環境的破壞與修復工作上,取得的成果依然微乎其微,污染時刻都處于加重當中。
傳統優秀文化當中的中庸思想便是對人與自然關系的有效調節思想之一,同時也是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很重要思想體現。天人合一思想便是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的重要原則,是傳統文化當中最為重要的思想之一。當今中國始終倡導建設和諧社會,建設環保經濟,強調提高國民的環保意識。這些工作的開展都與國民的基本素質有著非常重要的關系。因此,必須要加強對于傳統優秀文化的弘揚以及發展,通過傳統優秀文化對人的思想的影響,讓人們更加重視和諧思想的應用。在國民思想當中形成正確的人與自然的關系,從而讓人們對于自然發展的重要性有更加深刻的認識。讓國民能夠在工作和生活當中正確認識人的行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這樣便能夠讓國民從思想上對自身行為進行影響,從而做出更加有利于自然發展的行為,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以思想約束行為才是最為有效的管理方式。只有國民思想得到了進步,才能從根本上提高人們的認識,讓人們對自然資源的浪費產生反感,讓人們對于環境的破壞進行制止,從而有效地到達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良好的社會發展狀態,為國家的長遠發展做出貢獻和保障,為子孫后代留下更多、更好的生活條件和生活空間。
四、 結束語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當中有非常多的思想值得生活在現代社會當中的人們進行深入挖掘。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能夠讓人們更加和諧地生活,讓人們對國家的發展以及社會的進步更加重視,讓人們能夠在行為上進行自我規范,從而更好地建設國家和社會。
參考文獻:
[1]鄭慶忠.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中學傳統文化教育現狀分析及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14(02):15-16.
[2]云南省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 劉婷.如何保護民族優秀傳統文化[J].中國文化報,2015(01):36-37.
作者簡介:
張冬梅,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