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麗娜
【摘 要】本文主要探討了小學教育階段,進行中華傳統文化教育時,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應該承擔的責任和義務,并對各教育主體的施教提出一定的策略,希望能夠為小學教育階段的傳統文化傳承提供一定的理論支持。
【關鍵詞】中華傳統文化;小學教育;滲透教育
眾所周知,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是整個東方文化的重要標志和世界歷史文化寶庫中的重要遺產,對人類社會的文明進步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2014年2月24日就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傳統美德進行第13次集體學習時所發表的重要講話,則就如何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中華傳統美德做出了戰略部署,并指出:“要切實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于社會生活方方面面。”“要從娃娃抓起、從學校抓起,做到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那么如何在小學教育中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呢?接下來結合本校談談幾點看法:
一、在德育課程中加強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文化精髓,蘊含著豐富的思想道德資源”。中華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須在道德建設上高舉獨特的人倫道德情懷。中小學教育必須結合具體的生活實踐,加強中華優秀傳統美德教育,從小為孩子們打下未來中國人的“道德標識”。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們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及其在長期革命斗爭與建設中形成的道德規范,也是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以德治國的重要內容。在學生中加強中華傳統美德教育,從教會學生做人起步,以行為規范養成教育為支點,以歷史上的優秀人物為榜樣,以課堂教學為載體,以教育活動為途徑,以學校、家庭、社區三位一體的教育網絡為保證,對增強學校教育實效,增強學生基本道德素質有著重要的意義。
我們看到在學生中諸如“孝敬父母、尊老愛幼、儉良謙讓、熱愛勞動”等意識十分淡薄,而且年級越高這種現象越突出,這是我們教育的缺陷。傳統美德教育的內容適合對小學生道德情感的培養,對人生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有深遠的意義。
二、少先隊活動中突出
弘揚中國傳統文化,離不開少先隊宣傳陣地。少先隊宣傳陣地有形式多、涉及廣、傳播快、效果好的優勢,在學校教育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激發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興趣,讓每一個孩子在誦讀經典中接受中華文化的熏陶,學會做人,學會處世,學會合作,已經成為每個學校都矚目的重要課題。作為一名德育工作者的我們應該承擔這份責任,因為我們是少年兒童最親密的朋友,是他們思想上的引導者、行為上的塑造者。我們有必要通過少先隊這一陣地,以多種形式讓中華傳統文化走入每一個孩子的心中。
在少先隊活動課程里學習中國傳統文化,不僅體現了新時代弘揚傳統文化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而且已經成為教育工作者培養少年兒童愛國主義精神的一種新載體、新風尚。“傳承經典”也已成為一種非常行之有效的重要載體。我校大隊部通過“我們的節日”、“做一個有道德的人”、“閩南童謠征集傳唱”、“經典誦讀”、“讀書大講壇”、“親子閱讀”、“我和永春白鶴拳”、“走近余光中”等活動,大力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三、校園文化營造氛圍
學校是育人的場所,讓學生溶入濃厚的傳統文化氛圍之中,耳濡目染,對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和氣質,有其重要的意義。我校專門成立有關小組,對傳統文化特別是當地的傳統文化資源進行認真研究、挖掘并系統整理,編寫教材與課外讀物,對學校、家庭、社區傳統文化教育進行宏觀指導、組織與管理,組織、指導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活動,組織傳統文化教育經驗交流;并讓相關部門配合不斷完善傳統文化保護的法律體系,切實做好有關法律條文的司法解釋,依法保護傳統文化;文化部門要認真實施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切實加強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作。
我校——永春縣桃城鎮中心小學是一所百年名校,是永春縣最重要的窗口學校之一,是市級文明禮儀特色校、市級家長學校示范校、省級書法進校園示范校。羽毛球、書法、永春白鶴拳、經典誦讀、笛子、少兒舞蹈等教育特色鮮明,加上本土有紙織畫、香文化和茶文化的特色項目,文化底蘊深厚。學校通過讀書活動掠影、藝術活動窗口、我們的小編輯等活動把永春當地的傳統文化融入天真活潑兒童文化之中,此處潤物細無聲,使整個校園具有濃濃的傳統文化氛圍。
四、教師應該以身作則
在小學教育階段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對于小學生來講,教師是他們生活中重要的“權威他人”,心理學研究顯示,小學階段的學生對教師的信任和尊重程度甚至超過父母,因此要使中國傳統文化在校園里盛行,則學校教育的主力——小學教師,其群體本身就應該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言人。因此,學校應加強教師的師德和師表管理,鼓勵教師以身作則,展示中國傳統文化。如,鼓勵教師進行中國傳統文化經典研讀,并組織教師學習和討論在教學中能夠用到的中國傳統文化典籍,并且研討應用方法;嚴格規定教師在校的行為舉止,務必使教師本身做到行為禮貌、舉止得體,禁止教師在校吸煙、飲酒,給學生作出品德修養榜樣;指導教師在與學生家長交流的過程中展示中國傳統文化,使傳統文化的弘揚從校園延伸到家庭中去。
總之,我國小學教育階段的中國傳統文化教育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就傳統文化對學生發展的重要意義以及傳統文化的實際表現形式來看,小學階段的傳統文化教育還應該進一步加強,強調教師以身作則是十分必要的,另外,學校還可以通過藝術教育、生活教育等方式去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促進學生發展,提高教學效率,并實現學校教育的社會職能。
【參考文獻】
[1]姚海蓉.試論如何在小學階段教育中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新課程(小學)》,2014年10期
[2]宋玉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五部曲”.《甘肅教育》,2015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