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何提高化學教學高效率、高質量?是廣大教師孜孜不倦的探索。作者在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探索出“明確目標,讀、講、練、評”練導式教學法,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關鍵詞:高中化學;教學;“練”“導”
未來的競爭是科技的競爭,人才的競爭,歸根到底是教育質量的競爭。隨著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化,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為了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全民素質,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提高教學質量,實現“低耗時,高效率,輕負擔,高質量”的教改要求,我在化學教學中探索“明確目標,讀、講、練、評”導式教學法,旨在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思維的敏捷性、流暢性和獨創性,在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和能力上收到了理想的效果。下面談談在課堂教學中練與導的關系及對學生能力的培養。
應試教育偏向灌輸,在課堂教學只注重教的過程,不重視學的過程。教師習慣于把書本上的內容滴水不漏地講給學生,學生被動地被灌輸。教師講得津津有味,學生也聽得明明白白,但課后學生對知識理解和應用出現脫節,抑制了學生能力的培養。現代教學觀點認為,學生在一定條件下完全可以獨立地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但要靠老師的指導和引導來完成。學生是教學過程的主體,學生的學習過程也應成為教學過程的重要環節。因此,在教學中創設良好的思維氛圍、探索有利于發展學生能力的教學方式,我們在教學中突出了練與導的結合,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線,培養能力為核心。根據教材和學生的實際,精心設計具有啟發性的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為學生提供動腦、動手、動口的機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能力,提高學生素質。
在課堂教學中貫穿以練為主線,練就是實踐,練習是學生對知識的鞏固和深化,對能力的形成和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通過練習可提高學生靈活應用知識的能力,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如高一化學《氣體摩爾體積》一節,針對學生對概念理解易出現的問題,我設置習題如下。
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①1molNO2的體積為22.4L。②0.5molSO2的氣體在通常狀態下體積為11.2L。③標況下,HCl氣體體積為22.4L。④標況下,1molCCl4的體積為22.4L。⑤標況下,CO2的氣體摩爾體積為22.4L。通過五個小問題,使學生理解在使用該概念時,首先要注意其使用條件,即在標況為0℃,1.01×105Pa而不是通常狀況。第二要注意其適用范圍為氣體。第三要注意“量”和單位。通過練習可使學生對氣體體積這一概念的內涵和外延有了更深一步的以識。
通過練習來培養學生的能力,要求教師能挖掘教材的深度、廣度,把握教材的重點和難點及知識的內在聯系。備課時要立足于學生的思維,仔細揣摩學生的心理,根據教材和學生的實際,從大量習題中篩選、精編習題,使習題具有針對性。對于難理解、易混的內容則要多角度、多層次設題,這樣,學生才能跳出題海,在練的過程中找到不足,提高能力。
在教學中還要通過“導”來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正確把握練和導的關系,可以充分提高課堂效率。
教師在引導中通過對所設典型習題的剖析,引導學生積極思維,注重知識遷移和滲透,注重知識的歸納、總結引申。通過引導學生思考、聯想,培養學生多角度考慮問題的能力。通過一題多解、巧解、變換,注意知識層次和能力層次的有機結合,通過挖掘習題深廣度,培養學生思維敏捷性。如在高二化學《鐵》一節復習課中,我設置若干習題,通過不同習題使學坐掌握Fe、Fe2+、Fe3+的轉化關系,在學習練習過程中加強引導。培養學生能力。例如已知3Br2+6FeCl24FeCl3+2FeBr3,則112mLCl2(標況)通入10mL1molFeBr2,溶液中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A. Cl2+2Br-2Cl-+Br2
B. Cl2+2Fe2+2Cl-+2Fe3+
C. 2Fe2++2Br-+2Cl22Fe3++Br2+4Cl-
D. 2Fe2++4Br-+3Cl22Fe3++2Br2+6Cl-
在引導學生分析中注意到①Cl2能否氧化Fe2+,能否氧化Br-?②Fe2+和Br的還原性哪個強?③該題選哪個選項,為什么?在引導學生回答基礎上再變換題目中條件。若通入Cl2為足量。如何考慮?通過老師引導使學生認識到在化學反應中“量”的重要性,由量變引起質變,對學生滲透辯證唯物主義思想教育。對于某些問題,由于學生認識上的偏差,可能存在爭議,教師在引導中不要急于給出答案,可引導學生爭論,在教師引導下,由學生導出正確結果,發現錯誤癥結所在,這樣通過學生活動,使學生對知識記憶更深刻,理解更透徹。
在教學中要正確處理講—練—導的關系,使學生跳出題海,提高能力,就要求在課堂教學中增大課堂容量,提高課堂效率。在教學中可通過多種媒體的使用,從不同角度對學生進行刺激,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并通過學生活動提高能力。在教學中要把握知識層次和能力層次,前者是學科知識量的積累,后者是學生的思維品質的飛躍。在教學中針對學生特點,通過練來提高學生能力,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導來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通過練與導的結合,提高教學效果,提高學生能力,是符合教學原則和教學規律的。
總之,要提高化學課堂效率,必須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讓學生主動、有效地參與到課堂中來,才能事半功倍。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練與導的結合是一個統一的和諧的互為促進的過程。“導”是為了學生更好地“練”。因此,導必須首先要熱情、負責,教人不倦,曉之以理,循循善誘。導一定要講究科學的方法,走出應試教育的陰影,把科學的學習方法教給學生,培養好學生的自學能力。作為練,要扎實、具體。學生練的過程就是一個學生實踐—接受知識的過程。所以說,高中化學課的練與導的結合過程之中,作為化學教師首先要有科學辯證的思考,科學的安排,運用科學發展觀思想指導好練與導結合,從而促進高中化學課教學質量的提高。
作者簡介:
廖云輝,四川省遂寧市,四川省遂寧市第七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