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熱愛學生是師德教育的核心。教師的職業道德品質是否高尚,主要看他是否熱愛學生,能不能做到既教書又育人。如果生活使你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就應該想到:教師是一個充滿自我犧牲的職業,在這一職業中,不是要成就自己的什么業績,而是成就學生們的業績,使他們成長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只有學生實現了其人生價值,當教師的才能夠體會到自己的成功,才體會到教師職業給予的慰藉。然而教學生活并不是一帆風順的,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怎樣才能在默默無聞的崗位上擁有積極向上的熱情呢?
關鍵詞:師生;愛心;橋梁
一、 愛崗敬業,以飽滿的熱情上好每一堂課
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認為:“成功的教學依賴于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于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氣氛。”任何教育的結果,都是伴隨著一定的師生關系產生的,其結果的好壞受師生關系好壞的影響,不同的師生關系往往導致不同的教育結果。一個教師書教得好,學問做得好,自然具有人格的魅力,自然受到學生的愛戴和尊敬。教師在人格上贏得學生的心,學生便會產生仰慕之情并心悅誠服、心甘情愿地接受老師的教育。
記得剛走上工作崗位時,我擔任小學一年級的班主任。當時班上有一位叫蔡小寧的學生。他的爸爸在他三歲時離開他們母子外出打工至今沒有消息。由于缺乏正常的家庭教育,他特別調皮,經常拿一根棍子去打同學們,每天多次聽到學生反映他的“種種劣跡”。而且,被打的人多了,同學們都不愿和他玩。對這樣一個“搗蛋鬼”,我沒有簡單粗暴地批評他,更沒有放棄他。因為我覺得每一個孩子身上都有閃光點,作為教師就應做一個發現者。我細心觀察,發現他上課回答問題很積極。于是,每一節課上,只要他的小手一舉起來,我馬上面帶微笑地請他回答。答對了,我立刻說:“嗬!你真聰明!”而答錯了時,我則鼓勵他:“雖然錯了,但你動腦筋了,說明你上課在認真聽講,積極發言,很好!坐下來再想一下剛才的問題,好嗎?”當他控制不住自己又一次打了同學后,看到他那因犯錯誤而低下的頭,我盡量用親切的口吻對他說:“蔡小寧,你不是故意的,對不對?老師相信你會改的,讓我來幫助你,我們一起改,好不好?”聽了老師的話,他慢慢抬起頭,含淚的大眼睛望著我,用力地點了一下。并在我的鼓勵下,去向被打的同學賠禮道歉。在他偶爾拿起棍子但沒打人時,我都會在班上“小題大做”:“同學們,今天蔡小寧表現得真棒,我們向他學習!”孩子們馬上伸出大拇指,一齊對著他說:“嘿!嘿!你真棒!”漸漸地,我發現他不僅改掉了這個壞習慣,甚至有一次我因感冒嗓子疼仍在上課,他發現別人說話時,竟大聲地“批評”同學們:“老師辛辛苦苦地教我們,病了還在給我們上課,你還不好好地學!”充滿怨氣的童音,讓我好欣慰、好高興。付出終于有了回報,作為教師還有什么理由不克服自身的困難,以飽滿的工作熱情認真地上好每一節課呢?
二、 愛生如子,以真誠的態度對待每一個學生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既然做“父親”,就要關心愛護學生,對學生負責。林崇德教授認為:“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圣!”因為教師對學生的愛是一種只講付出不計回報的、無私廣泛且沒有血緣關系的愛,在原則上是一種嚴慈相濟的愛。這種愛是神圣的。這種愛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師愛就是師魂,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
但要讓學生體會到老師對他們的愛并非易事。有人在調查中隨機抽取120名教師,問:“您熱愛學生嗎?”90%以上的被試者回答“是”。然后向這120名教師所教的學生進行調查:“你體會到老師對你的愛嗎?”回答“體會到”的僅占10%。所以教師對學生的愛要正確表達。在學生有了進步,既要表揚更要引導其走入更廣闊的天地;學生有了過失,要誘導他們認識、改正錯誤,不能挖苦諷刺,導致學生心理上的障礙。
記得一次家訪中,一個學生的媽媽向我反映:“這孩子沒有愛心。在公共汽車上,讓他給老人讓座,他卻說‘為什么給他讓座?我也買票了!你說這么小就這種思想,長大后怎么行啊!”言語中流露出她對這一代獨生子女的擔心。后來,我利用班會給學生講了《一個蘋果》和《雷鋒叔叔的故事》,并開展多項活動,使他們真正懂得了助人為樂、心中有他人的含義。從那以后,班上產生了許多動人的情景:你沒有小刀,我馬上借給你;我沒有本子,他馬上借給我;有人生病了,同學們紛紛給他補課;有人犯錯誤了,馬上有人給他指出,并幫助其改正。尤其是當聽說我區另一所學校的初三學生因患白血病無錢治療時,學生們紛紛捐款捐物獻愛心。看著孩子們一點一滴的進步,我心里有說不出的激動和自豪。
三、 耐心細致,以暖暖的愛心感化每一個后進心
聰明的孩子,每個老師都喜歡,然而愛后進生,卻不是每個老師都能做到的。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教學中不能只注意尖子生,而忽視大多數學生尤其是后進生。教師是愛的使者,是公平公正的使者,愛護學生,公平地對待每一個學生是教師的天職。好的教師總是能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真誠地賞識他們。
記得有一次下課了,我正準備離開教室,發現劉寶寶正盯著我,好像有什么話想對我說。于是,我走近他親切地問:“劉寶寶,你有什么話想對老師說嗎?”只見他鼓了半天勇氣才說出了幾個字:“老師,我會背了……”這時,我才完全明白過來:他把課文背出來了。我拍拍他的頭說:“很好!老師為你的進步高興,明天我讓你在班上背課文,希望你準備好。”第二天,劉寶寶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背完了課文。我和同學們一起為經常背不下來課文的他鼓掌祝賀。如今,他已對學習產生了較濃厚的興趣。
師德不是一個抽象的政治說教,而是具有深刻的知識內涵和文化品格的。一個有廣博知識、有愛心的教師才會有道德感召力。教師應以許許多多關心和愛護學生的行為舉止,去叩響學生心靈深處的琴弦,引起學生感情的共鳴。唯有如此,教師才能完成其教書育人的神圣使命。
參考文獻:
[1]謝彩云.用愛心架起師生溝通的橋梁[J].成才之路,2011(4):80.
作者簡介:
劉長偉,湖北省襄陽市,湖北省襄陽市長虹北路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