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的教學環境下,任務型教學法的應用能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發展。本文以初中語文教學為例,主要從鍛煉學生語文思維能力、擴大語文閱讀量和提高語文寫作能力三個方面闡述了任務型教學法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關鍵詞:任務型教學;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探究
任務型教學法,要求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以引導學生完成教師設置的“任務”來實現教學目標的完成。初中語文中,蘊含著非常豐富的語文知識和人文精神,需要學生不斷地進行深層次的學習、探究。任務型教學法的有效運用,為引導學生獨自探究語文知識提供了有效的教學思路和方法。本文以語文版新版初中語文為例,闡述任務型教學法在語文教學中運用的意義。
一、 以“任務”激活思維,鍛煉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借助“任務”的設置,引導學生經過自己的努力,不斷探索、找到完成“任務”的辦法,有助于鍛煉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
以《傷仲永》教學為例。王安石的這篇古文借助“仲永”的成長古詩,告訴后人后天教育對人成才的重要性,對于初中生具有很大的啟發和教育意義。在這篇文章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借助任務型教學法,通過層層的設置“任務”,引導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由易到難、由淺入深,鍛煉他們的語文思維能力,進而在深入體會文章的內在情感的同時,實現教學目標的高質量完成。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對全文有一個簡單的認識,設置比較概括性的“任務”,“本文以仲永的生平為例,你能用自己的語言大致敘述一下這個故事嗎?”在同學掌握大致文章意思的基礎上,設計較為具體的“任務”,“這篇文章共分為幾大部分?每一部分里面,仲永有什么樣的特點,你能用文章的語言表達出來嗎?”通過這樣較為具體的“任務”的設計,促進學生對文章的精讀,有利于加深學生對文章具體詞匯、語句的了解。同時,學生在探索中發現“仲永”三個階段有不同的表現后,自然會深究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在鍛煉學生深入思考的思維能力的同時,對學生也有一定的教育意義;最后,借助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教師可以布置較為深奧的“任務”,促進學生情感的升華。例如,作者為什么感慨“傷”仲永?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哪些?對于今天的我們有什么啟示?等等。
在這樣的教學設計中,教師步步引導,學生不斷深入思考,極大地鍛煉了學生的深入思考能力,提高了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為以后的學習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 以“任務”拓展閱讀,擴大學生的閱讀量
語文綜合能力的提升,僅靠語文書中的知識還不夠。教師應該以語文教材為基礎,引導學生進行閱讀,擴大學生的閱讀量,從而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提高。
以《石縫間的生命》教學為例。這一單元所有的文章都是圍繞“自然的力量”展開的。《石縫間的生命》這篇文章借助對野草、蒲公英、松柏生長環境的描寫,體現它們頑強拼搏的生命力,不僅可以引起學生對自然頑強生命力的贊嘆,還能夠激發他們戰勝生活困難、學習困難的勇氣。借助教學的這一影響,教師可以適時的設計學習“任務”,引導學生搜集與“自然力量”類似的文章,并推薦給同學,要求寫推薦語。面對這樣開放性的學習“任務”,學生很樂于接受。同時在搜索資料時,學生需要進行大量的相關閱讀,能夠打開學生的多方面思維方式,有效地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有利于幫助學生在面對開放式思考題時,多方面、多角度地進行思考、回答。此外,借助“推薦語”的表達,學生需要對所看到的信息進行歸納、總結,也有利于鍛煉學生提煉信息、整理信息的語文能力。
閱讀一直都是學生學習的重中之重,通過這種教學方式的引導,能夠幫助學生有針對性、有思想地進行課外閱讀,對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知識面、鍛煉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具有很大的幫助。
三、 以“任務”釋放思路,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無從下筆”是很多學生的寫作現狀,作文練習更是一件令他們頭疼的事情。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任務型教學法,引導學生通過完成“任務”,打開自己的思路,促進自己的語文寫作能力的提高。
例如,還以《石縫間的生命》這篇文章教學為例。借助學生在文章學完后的情感感悟,教師可以以“頑強的自然力量”為話題進行作文訓練。在寫作前,教師可以設置“任務”,小組自由討論,討論自己看過的或者聽過的有關自然生命力量的文章。在討論的過程中,學生的寫作材料、下筆思路得到了極大的豐富,為寫作訓練的順利開展打下基礎。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更深層次的設置“任務”,引導學生思考在自身的生活中,如果遇到困難應該怎么辦?在進一步的思考、討論中,拓展學生寫作的角度,拓展學生思考問題的思考面。最后引導學生順利寫出自己的作文。
總之,任務型教學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為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提高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和推動力。在教學中,我們教師要善于將任務型教學法應用到實際教學活動中,充分發揮任務型教學法的教學優勢。
參考文獻:
[1]周幸宇.初中任務型語文教學研究[D].廣州大學,2016.
[2]袁卉.任務型教學法在初中語文口語交際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4.
作者簡介:
倪曉梅,四川省資陽市,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合義鄉九年義務教育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