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跳繩,作為一種普通而又經濟的體育器材,是一種非常方便、實效的運動健身器材,在許多中小學校的器材室內都能看到,它為廣大農村、城市學校對保證學生每天運動一小時帶來了方便,也是最佳的易攜帶的簡單器材,但利用率卻不高。而我在教學中嘗試了一些跳繩的練習方法以及拓展游戲,取得了比較好的教學效果。下面結合“跳繩”這一簡單器材,介紹幾例運用跳繩的方法,僅供同行們參考。
關鍵詞:體育器材;體育課;跳繩方法
農八師石河子市“陽光體育”小學生“三跳、折返跑”比賽迄今已舉辦了二十三屆,小學生的雙搖水平已經達到了一個很高水準,雙搖跳繩的后備人才層出不窮,培養興趣和發現人才必須從小開始,特別是三、四年級的小學生最好,初學者在練習時要求兩臂自然下垂至體側,大臂貼體,手腕帶動小臂外旋,虎口向外微挑起。跳繩時,大臂帶動小臂,小臂帶動手腕轉動搖繩。這種方法兩手處于身高的中心點偏下,能將繩縮至最短,這樣也就縮小了轉動半徑,而且手腕動作幅度小,這樣不僅省力,還加快了跳繩速度,提高了穩定性,總之,能否掌握好“雙搖”的動作要領是減少錯誤動作、提高跳繩成績的關鍵。“雙搖”跳易犯錯誤主要有四個,一是跳繩過長;二是兩臂外張;三是雙腳跳起后收小腿,四是起跳太高,兩手搖轉速度慢,導致兩腿前伸,上體前傾。
一、 “以繩練跳”
跳繩是輕器械體操的內容之一,也是中小學生十分喜歡并易于開展的一種體育活動,跳繩練習是通過各種握繩方法,變化各種跳繩的動作,使學生掌握多樣式的跳繩方法。
1. 跳短繩
跳短繩有單雙人跳,單人跳繩長1.5~2米,雙人跳繩長2.5~3米。還可根據各自身高調節握繩位置。繩的基本跳法有:墊跳、連跳、雙腳跳、單腳跳、交換腳跳、跨跳。還可以轉體跳、跑動跳、兩搖跳、多搖跳等。
2. 跳長繩
繩長約5~7米,一般為兩人面對,相距約3~4米同向搖動,搖繩要掌握好上下起伏的節奏及高度、快慢。搖繩的方向有“正搖”和“反搖”。其基本跳法有跑過、跳過、單人跳、雙人跳、多人跳等。在跳的過程中,還可以變化不同的方向等。此外還可以兩個人搖兩根繩跳等。
同時,為了活躍課堂的教學氣氛,教師可讓學生自由選擇,盡情發揮,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使學生達到“練跳”的目的。經常練習跳繩,既可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又可促進學生身心的發展,增進心肺功能,增強腿部力量,發展彈跳力,提高靈活性、協調性及耐力,對全面活動身體、提高身體素質,均有明顯效果。
二、 “以繩代桿”
跳繩不單是用于跳,教師應注重創新,發揮跳繩的其他作用,如:“以繩代桿”。如在跳高教學過程中,可輪流安排兩名學生分別持長繩兩端站在跳高墊前,將長繩拉直,這樣“繩桿”既直又安全,又可根據練習者的要求隨時調節高度。更主要的是可以減輕初學者在練習跳高過桿時,因害怕“橫桿”而引起的心理恐懼。
三、 “以繩做操”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可在徒手操的基礎上,根據繩子的特點編排繩操,繩操可作為準備活動的內容。繩操是把跳繩折成對折,兩手握繩兩端或同肩寬,將繩繃直做上肢的舉、屈、伸、振、繞環、轉肩動作;軀干的屈、轉、振、繞環動作;下肢的踢、屈、伸、跳越繩、跳躍動作以及全身動作、平衡動作等。繩操不僅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練習準備活動的興趣,而且對矯正身體姿勢有較好的幫助,在培養靈敏度、準確性和平衡能力方面也起著重要的作用。
四、 “以繩開展游戲”
采用跳繩進行游戲,又可使學生產生興趣,這在農村小學的體育教學中是切實可行的。教師可以根據學校的情況以及活動場所的特征,安排相應的游戲方法。如:“跳繩接力”“攻關”“快快跳起來”等教材,還可以自編一些健康有益的游戲。如:“捆綁進行游戲”“斗智拉繩”等多樣的游戲教學。
五、 “以繩代線”
體育課的教學經常需要畫線,有時可以變“以繩代線”。因為繩子即可拉直,又可彎曲易于調整,即方便省時,又不至于場地上到處都畫滿線,影響視覺。
1. 在教學中,安置在地上的直繩可作為簡易的起跑線、起跳線、終點線。
2. 在田徑教學的輔助教學中,可以將跳繩拉直按一定的間隔擺放,間隔一定要小于跑進時的步長。利用快速行進當中的快節奏跑來練習短跑的頻率。
3. 另外,教師還根據學生課堂練習和游戲的需要,將短繩在地上擺成或大或小的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等多種幾何圖形。
實踐證明,教學時,適當采用“以繩代線”的方法,有時能更加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六、 “以繩代棒”
在田徑接力跑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跳繩制成簡易“接力棒”,這樣還能解決在接力跑教學中,器材不足的問題。
七、 “以跳繩為主線,完成繩課教學”
所謂“以跳繩為主線,完成繩課教學”,是指在圍繞跳繩主教材的前提下,把跳繩的使用貫穿到課的始終,充分發揮“一繩多用”的功能,也稱之為“繩課”。繩課的基本部分除了安排教學計劃中所定的跳繩內容外,還可以適當增加如“繩投擲”“繩游戲”等內容,以利用進一步協調上、下肢的活動。在“繩課”的開始準備部分,可以安排與繩子有關的律動和繩操,在課的結束部分還可以安排繩子有關的音樂舞蹈進行放松。實踐證明:學生在“繩課”中不必變換多種器材,只需使用手中的跳繩就可以進行各種各樣的練習。
總之,作為教師我們應在教學實施的過程中,著眼學生,抓住教學的契機,以啟智激勵學生主動思維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興趣的基礎上主動去尋覓、求索。最重要的是學生把在課堂中學到的方法和技能帶出課堂,延伸到課堂之外,帶給家人、朋友更好更方便的終身健身方法,這是體育教學所要達到的終極目標。故提倡更多地利用跳繩,小小跳繩的妙用無窮,帶給我們無盡的身心健康。
參考文獻:
[1]劉冬奧.花樣跳繩在小學體育課的應用效果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7.
[2]陳錠華.體育教學游戲化對四年級兒童健康體適能及自我意識的影響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7.
作者簡介:
鄭賢君,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石河子市,新疆石河子143團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