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靜 徐海清 李思瑾
【摘要】多專業仿真實訓課程是經管類專業實訓的有機組成部分,本文基于云南大學滇池學院仿真實訓的教學實際,探討目前實訓軟件存在的問題,結合實際提出優化措施。
【關鍵詞】仿真實訓 經管類 軟件
【中圖分類號】G6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5-0155-02
一、多專業仿真實訓教學開展的基本情況
1.多專業仿真實訓課程介紹
多專業仿真實訓以汽車制造企業為核心,與供應商、物流商、經銷商形成完整產業鏈,并與管委會(政府機構、中介服務業、金融業)相互關聯,構建虛擬商業運營環境,模擬該產業鏈中各類組織的業務運作。課程目的在于讓學生在仿真環境中運用所學專業知識,借助軟件支撐,模擬真實企業的生產運作和經營管理活動。
2.多專業仿真實訓課程的建設
云南大學滇池學院自2014年秋季開始開設多專業仿真實訓課程,課程面向對象為經濟學院、管理學院、會計學院3個學院四年級學生,共涉及8個專業:經濟學、金融學、工商管理、行政管理、公共事業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會計學。每期實訓課程時間為十天,每期配4名教師,每期實訓人員200人左右。根據學校的具體情況,實訓中參數設置如表1。
3.實驗平臺的運行方式
云南大學滇池學院多專業綜合仿真實習平臺依托兩個軟件,分別是綜合實訓仿真教學軟件、ERP系統(金蝶K3 wise)。其中,綜合實訓仿真系統主要實現對教學過程的組織、監控,ERP系統則是實訓中各企業最重要的管理信息系統。兩個系統相輔相成,實現數據和功能的集成。
二、實訓教學中軟件存在的問題
1.金蝶K3與綜合實訓仿真系統軟件協同問題
(1)初始數據不匹配
伴隨著三年的教學實踐,學校結合自身實際向軟件提供商提出過一些反饋意見,軟件提供商根據這些反饋意見對綜合實訓仿真系統軟件進行過升級,優化了操作流程和界面,并更新了系統數據。但綜合實訓仿真系統軟件進行升級優化的同時,K3軟件并未進行同步的數據修改,導致兩個系統的初始數據存在差異。如K3賬套初始化時設置的時間為2006年,這與實際業務發生時間不符,導致記賬憑證時間和原始憑證時間不符。除以之外,兩個系統在銀行存款、長期借款、短期借款初始數據均存在差異。以制造商為例,制造商在教學軟件平臺的初始長期借款、短期貸款和銀行存款分別為 25,000,000.00元,25,000,000.00元,10,320,000.00元,而在K3平臺這三個項目的金額則分別為為 14,200,000.00 元, 3,500,000.00元,10,310,000.00元。兩個軟件在固定資產信息方面也存在不一致的情況,以經銷商為例,與教學平臺相比,K3系統缺少一張行政大樓固定資產卡片,K3系統批發展場固定資產卡片“預計使用期間數”錄入信息錯誤,應為120,實為480。物流商的差異則更大,與教學平臺相比,K3系統缺少兩輛雙橋車固定資產卡片、缺少一個大型停車場卡片。K3系統批發展場固定資產卡片“預計使用期間數”錄入信息錯誤,應為120,實為480;兩輛輕卡“預計使用期間數”錄入信息錯誤,應為60,實為36。K3系統車輛、倉庫“折舊費用項目”科目有誤,應為主營業務成本,實為銷售費用。
兩個軟件原始信息不匹配直接導致如下結果:其一,最終K3數據與系統財務數據不一致;其二,做賬過程中供應商、制造商因為歸還短期借款導致K3系統出現“貨幣資金”為負數的情況;其三,固定資產模塊計提折舊生成的憑證科目有誤、金額有誤。信息不匹配不進行更正會導致最終賬務處理與實際業務不符,并增加輔導教師檢查賬務的工作量。
2.最終財務數據不一致
當前,金蝶K3與綜合實訓仿真系統軟件是兩個相對獨立的系統,在課程進行過程中,主要由各企業財務人員操作K3系統,其他人根據工作職責分別操作綜合實訓仿真系統軟件對應的模塊。
實訓結束金蝶K3能得出各企業的所有者權益,綜合實訓仿真系統軟件也會自動計算各企業所有者權益。但是在實踐中,兩個系統生成的數據往往存在差異,這也給教師對各企業的最終業績評價造成了困擾。
三、實訓教學軟件優化措施探討
要解決金蝶K3與綜合實訓仿真系統軟件協同問題應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
1.解決初始數據不匹配問題
在教學過程中,由于兩個系統初始數據不匹配,為了盡量減少差異教師只能通過在K3總賬模塊中錄入憑證、在固定資產模塊中增加、修改卡片的方式對各類型企業的原始數據進行調整。但這種調整方式一方面需要花費較長的時間從而影響實訓進度,另一方面該方式并不能對數據進行完全調整。因此,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只能請軟件供應商根據學校實際,以學校現行實訓版本數據對K3進行反初始化,修改數據。
2.將金蝶K3嵌入到綜合實訓仿真系統中
實訓中財務部門對企業的經濟業務進行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為企業的決策提供會計信息。會計既能反映現實也能監督控制,是企業內部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實訓中K3與綜合實訓仿真系統軟件相對獨立,兩個系統初始數據的不匹配,綜合實訓仿真系統軟件的會計處理方式與實際工作中的處理方式不完全一致,最終導致兩個系統最終的財務結果不一致,影響了最終對企業經營績效的評判。
根據現實中企業的經營管理模式,建議學校與軟件提供商進行溝通,從技術層面將金蝶K3嵌入到綜合實訓仿真系統中,使之成為綜合實訓仿真系統中真正意義的“財務模塊”。
參考文獻:
[1]吳玉寧.多專業綜合仿真實驗平臺在經管類專業實踐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4,(11):36-37.
[2]歐麗萍,歐陽騫.對多專業綜合仿真實訓課程的思考與淺析——以云南大學滇池學院為例[J].高教學刊.2016(9):115-116.
[3]徐志培,何凡.高仿真綜合實驗平臺在經管類專業實踐教學中的應用[J].企業技術開發.2012,(1):163-165.
作者簡介:曹靜(1982-),女,漢族,副教授,研究生,云南大學滇池學院會計學院,研究方向:經管類實踐教學理論與實踐;徐海清(1977-),女,漢族,副教授,研究生,云南大學滇池學院會計學院,研究方向:經管類實踐教學理論與實踐;李思瑾(1982-),女,漢族,講師,研究生,云南大學滇池學院會計學院,研究方向: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