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寫作教學是語文教學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是寫作教學卻一直是中學語文教學中的“老大難”問題,寫作教學的效果一直堪憂。而科學的寫作評價量表能夠促進學生的作文能力的提升,我國目前以量表為基礎評價作文的研究甚少,因此本文意在通過科學的寫作評價量表的開發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中學 寫作評價 量表
【中圖分類號】G65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5-0181-02
作文評價是語文教師對學生作文中的各種要素做出的價值判斷,多以作文的等級、分數或評語的形式表現出來。由于作文評價是一個價值判斷的過程,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主觀性,那么選擇被學界認可的寫作評價量表作為參考是保證作文評價盡可能避免主觀化的重要手段。因此,通過分析謝錫金先生和岑紹基先生研制的診斷量表的機制原理,對研制符合大陸學情的中學寫作評價工具具有重要意義。
一、寫作評價量表解析
謝錫金先生是寫作教學的專家,在寫作教學領域建樹頗豐;岑紹基先生多年來致力于寫作實驗的研究,不斷進行寫作量表批改的研究,發表了很多具有啟發意義的論文。這兩位學者共同設計出的“量表診斷寫作教學法”是經過十多年的試用與修訂的才最終完成的,對大陸記敘文寫作評價理論與實踐都具有代表性與借鑒意義。下面我選取了與敘文寫作評價相關的量表進行解析(見表)。
段落上述表格共分為23項指標,每個指標后面又設計了5個對應的分數,5分代,表同意,1分代表不同意,學生作文的該項指標得分越低,說明學生該項寫作能力達成度越低。評分項后面連續三個評分段指的是三個人分別評價這篇文章。在這個診斷量表中,所涉及的要素主要是文中記敘人稱的一致性、內容的真實性、選材的切題性、選材的詳略性、段落之間的過渡性、場面描寫的生動性、文章字詞使用的正確性、事件的起因發展與結果是否交代清楚、文章的敘述是否簡明、首尾是否照應、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否明確集中、文中內容是否切合主旨、事件的敘述是否吸引人、文章是否能感染人心。總體而言,包括文章記敘人稱、文章的選材、文章內容、文章的結構、文章語言運用、文章的情感抒發這幾方面。
這份診斷量表的特點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將記敘文寫作能力進行細化,由可判斷的點進行打分;二是重視記敘文是否能夠吸引讀者的目光,有一定的讀者意識;而這份評價量表的最大特點是評價主體的多元性,即學生的習作不僅僅由教師來評定,還由學生自己、同伴進行評價,這樣得出的分數更具有說服力。
二、初中記敘文寫作評價量表設計的啟示
1.初中記敘文寫作評價呼喚分層級的評價體系
“評價標準是寫作測試與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決定著測試工具是否能夠科學全面地呈現被試的語言表達能力”[1]實質上,寫作評價標準是寫作教學目標和內容的外在表現形式,正如學者葉黎明所說,當前我國的記敘文寫作的教學內容和記敘文寫作評價一直以“記敘文寫作實施的混亂與貧乏” 這樣籠統的形象出現,那么不妨嘗試以寫作評價標準的實施來倒逼記敘文寫作教學內容的清晰化。
然而目前我國的寫作評價還停留在教師粗略看完全作文,根據印象打分、寫整體評語,但評語的內容大多類似“審題不清”、“立意不深”這樣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正確評語”,缺乏對學生作文的科學認知與有針對性地修改意見,無益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
但是通過對謝錫金先生和曾紹基先生研制的寫作評價標準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一種值得借鑒的評價理念:制定科學的評價維度、細化每個維度中的評價要素,并設計出序列性的評價等級指標,減少教師主觀化的評分,力求寫作評價走上明確、科學之路,確保寫作評價的實施具有可操作性。
2.初中記敘文寫作評價主體的多元化
“應注意將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及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相結合”[2]新課程提倡學習評價主體的多元性,而岑紹基先生和謝錫金先生的作文診斷量表將打分目錄分為三部分,由三個人對同一篇文章根據量表進行打分,正符合新課程的倡導。
根據美國學者愛德加·戴爾提出的學習金字塔理論,學生在“做中學”以及實際演練中,學習效果能夠達到75%;學生如果在學習某種知識以后,能夠立即使用或者馬上教別人,學習效果能夠達到90%。因此,在初中記敘文寫作評價中,應當將評分的主體由本班教師擴展到多個班級的任課教師和學生,這樣能夠學生能夠在評價他人的作文的同時學到更多的記敘文寫作教學知識、學生可以借此培養對文章的批判能力。
弗蘭西斯認為:“在各級教育中,都是教師按照標準作出判斷。一般都是教師各自出題、打分或進行其他形式的學業評定。學生往往無權參與,也不進行自我評定。然而,學生若能參與評定,那將促成其發展。”[3]學生在作文互評的過程中能夠獲得即時的回報,改變以教師為寫作對象的呆板模式,同時這種學生參與平高的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評改作文的人力資源。
三、結語
科學的中學寫作評價工具的開發,需要借鑒國內外先進的寫作評價研究成果,同時需要考慮到當前初中記敘文寫作評價的現狀與需求、初中生的學情。因此本土化的寫作評價工具既要科學,又必須適合當地學生真實的寫作能力培養的需要。在本文中,我們重點分析了香港先進的寫作評價量表及其對設計中學寫作評價工具的啟示,希望對本土化的中學寫作評價量表的開發起到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吳欣歆.初中習作教學實踐指要[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6:170.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27.
[3]科林·馬什.理解課程的關鍵概念(第3 版)[M].徐佳,吳剛平(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9:63.
基金項目:江蘇省研究生科研與創新項目《中學語文寫作評價測試系統的開發與應用研究》;項目編號:SJCX17_0545。
作者簡介:劉悅(1994-),女,漢族,江蘇淮安市人,學生,教育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