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偉迪
摘要:閱讀作為英語教學目標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英語閱讀是以文章作為語言的傳輸載體,對書面信息的構建做出言語的過程。為了加強對學生的閱讀能力的提高與技能的培養,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成為一項重要的教學目標。側重培養閱讀能力,為進一步學習與運用英語打好堅實的基礎。但是閱讀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受到不同因素的制約與影響,所以本文主要針對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做出積極的應對措施。
關鍵詞:英語閱讀;影響;對策
前言:
閱讀是一個積極主動思考,理解,和接受信息的認知過程,也是一種復雜的思考活動。從形式上看,閱讀看似是一種言語的交流過程,但實際上也是老師與學生雙方參與,彼此之間交流促進的過程。英語的基礎是聽、說、讀、寫,這基礎打好之后,作為最難的閱讀能力成為老師培養學生的重點與難點。英語閱讀的理解能力對于考察學生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對于學生如何進行閱讀技能、技巧的培養,讓學生不斷提高實際運用英語的閱讀能力。
影響因素:
一、語言限制
一般而言,語言知識的形成與發展離不開語言能力作為基礎。從某種程度說,學識的高低影響著閱讀的水平,好的閱讀質量對于整個人的認知起到很好的帶頭作用。對于我們學生來說,剛接觸時的陌生感,以及初識的了解,基礎的差異性,知識的貧乏性,從而讓我們知道了,知識和能力是相互統一的整體,這很大程度上阻礙英語閱讀能力的形成與發展。所以,語言的認知發揮重要的作用。
二、閱讀方式的錯誤
不良的閱讀習慣的養成,往往在于老師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單一的只對單詞進行閱讀,沒有進入大腦深入思考,過目就忘的行為習慣深入學生們內心。這樣使得他們只會把注意力集中于單詞方面,往往忽略了英語學習的重點,在于對一篇英文閱讀的整體內容。在閱讀中,學生們往往只注重對一篇文章進行逐字的翻譯,頻繁的對字典的依賴行為,翻譯得到的漢語,使得一整篇文章讀起來支離破碎,喪失了對一篇文章的思想感情,本來充滿詩情畫意的文章內容的理解,最終完全沒有讀出其中的韻味,這樣的閱讀方式真正的影響了閱讀的整體效果。
有些學生在閱讀英文文章時,總是缺乏讀下去的耐心,尤其是對于那種又長生詞率又高的文章,學生閱讀時的心情煩躁,急于求成的想讀完整篇文章,這幾種不健康的閱讀心理給學生自身帶來一種壓力,限制了學生閱讀能力的發展,所以我們在讀書的過程中,要注意調節好自己的心態,主動的進行溝通了解,理解文章的整體內容,從而獲得良好的閱讀能力。
三、缺乏對英語的了解
語言作為一種文化載體,它是一種情感的表現形式。文化背景的了解是對一門語言的深厚理解,了解了文化背景才能夠深入滲透到這門語言之中去。學習一門外語的過程,也是對一個國家文化背景知識的掌握與了解,能夠熟悉一些英語國家的生活習慣,文化背景,風土人情及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如果不了解一個國家的文化修養,往往會出現一些不知的錯誤;不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就不能真正的讀懂這門英語課程;不認識某一個單詞或語句,仍然會造成誤解的現象與笑話。
四、基礎知識落后
英語閱讀過程中,最重要的是一個人閱讀詞匯量的積累多少,豐富的詞匯量是提高英文閱讀的前提條件。對于我們中國學生而言,英語詞匯量的掌握是有限度,但是大多數學生不注重詞匯量的積累,就算認識一些單詞,往往是通過死記硬背下的習慣,導致最后前學后忘,形近單詞的混肴,還有很多學生不注重閱讀中運用這些單詞,從而導致詞匯量影響閱讀能力的提高。
語法的因素也是一門英語學習的制約因素。通過一個單詞的多種釋義,再運用到一句話中,失去了本質。語法是讀懂一篇文章的重難點,它是最不好學習也是最難讀懂的。在一篇文章中,語法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語序的混亂很有可能造成整篇文章閱讀起來混亂,沒有語序,沒有結構。學生往往犯的錯誤就是對于語法掌握的不夠扎實,不夠透徹,懵懂的閱讀,往往會造成對文章錯誤的理解,造成偏離主題的思想,搞不懂弄不清的關系環節,往往阻礙了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
解決對策:
一、立足課堂,改革課文教學,抓好精讀,打好語言基礎??
要想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就一定要打好基礎,沒有堅實的基礎,就談不上培養和提高能力。教材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主要材料,所以教師一定要立足于課堂,重視課文教學,抓好精讀。對于語言基礎知識,教師的講解要精,在有限的時間里,只有精講,才能夠做到以點帶面,也只有精講,才有可能多練。在“練”的問題上,我們一直堅持自己根據課文內容設計編寫練習題,練習可以以選擇題的形式,也可以是表格或是回答問題,這樣更有針對性;可以在課堂上練,也可以作為作業發給學生。因此,“練”,既要講“量”,又要講“法”,這樣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強化學習動機?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培養學生英語閱讀能力,是個復雜的過程,如果興趣作為發展的動力,強烈的學習動機能夠明顯地提高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習效率。所以要求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一方面注意知識的傳授和方法的指導,另一方面還要注意采取多種活動形式的體現,為了更好的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講述英語學習的重要性,使他們能夠為了提高英語閱讀水平,在閱讀中能夠形成自覺性、刻苦性和持久性,發揮他們的理解力,視覺記憶力等來協助完成英語閱讀任務。
三、指導學生記憶單詞方法,擴大閱讀量
詞匯量對閱讀能力的影響很大。一般來說,詞匯與閱讀速度效率成正比。因此,要提高閱讀能力,首先必須擴充詞匯量,在學生掌握了一定量詞匯的基礎上,要擴大學生閱讀量。進行大量閱讀不但可以復習和鞏固所學詞匯、語法、而且還能夠擴大詞匯量,拓寬知識面,培養語感,積累新的詞匯,了解英語國家的歷史、政治、經濟、文化和風俗習慣,掌握有關背景知識,極大的促進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在教學中教師要選擇詞匯量大,難易適度,題材廣泛,趣味性強,詞匯重現率高的同步閱讀訓練材料。
四、注重英語文化知識的學習
英語教學的過程也是一名優秀教師成長的過程,它要求老師立足務實,尤其是首先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讓自己的教學方式適應學生的發展。第二,要求老師自身的學識得到升華與提高,在此基礎上,才能更好教給學生一些閱讀中的學習方法,再根據不同的學生自己的特征,給予他們不同的見解,在他們的英語閱讀過程中帶給他們方法,讓他們也能讀出英文閱讀的樂趣,讓自己有了讀下去的欲望,文化修養的提高確實對于閱讀有重要意義。
結論
通過上面不同方法的教學,提高英語閱讀的能力是在不斷的提高的。閱讀是一個無形的發展過程,更重要的還是多讀文章,對于文章深入理解體會,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采用不同的閱讀方式,對于一些不必要的信息可以采取跳過的方法,獲取必要的信息。所以還是要培養學生擁有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恰當的運用這些方式與技巧培養自身的能力,長時間的閱讀習慣才能使自己的能力不會落下,只有這樣,學與思的結合,才能更好的提高英語閱讀水平。
參考文獻:
[1] 黃嘉蕊. 視頻教學方法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OL]. 現代交際,2014:(05):2
[2]吳文亮. 影響大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因素及對策[J]. 柳州師專學報,2014,(04):97-100+112.
[3]許余龍. 影響中國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學生因素[J]. 現代外語,2016,(03):65-7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