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洋 趙華 付麗敏
摘 要: 創新是國家民族進步的不竭動力,教育是培養創新精神的第一陣地,是國家實現創新發展的主要動力源泉,創新教育決定民族未來。本文通過采用文獻資料法、訪談法、特爾菲法、數理統計法對創新教育引入健美操課程教學進行了實踐性研究,主要是通過調整課程結構、改革教學方法,優化教學評價方式等來達到創新教育的核心目的,注重啟發,創設自主,鼓勵創新,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成為創新的主體。
關鍵詞: 創新教育;健美操課程;教學
1前言
創新教育不僅是方法的改革或教育內容的增減,而是教育功能的重新定位,是對學生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技能的呼喚和開發,是對形成學生創造性人格的一種關注式的教育。長期以來我國體育院校的術科教學中形成了在教學過程中片面追求動作技術的準確與規范,要求教學群體在教學活動中服從命令,聽從指揮,結果評定上則單純要求達標等傾向。如何突破這些“樊籬”,在術科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還有待深入研究, 尤其是對于健美操這種技能主導型的難美項目更需要創新教育,健美操課程做為我院的骨干課程,學院一直投入人力和物力資源進行支持,那么如何搞好健美操的課程建設,使健美操課程水平始終保持在體育院校的前列,是我們每一個健美操教師值得思考的一個問題,為了趕上健美操項目日新月異的發展速度,我們必須在教育觀念、教育方法、教育手段上進行新的思考和調整。鼓勵學生大膽想象,提倡求異思維,在健美操教學中融入創新教育已刻不容緩,創新教育的核心方法就是注重啟發,創設自主,鼓勵創新,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成為創新的主體。在健美操教學中體現出的創新教育就是要突破原有的單純健美操知識和技能上的傳授,更注重培養學生的活力與靈性,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和進取心,鼓勵多樣性,尊重特殊性,發展學生的個性,使其不僅要掌握足夠的健美操專業知識,并且具備相當高的專業素質、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對健美操專業人才的創新教育對健美操教學起到極大地促進作用,能夠提高健美操教學質量,達到教學效果的最優化,本文研究的出發點和目的就在此。同時也希望本課題的研究能為其他高等院校體育專業教育的改革與創新提供借鑒,也利于高等院校有針對性對健美操專項學生進行創新性培養,對構建和完善高等院校健美操專業培養機制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2研究對象與方法
2.1研究對象
以河北體育學院健美操專選課程為研究對象
2.2研究方法
2.1.1 文獻資料法:檢索中國期刊網和查閱有關教育學、創新教育等文獻資料。
2.2.2訪談法:通過對體育院校及其他部分著名高校等有關專家進行訪談,收集對體育院校創新教育在健美操教學中的相關理論與實際操作辦法。
2.2.3特爾菲法:根據課題研究的內容和目的,遵循體育科學研究方法關于問卷設計的基本要求,擬設計《創新教育在健美操教學中的應用與實施》調查問卷,并擬請體育理論和健美操專家對問卷進行可行性分析和論證。
2.2.4 數理統計法:問卷調查的測量結果采用百分位數、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檢驗及單因素方差分析進行處理,所有數據分析均運用SPSS17.0統計軟件及EXCEL完成。
3結果分析
3.1 根據課程目標,調整課程結構。
根據健美操課程的培養目標和創新型體育人才的要求,在專業課基礎上,增加活動和實踐課程;根據我院生源質量、師資水平、畢業生服務等實際情況,制訂出充分體現創新能力培養、素質教育、特色鮮明的健美操教學大綱、教學計劃,應重視學生技能指導能力、運用理論指導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培養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可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并有助于學生專項技術能力的掌握。
3.2 緊跟健美操項目的發展潮流,拓寬專業課程內容。
創新教育以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新型人才為目標,它促使教育方法、教育過程、教育評價、師生關系發生變革,也使人才培養模式發生變革。適時更新教學內容和建立多維互動的教學形式是實施創新教育的手段健美操專業課內容的選取應遵循強化專業基礎,拓寬專業口徑。在課程內容中增加了啦啦操、瑜伽、普拉提等特色內容,讓學生有比較寬的選擇空間,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鼓勵學生的個性發展,培養創造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
3.3 以學生“會學”為中心,精選教學方法。
改變教學方法,鼓勵學生創造性地學習是實施創新教育的前提。教學方法是實現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的途徑和手段,為更好地發揮教學方法的橋梁和中介作用,健美操動作變化多,并且連接流暢,多以上下肢協調配合的復合型動作為主要運動形式。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方法的運用恰當與否,關系到教學效果的好壞和教學質量的高低。所以在基本知識、技術、技能學習階段多采用示范講解法、完整與分解法等常規的教學方法,在實踐教學中,以注重培養學生個性發展和提高學生創新精神的教學方法為主。如直觀實例演示、電化情景教學、小團隊合作法、效果展示法、聯想法、教學比賽法、創造學習法、角色置換法等。
3.4 實現考核評價的多元化
多元評定模式,考試形式的改革是實施創新教育的保證。在教學評價內容上加入學生的自評、互評,其內容是學生學習的態度與行為,學生間的交往與合作、情意表現。在評價方法上,更重視過程評價、學習態度評價、積極參與和創新精神的評價。強調學生自身發展和進步幅度,特別是注意學生的個體差異和特殊情況,激勵進步,加強學生進取的信心。
4 結論
教師要突破傳統教育的束縛,加強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重視創新思維的鍛煉,這樣學生的創新能力才能得到有效提高和培養。我們通過對已有體育專業創新人才培養的研究成果分析注意到:首先,許多研究往往多停留在宏觀理論層面,而實踐性研究較少,尤其是以具體專業為對象的可觀察的、可操作的研究缺乏。其次,許多研究從一個角度或某個角度看問題,其中還存在一些盲點和分歧,還需要作深入的討論。如研究中在體育專業創新人才能力培養的途徑與方法之間,社會人文環境、科研氛圍、社會實踐、課程設置等之間的聯系缺少整合,未能形成合力。因此,本課題對創新教育引入健美操教學中的實踐研究進行系統的深入研究就顯得尤為重要。以培養創新型健美操專業人才為價值取向,根據社會對健美操專業人才的要求及健美操項目的特點,對原有健美操課程體系、課程目標、課程內容、教學方法、考核與評價等環節進行改革,強化專業基礎、拓寬專業口徑、重視社會實踐等多層次的發展,從而實現創新型健美操通用人才的培養目標。這一挑戰對體育院校的術科教學而言更為嚴峻。
參考文獻
[1]徐麗. 上海市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創新能力的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 [D]. 華東師范大學 2014.
[2]馬雪蓮. 自主學習模式在高校健美操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4.(02).
[3]李瑞洗.高校體育專業人才培養問題與對策研究[D]. 西南大學 2014.(08).
[4]張萌.體育教育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理論與建設實踐的調查研究[D]. 曲阜師范大學 2014.(05).
[5]羅林.淺論分級多層次教學模式研究——以湖北地區大學健美操為例[J]2013.(04).
[6]李雅倩.高師體育教育專業健美操專選課能力本位教學模式構建研究[J]2013.(06).
[7]孫紹寧;韋超輝普通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健美操專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200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