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當局“僑務委員會”日前將公文中稱呼“華僑”的用詞改稱“僑民”,這一做法遭到藍營抗議。
據“中時電子報”21日報道,臺灣“立法會外交國防委員會”當天上午邀請“僑委會”專案報告并備質詢,“僑委會委員長”吳新興稱,“僑委會”根據“憲法”第141條使用的名詞,官方稱呼一律改稱“僑民”。他聲稱,這樣包容性比較大。
對此,國民黨“立委”馬文君質疑說,如果改稱“僑民”而非“華僑”,全世界各國都稱“僑民”,到底是誰的“僑民”?另一名國民黨“立委”李彥秀批評稱,這是制造族群對立、政治操作,她希望“僑委會”不要因為政黨輪替就改變做法。國民黨“立委”江啟臣認為,“僑委會”應取得僑界共識后再決定是否改名,以免制造對立。▲
(張梅)
環球時報2018-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