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偉佳
【摘要】目的 藥學干預對于接受多藥治療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影響。方法 選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38例患者作為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69例。對照組患者常規進行用藥,觀察組患者給予藥學干預。對比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以及護理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此同時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藥學干預對于接受多藥治療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有一定的積極影響,降低了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提高了護理滿意度,后續工作中可加以推廣。
【關鍵詞】藥學干預;多藥治療;2型糖尿病
【中圖分類號】R587.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07..01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38例患者作為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69例。觀察組男39例,女30例,年齡43~77歲,平均年齡49.5(±1.8)歲,病程2~7年,平均病程3.7(±0.8)年;對照組男37例,女32例,年齡44~78歲,平均年齡49.7(±1.6)歲,病程3~8年,平均病程3.9(±0.7)年。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程等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納入標準
(1)所有患者符合2型糖尿病的診斷標準。(2)經過溝通所有患者知情自愿配合調查。(3)患者無中途退出情況,且不患有影響調查的重大疾病。
1.3 方法
對照組患者常規進行用藥,觀察組患者給予藥學干預。常規用藥主要結合患者病情以及用藥禁忌等,部分患者用藥時間較長,用藥方式較為固定,不進行調整。對于用藥時間較短的患者,給予全面檢查,了解患者身體機能的基本情況,擬定用藥方案。在患者用藥期間,由護理人員按時提醒,給予自主用藥能力較差的患者必要幫助,確保用藥質量[1]。調查期間每日記錄患者的不良反應。觀察組藥物干預主要通過臨床藥師進行,對所有患者進行周期性的生命體征監測以及血常規檢查,根據患者各項常規指標的變化和具體情況不斷調整、優化用藥方案。
1.4 觀察指標
本次觀察主要觀察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以及護理滿意度。不良反應分為輕度、中度、重度三個級別,護理滿意度分為滿意、一般、不滿意三個級別,由滿意和一般構成總滿意度。
1.5 統計學方法
本次調查所用統計學軟件為SPSS 20.0。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以例數(n),百分數(%)表示,行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不良反應發生率
完成數據收集和分析后,對比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表明,對照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更高,較觀察組存在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
2.2 護理滿意度
完成數據收集和分析后,對比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表明,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較低,與觀察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2。
3 討 論
2型糖尿病也被稱為成人發病型糖尿病,一般在35~40歲以后發病,資料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數目占糖尿病患者總數的80%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的身體機能并沒有完全破壞,依然可以產生胰島素,但胰島素的作用相對較差,需要通過藥物刺激胰島素分泌或者進行注射治療。由于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需要長期應用多種藥物共同治療,很可能產生不良反應,降低患者的用藥依從性,設法加以改善十分必要[2]。
綜上所述,藥學干預對于接受多藥治療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存在積極影響,降低了患者出現不良反應的幾率,同時能夠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后續工作中可加以推廣。
參考文獻
[1] 蔣 杰,等.藥學干預對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臨床治療影響的對照研究[J].中國現代應用藥學,2017,34(02):288-292.
[2] 范芳芳,李 茜,徐洪山.基于內容分析法的臨床藥師實施ICU患者藥學干預文獻研究[J].臨床藥物治療雜志,2017,15(02):24-27.
本文編輯:吳宏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