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耀丹 王江宏 黨改惠
畢業設計教學環節與學生就業及今后工作密切相關。因材施教,運用科學的方法指導畢業設計,針對不同層次的能力水平,制定相應的課題研究,使每個學生在畢業設計中都能夠獲得知識,感受學習的樂趣,激發學生內在學習動力,從而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傳統教學模式只注重對學生進行知識的灌輸,在最短的時間內盡可能的完成最大信息量的灌輸,這種方式對多數學生是無法適應,部分人甚至出現了厭學的態度。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歸根結底是忽視對學生能力、素質和個性的培養。分層次教學針對不同層次學生在理論水平、實操能力和認知結構方面存在的差異,確立不同的教學目標,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既照顧了優秀學生“吃不飽”,又解決了一般學生“吃不了”的問題,同時也為學生個性發展與選擇學習創造了良好的環境,使每一個學生都能發揮其最佳水平。
1、分層次教學的概述
分層次教學是在實施素質教育教學中探索出來的一種新的教學方法。是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學習基礎和實踐能力差異,從學生實際出發,有區別的制定教學計劃、設計內容、評估體系,從而使每一個學生在最適合自己的能力范圍內得到最佳狀態效果。其目的是通過教師本身優化教學過程,為每一位學生量身定做符合自身能力的課題內容。其特點是:充分考慮學生個體差異性,因材施教,有利于調動學生運動與學習的積極性,有利于培養學生個性品質、自主學習的能力、適應能力、健全的人格、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分層次教學將不同的教學對象按相關的影響因素分成若干不同的教學層次,對不同的教學層次提出相應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評價體系,促進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最優的發展,感受成功的愉悅,以達到自主學習的最終目標。
2、實施過程
2.1畢業設計課題來源。為了讓學生更好的融入社會,快速的適應崗位,盡快的進入工作角色。畢業設計的課題應該與學生以后的工作緊密相連。通過行業、企業調研。分析本專業畢業生的工作性質、工作崗位,工作職責,有針對性地進行畢業設計題目的制定與篩選工作。通過召開專業研討會,將畢業設計實際工作任務進行整合,篩選若干個典型設計項目,充分利用現有教學資源,結合分層次學生基礎,對畢業設計題目難度及內容范圍進行重新分析、定位。最終形成三種不同層次的畢業設計課題。
2.2畢業設計層次分級。分層次教學的關鍵是全面細致了解學生學習水平,實踐能力。我們是通過實踐能力測試與理論試卷考察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統計。這樣在制定的畢業設計內容才能有的放矢,具有針對性。
根據學生基礎差異性、能力差異性和興趣差異性,將學生分成三類:(1)完全掌握所學知識,并能夠進行知識的再創造。畢業設計的題目選用電路設計,主要完成汽車用電子小產品的制作。(2)掌握所學知識,能夠理解和消化、動手能力強。畢業設計題目選用汽車電子控制系統的安裝與調試。比如,汽車輪胎壓力檢測系統。(3)基本掌握所學知識。畢業設計題目選用論文形式,完成某個電控系統故障的檢測與排除。
2.3畢業設計的過程的實施。首先修改畢業設計課程標準,把握教學總體目標,合理制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劃分教學層次,制定正確教學目標;其次根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應該與各層次學生的水平、能力相適應,并根據教學目標的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這是完成教學目標的關鍵。最后,加強學生畢業設計的管理。檢查每一天布置的任務,要求指導老師負責檢查簽字。邀請企業專家不定期的進校指導。
2.4畢業設計評價。(1)改變評價標準,結合企業行業人才培養與考核標準,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不同的評價體系,并不斷完善和提高各檔評分標準。由單一評價方法向多層次立體評價改變。(2)建立反饋機制,及時合理調整,強化激勵機制。學生的水平,能力隨著教學的深入應該會有一定的進步,讓學生在學習中得到認可,從而達到“升級”,讓學生體驗成功,讓學習充滿活力。
3、教學效果分析
(1)學習興趣與積極性明顯的增強。分層次教學,堅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因材施教,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調整學生學習心態、建立正確學習觀,了解與同齡人之間的差距。由以往畢業設計“要我學”過渡到“我要學”,讓整個畢業設計過程充滿著學習的活力。
(2)技能水平不斷提高。分層次教學是面向全體因材施教,幾乎所有的學生都能積極的參與教學的全過程,極大的滿足了各層次學生的表現欲,讓學生體驗到學習愉悅感和成功感,綜合素質技能水平不斷提高。
“分層次”畢業設計教學改革符合客觀規律,能夠更好的完成高職學生畢業設計教學改革任務。提高教學質量、增強學生學習意識、培養學生學習興趣與學生全面發展等方面具有較佳教學效果,充分體現課程改革的目的與意義,所以我們應該充分的科學合理的運用此教學方法,讓畢業設計成為學生體現自我價值與實現自我價值的最好表現,同時使學生體驗成功與I央樂并存,完成職業教育的社會責任,培養全新的高技能創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