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濤,劉雅婷,余添明
(1.佛山市鐵路投資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廣東 佛山 528000;2.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廣東 廣州 510507)
城市軌道交通發展迅猛,至2017年底,發改委已批復44座城市修建城市軌道交通,我國將在2020年前建設一個與過去50年規模相同的城市軌道交通市場。國內目前城軌市場也呈現出市場規模劇增、線路結構網絡化、城軌類型多元化的新時代特征。龐大的軌道交通市場對于從業人員的需求日益增加,主要體現在:城軌行業涉及工種類型繁多、人才需求缺口較大、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以及技能水平亟待提升。因此傳統的培訓及考核手段已經無法滿足行業快速發展的需求,需要采用更加先進、科學、經濟、高效的培訓方式來替代傳統的培訓手段。
城市軌道交通實訓基地作為一種現代化的培訓考核方式,主要面向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階段的人才培養與技能考核。實訓基地是城軌運營公司與院校的培訓方式的綜合產物,既能實現公司培訓的專業性與針對性,又能實現院校培訓的系統性與科學性。作為一種理想的培訓手段,城軌實訓基地已經在越來越多的城市中得以運用。現有的城市軌道交通實訓基地同樣也存在著一些局限性,如培訓體系不完善、信息化程度低、培訓設備管理困難等。因此充分分析實訓基地的建設需求,設計科學、現代化的城軌實訓基地方案對于城市軌道交通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的培養輸送有著重要意義,并為后續建設城軌實訓基地提供指導。
充分分析城市軌道交通實訓基地的建設需求,對于建設先進、科學、經濟、高效的實訓基地具有指導意義,能夠在滿足基本培訓目標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培訓效果,使人才培養更加符合運營過程中的要求。
實訓基地的基本建設需求是指城軌實訓基地的建設要滿足不同工種及專業最基本的教學、培訓、考核等需求。以地鐵實訓基地為例,基本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通用培訓。通用培訓包括從業人員的生理、心理健康鑒定、企業文化與職業素養宣貫、安全性教育、地鐵通用基礎知識培訓等。通用培訓的培訓對象為全體新員工,是員工了解地鐵業務的重要且必要的環節,培訓方式可以采用傳統的講座、交互式課堂等形式。
(2)專業崗位培訓。專業崗位的培訓包含列車駕駛(運轉)、供電、信號、調度、機電等專業技術人員的培訓,以及車輛檢修、接觸網檢修、信號檢修、設備檢修等專業檢修人員的培訓,同時還包含專業運營人員的培訓。專業崗位培訓主要通過專業實訓室的方式來實現地鐵各專業的獨立培訓需求,可以根據不同的地鐵公司的培訓需求來定制。專業崗位培訓和通用培訓相比,具有更豐富的培訓模式,除了多媒體課堂式的教學,專業崗位培訓更注重基于仿真及真實設備的實際操作培訓。
(3)聯合演練技能培訓。在設計專業崗位培訓的同時,要重視聯合演練技能培訓的重要性,聯合演練的培訓對于保障地鐵安全運營、突發事故的應急處置、多工種協作具有重要意義。多工種聯合演練需要基于各專業實訓室,因此在設計實訓基地時需要更高的系統性及同步性,以實現模擬設備故障、反恐、區間及車站疏散、防火、防汛等各類演練的培訓需求。
優秀的城軌實訓基地需要有完善的培訓體系作支撐,完善、科學的培訓體系能夠優化培訓資源的配置、提升培訓的質量和效率。
高校對大學生的培養可以看作為一種成熟的培訓手段,高校教育具有人群基數大、專業多樣化、流程化、資源共享等特征,這些特征與城軌培訓的基本特征相同,因此借鑒高校的培養體系對于完善城軌培訓體系具有指導性意義。
借鑒當代高校的培養模式,實訓基地的培訓體系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階段進行。
(1)培訓需求確認。對培訓目標、培訓對象、培訓容量、培訓資源、培訓設施進行充分分析。
(2)培訓計劃制定。依據培訓需求對各專業制定詳細的培訓計劃,并將培訓資源合理地進行分配。
(3)培訓資源籌備。包括購置培訓設備、編制培訓課件及試題、制定考評規則。
(4)培訓過程實施。按照“學習—訓練—考核—評定”的思路來推進培訓過程,使被培訓者按照“認知—理解—精通”的路徑成長。
(5)培訓過程監控。對于培訓的資源、設備、過程進行把控,保障培訓的高質量、高效率。
(6)培訓效果分析。對培訓結果進行統計,分析培訓體系的優缺點,優化培訓體系。
整個培訓體系如圖1所示,從培訓需求確認到培訓效果分析,整個培訓體系借鑒了高校培養模式的各個環節,并實現反饋機制,以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培訓體系、提升培訓質量。

圖1 城軌實訓基地培訓體系
城市軌道交通實訓基地的信息化建設是又一個重要的需求,完善信息化平臺的意義在于對實訓基地建設方案的二次優化,參考高校的信息化平臺,可以歸納出實訓基地信息化建設的以下優點。
(1)完善的信息化平臺能夠以現代通信、網絡、數據庫等先進技術為基礎,可使整個實訓基地實現數字化、流程化。
(2)工作流與信息共享能夠實現平臺管理人員、教員及學員之間的溝通協作,有效提高培訓的效率。
(3)完善的信息化平臺易于實現二次開發,用戶可以根據需求增加培訓種類、定制培訓項目。
(4)信息化平臺提升了培訓過程的安全性,包括培訓資源的信息安全與培訓設備的安全監控等。
完善的信息化平臺應能夠支撐培訓體系的各個階段,實現整個培訓過程科學、高效、安全的運作。通過分析培訓體系每個階段需要實現的功能,將信息化平臺建設歸納為以下五個方面。
(1)體系管理:培訓計劃制定、培訓資源統計、培訓效果分析。
(2)教學訓練管理:教學課件管理、訓練課程管理。
(3)考核評定管理:考題資源管理、評價規則制定、過程監理、成績管理、綜合評定與分析。
(4)人員管理:基礎信息管理、教員管理、學員管理。
(5)運維管理:設備管理、運營監控、技術支持。
實訓設備為整個培訓過程的順利開展起到支撐作用,因此保障設備合理使用、穩定運行、易于維護/維修具有重要的意義。而現階段的城軌實訓基地面臨培訓設備種類多、設備供應商多、設備管理困難等問題,諸多設備還停留在人工管理的階段,無法實現對設備的動態保養及監測,也給設備的維修和調度帶來了一定的不便。因此,優化設備管理是建設城軌實訓基地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之一。
實現實訓設備和公共設備的智能化管控,需要借助成熟的信息化平臺。信息化平臺是連接城軌實訓基地各培訓環節、各工種實訓設備的橋梁和紐帶,起著核心的作用。因此在建設信息化平臺時,需要充分考慮設備管理的需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設備智能化管控作為基于整個實訓基地的信息化平臺,要滿足實訓基地對于設備管理的流程以及方式的需求。
(2)由于各設備供應商的不同,需要充分考慮信息化平臺與各設備的接口與兼容性。
(3)信息化平臺對設備的管理應符合操作簡便、界面友好、實用、安全等原則。
通過分析實訓基地的現狀及管理需求,設備智能化管控系統應實現以下功能。
(1)狀態管理:設備檔案查詢、設備狀態查詢、設備閑置查詢等。
(2)維修管理:維修申請、耗材預警、維修處理。
(3)借用管理:借用預約、借用登記、歸還登記。
(4)經濟管理:設備購買、成本核算、維修頻度、使用頻度等。
加強基地的實訓設備及公共設備的信息化管理,能夠提升實訓設備的可靠性,對實訓設備進行動態監控,實現設備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同時可以減輕管理人員的勞動強度,同步對大量設備進行管控,有效地提升管理效率。

圖2 城市軌道交通實訓基地的建設總體方案
在充分分析了現階段城軌實訓基地存在的局限性和期望需求的基礎上,以網絡化、矩陣式、多功能為實訓基地的建設目標,以基本需求、培訓體系、信息化系統、設備監管為主要需求,形成城市軌道交通實訓基地的總體建設方案,見圖2。
整個實訓基地建設方案分為培訓體系、信息化平臺(包含數據庫)、實訓室3個層級。培訓體系對實訓基地建設起指導性作用,是串聯整個實訓過程的核心;信息化平臺不僅關聯著培訓體系與實訓室,同時也是各培訓環節的紐帶和信息中轉站;實訓室是整個實訓過程的載體,是培訓體系與信息化系統服務的對象。
整個實訓過程以培訓體系為導向,以下從培訓體系的5個階段來分析本建設方案。
2.2.1 培訓需求收集確認階段
該階段主要實現培訓需求的收集與確認。
信息化平臺提供了需求收集與需求分析的工具,通過這些工具將需要建設的實訓室種類、學員、教員信息進行收集,并對整體的培訓目標、培訓容量、時間進度做出分析,為培訓計劃的制定階段提供充分依據。
2.2.2 培訓實施計劃制定階段
該階段信息化平臺需要提供教學計劃制定和教學課程編排的相關工具,并形成完整的人員分配情況與培訓計劃。人員分配主要實現學員、教員的分配,劃分為培訓班級。培訓計劃需要確定每個培訓班級參與哪些專業和科目的培訓、培訓的課時及“學、練、考、定”的關鍵節點,并結合實訓室的培訓設備及培訓容量,合理地將培訓資源分配至各培訓班級。
2.2.3 培訓資源管理籌備階段
該階段培訓資源包括培訓設備、培訓所用的課件與試題以及考核評價的規則,因此信息化平臺主要為這3方面進行服務。
設備采購與管理可以實現新設備的采購和實訓室現有設備的檢定的功能,保障培訓實施階段設備的安全和穩定運行。培訓課件與試題制作主要通過信息化的工具來實現,最終形成可固化的課件庫與試題庫,并在后續的培訓過程中不斷更新與優化。制定考核評價規則主要針對考核階段,通過確定考核的項點與所占權重、主觀與客觀評價,來提升考核過程中的智能化程度。
2.2.4 培訓過程實施與監控階段
該階段的培訓過程實施與過程監控并行開展。
培訓過程實施是各實訓室班級按照計劃開展培訓工作的階段,培訓過程按照“學、練、考、定”進行執行。以單一班級為例,若同時涉及到A、B兩個實訓室以及聯合演練的培訓需求,則根據制定的計劃在各實訓室以矩陣形式進行學習、訓練、考核,并在最后節點對各學員進行統一鑒定。信息化平臺根據不同階段的培訓需求,提供課題的發布、試題的發布、成績的匯總與綜合鑒定等功能,覆蓋整個培訓的實施過程。
培訓過程監控主要針對各班級“學、練、考”的過程記錄和各實訓室的設備運作情況,通過信息化平臺采集數據并保存至數據庫,通過工具化的軟件,對過程進行監控和設備的管理。
2.2.5 培訓實施效果分析
該階段主要實現對整個培訓過程的總結與統計分析。信息化平臺可以根據該期學員的綜合評定結果,對培訓實施的效果進行統計分析,包括對不同班級或專業的教員的教學績效考核、各專業教學培訓過程中共性問題統計、學員綜合評定結果分布分析等,可以為優化培訓結構與流程、改進教學質量提供支撐。
采用本城軌實訓基地建設方案具有以下優點。
(1)本方案考慮了城市軌道交通實訓基地的基本建設需求,既包含各專業的獨立培訓,又能夠用于各相關工種的聯合演練。
(2)本方案以培訓為本,借鑒高校的培養模式,采用了成熟的培訓體系,重視整個實訓過程的科學性,同時該培訓體系能夠實現自我的完善優化。
(3)信息化平臺通過工作流與數據共享,實現整個培訓過程參與人員的溝通與協作,既能有效提高培訓效率和管理水平,又能在此基礎上進行拓展,以適應未來系統的發展需要。
(4)本方案以信息化平臺為依托,構建了設備的智能管控系統,解決了設備多、管理難、投入人力成本大的難題,保障實訓基地安全、高效、經濟的運作。
城市軌道交通實訓基地的建設對于提升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培養軌道交通綜合人才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實訓基地采用先進、科學的培養體系的基礎上,構建數據化、信息化的管理平臺是今后建設城市軌道交通實訓基地的必要方向,是提升培訓質量、培訓效率的有效途徑。同時,借鑒其它領域先進的設備管理理念,也有助于使實訓過程向著更安全、高效、經濟的方向發展。基于以上分析和論證,本論文所構建的培訓體系、信息化平臺、實訓室的3個層次的實訓基地建設方案,可以促進今后城軌實訓基地的建設。
參考文獻:
[1]徐虎,劉奇.城市軌道交通類專業實訓基地建設策略與實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13):167.
[2]李方.巖土工程技術實訓基地信息化建設條件探析[J].江西建材 ,2018,(01):252-255.
[3]陳煒.醫院設備的信息化管理及系統架構[J].醫療裝備,2017,30(23):107-109.
[4]李怡民.城市軌道交通專業實訓基地建設的實踐與探索[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5,(05):25-27.
[5]王旭.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實訓基地建設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4,(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