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白云怡
中國民航局近日要求外國航空公司在網站和廣告資料中修改對臺港澳的稱呼,不得將它們列為“國家”。有美媒報道稱,這項要求于4月25日以信函方式發給36家執飛中國航班的境外航空公司,并設定修改期限為30日內。《環球時報》記者22日查詢發現,包括明確表示作出修改的公司在內,20余家大型國際航空公司在官網上將臺灣標注為中國的一部分。對于未做修改的公司,美聯社表示擔心說,它們可能面臨中國業務遭到削減的后果,還可能受到法律制裁。
根據此前報道,證實收到中國民航局信函并隨之作出修改的包括加拿大航空、漢莎航空、英國航空、芬蘭航空和韓亞航空。《環球時報》記者22日登錄世界其他大型國際航空公司網站查詢發現,目前已在“國家/地區”列表中將臺灣明確注為“中國臺灣”,并在臺北等目的地城市后加注“中國”或簡寫“CN”的還有意大利航空、西班牙伊比利亞航空、印度尼西亞航空、菲律賓航空、俄羅斯航空、俄羅斯S7航空、波蘭航空、馬來西亞航空、瑞士航空、北歐航空、奧地利航空、毛里求斯航空、宿務太平洋航空、以色列航空、西伯利亞航空、阿提哈德航空和蒙古國民用航空。
記者注意到,在以上航空公司中,部分官網在臺北桃園等機場后直接加注中國(CN),另一些則注為“中國臺灣”(Taiwan,China)。其中,俄航在“國家/地區”列表中只有“中國”選項,連“中國臺灣”都沒有出現。而在韓亞航空的訂票系統中,臺北已和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無差別地列入“中國大陸和港澳臺地區”一欄中。
與此同時,仍有一些此前證實收到中國民航局信函但尚未作出修改的公司,主要為聯合航空、達美航空、美國航空和夏威夷航空等美國公司,以及澳大利亞航空公司。在“國家/地區”列表中,美國航空將臺灣及港澳與中國分列,臺北等各機場的所在地被標注為“臺灣”,甚至香港和澳門機場也沒標注為中國。而大韓航空甚至將臺灣歸入“東南亞/印度”區域。
美國航空發言人22日在電郵中回應《環球時報》記者的問詢說,該公司此前已收到中國民航局的信件,目前“正在評估中”,并拒絕進一步置評。美聯社稱,上述美國航空公司和澳航均表示正評估這一要求。該報道說,“許多人已經站在北京一邊”,這意味著中國在要求外國公司遵守其地緣政治視角方面的又一次勝利。
此前,中國外交部針對美無端指責中國民航做法一事表示,無論美方講什么話,都改變不了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港澳臺地區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客觀事實。在華經營的外國企業應當尊重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遵守中國法律,尊重中國人民民族感情。中國航空專家張寶鑫22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對于逾期仍未做修改的外國航空公司,中國管理部門有可能對他們在中國的航權有所限制,也可以依法下架其在中國市場的APP等訂票系統。美聯社援引一名風險控制專家的話說,“如果你想在中國或和中國做生意,不遵守(規定)并不是一種選擇”。▲
環球時報2018-05-23